城记|“十八房间”与“摩崖石刻”的来历

 

燕岭红石是众多古建筑的源头石排镇境内有一处独特的景观——巨石林立,泛红叠翠,景观秀丽,这就是是东莞境内唯一的...







燕岭红石是众多古建筑的源头

石排镇境内有一处独特的景观——巨石林立,泛红叠翠,景观秀丽,这就是是东莞境内唯一的采石场——燕岭古采石场的所在地。这里原本是一座山,被石工凿空,成了现在的形状,也正因为石匠们的手,才让这个平淡无奇的小丘陵,成了陡峭的“石林”。

红石,又称红砂岩,色泽艳丽、质地细腻而坚固,在没有水泥、钢筋的年代,成了建筑材料的首选,东莞目前保存较好的虎门炮台、可园、塘尾、南社等明清古建筑都保留着这些红石的斑驳印记。石材所要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红石也成了古代大户人家庭院和官府建筑的标志。

燕岭古采石场究竟建于何时,迄今还没有一个定论。据石排镇文广中心文旅组组长李杰松分析,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西城楼使用的物料是红石,根据就近的原则,西城楼所用的红石只能产自燕岭红石山。

关于这个问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邱立诚和东莞市博物馆副馆长谌小灵另有一番见解。因为从东莞出土的两个宋墓群发现红砂岩用料,由此推断燕岭采石的上限可能到宋代。



丹霞胜景全凭石匠之手雕成

作为人类的古代生产场所,燕岭只与劳动相连,与刀斧有关,与血汗交织。在日出而凿,日落而息中的劳动规律中,燕岭一日一日清瘦,逐渐露出了刀劈斧削的坚毅和刚强,最后形成了如今令人赞叹的“十八房间”景观。

所谓的“十八房间”,其实是古代石匠们向山体纵深凿石形成的方形石窟,像一个个房间。“房间”凹凸不平、大小不一,高度达二三十米。然而有多少间“房间”只是形容数量之多,下凹的石窟常年积水,与高耸的石柱构成了一派石柱水潭的奇观。



不是天工,却酷似天工。难怪数年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君亮感叹燕岭古采石场经过历代人工采石,将山体塑造出“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酷似浑然天成的丹霞地貌。



附近高达30米的“补天石”直立于石窟水面上。站在这块巨石面前仰望,可见石壁之上多数是倾角70°-80°的钎痕,旁边的一些石壁上却是“之”字纹的钎痕。据研究人员推测,这是由于燕岭采石场的开采是断断续续的,几度禁止几度开放,而各年代的采石技术各不相同所致。

石壁上深深浅浅的钎痕,是人类用双手对抗大自然积压了几百万年的力量的实证,让那远去的锥琢之声重回今人的耳畔。



为了保护环境,古代就有禁止采石命令

相比掩藏在一片林木中的古采石场,绿道边上的燕岭摩崖石刻要显得“亲近”得多。数丈高的峭壁上刻勒了四个雄浑的楷体大字“咸钦燕岭”,旁边还有一首诗曰:“文卿大雅,身广体胖。结庐燕岭,万物静观。池鱼逐荔,花鸟啼红。千林明月,叠嶂清风。与人同兴,佳景时逢。高山仰止,书赠铭峰。”这是清末石龙富商孙奭于1890年所提的。因钟情于燕岭的旖旎风光,孙奭时常约上三五知己在燕岭上悠然结庐而居。他的题词让这一片在当时看来只能算是工场的土地有了一点文化的气息。



燕岭红石山上人工开凿的钎痕和文人雕琢的笔墨得以流传下来,是因为从古至今,官方曾四次发文,明令禁采燕岭红石。而每一次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环境保护。

继明朝崇祯元年的禁令后,清乾隆时期,石冈(石排旧称)进士黎之纲上书地方官府,再次禁止采石。清朝末年,石场再次停产。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石排公社就在燕窝岭脉段爆破开采石块,所幸的是,古采石场并未被爆破,得以保留了古时手工开采的原貌。

20世纪80年代,燕窝乡政府继续办场开采以供农村大量建房。但人们很快意识到,开采伴随着生态的毁坏,1999年,石排镇政府发文禁止开采燕岭红石。

本文原刊于《文化周末》报527期“城记文化专列”
策划 | 曾理、郑子龙   统筹 | 林玉清
版面设计 | 何德和          本期主笔 |
林玉清
执行 | 常雪梅 、郭石磊、柯秋彬、周月娇  编辑|夏觉得



    关注 文化周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