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匠人连夜做竹梯帮助东征军打陈炯明

 

开墟之初,竹制品曾远销东南亚在石龙街坊中至今还流传着“九庙六桥鸣凤里”的说法,九庙与六桥指的是人多桥多,...





开墟之初,竹制品曾远销东南亚在石龙街坊中至今还流传着“九庙六桥鸣凤里”的说法,九庙与六桥指的是人多桥多,反映出当时石龙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景象。事实上,竹器业在石龙明代开墟时已具规模且较集中,发展到清代时,与棉织、木材成为石龙三大行业。到19世纪时,石龙已经衍生出十几条以“竹”字命名的街,比如香竹街、竹篙街、青竹街、织箩街、竹丝洲。而“鸣凤里”指的就是竹器街,取自“凤鸣在竹”的典故。凭借东江咽喉要地的优势,竹器热销与四乡。鸦片战争后,石龙竹制品等商品更是大批运往香港,有些还转销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

兴盛时期,全镇300间竹器店从业者7000多人



民国初期,竹器街铺的竹子主要来自江西寻邬、粤东紫金、惠阳等地,原竹扎成竹排,沿东江源源不断放运,靠泊了石龙长3公里、宽300米江面的一半。编竹手艺人从江边购买原竹,再抬回店和厂中加工,当时竹器业大多数厂店合一。

当时,石龙约有300间竹器店。因工具简单,工艺易学,只需一把竹刀、一张竹锯便可生产,全镇从事竹器手工业者有近2000人,连同来自增城、兴宁、梅县一带的贫民在这里从事该行业,人数达到7000多人。

卢钦的爷爷卢生是其中一个,他带着卢钦的父亲从茶山卢屋来到了石龙,父子两人便以编织竹器为生。那时候,从事竹器业的主要以家庭式劳作为主,最多一户祖孙三代有30多人,也有小部分师傅收工人、学徒的,但一般只收1-3人。

卢钦8岁开始就跟着长辈学编竹器。当时竹器有竹梯、竹床、竹椅、竹席、竹箩、鱼具等数百种之多,以农用、家用竹器为主。产品做工精细、坚固耐用,销于东莞、增城、博罗等县。

当年石龙沦陷后,竹器店里的手工业者四处避难,手艺也随之传到附近的乡里。

繁华褪去,竹器街旧时刀影渐行渐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龙为了解决就业和发展农业问题,动员3000多人回乡生产,里面有部分是竹器工人。1953开始,先后发展了多个竹器供销合作社。1959年,石龙成立了竹器厂。

1969年,年仅15岁的卢钦跟他爷爷和爸爸一同进了石龙竹器厂当竹器工人。刚进厂时,卢钦每个月能拿到18元,后来升至33元。工作大多是流水作业,大家热情高涨,经常进行速度比赛。

后来竹器厂扩大经营,引进机械。卢钦在做了10年竹器工人后,于1979年转为工厂里螺钉生产工。工厂关门后,他同很多竹厂里的工人一样转行做了其他工作,因没什么手艺特长,最后还是回到了竹器业。在家里间断做了几年后,2001年,他租了竹器街第50号铺位,一直坚持到现在。因为受塑料制品等新式取代品的冲击,竹器街愈发冷清,这里只剩下十几家家竹器店,仅剩3家店铺还会编织竹器,其他店大多是只进货。

走在发展与保护的十字路口

“石龙今日市廛开,
车马纷纷拥进来。
午后酒阑人尽散,
白云依旧锁苍苔。”


陈伯陶一首《蔼楼逸志》道出了石龙开墟时的繁盛。早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开墟的石龙便有“九庙六桥鸣凤里”之说。“九庙”标志着石龙人烟稠密;“六桥”意思是石龙交通发达;人口与交通都是影响商贸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龙历史研究爱好者坚哥说:“石龙卖鸡应该在石龙开墟时形成的,因为开墟以后附近四乡的农民在墟期都会将鸡拿到石龙这个地方卖,逐步形成了石龙‘卖鸡地’这个地方。当时人们买卖鸡几乎都用竹器来装,于是又在附近形成了竹器街。

在石龙,与卖鸡地和竹器街一样以行业命名的街道不在少数:猪糠街、打锁街、打石街、蒜头街……传统手工和商贸逐渐在这里聚集、形成规模,这里曾经是石龙商贸最繁华的街区。而盛极一时的竹器业曾经辉煌过,但其衰落也是情理之中。首先是运输不便,例如鱼篓运输时很占空间;其次是东江上游流域的人逐渐学会了竹器制作,例如现在的增城、龙门;第三是塑料、尼龙等性价比高的工业制造品加入竞争。此外,手工竹器多为农具,如今石龙人洗脚上田进入其他行业,竹器产业的衰落是必然。竹器街可以说是石龙许多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缩影。因此,竹器街的保护面临最大的是发展问题。

在这过程中,并非所有传统手工业都衰落了,商品特性决定了它们的走向,石龙的柚皮糖、麦芽糖等不易被取代的商品已经走上了成熟的产业化道路,成为了石龙的特产。但是手工也有机械无法代替的温度与细腻,竹器业作为石龙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代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如今竹器店主的惨谈经营,个别手工艺者的坚持,与其说是在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对“竹器文化”的一种守护。
本文原刊于《文化周末》报523期“城记文化专列”
策划 | 曾理、郑子龙   统筹 | 林玉清
版面设计 | 何德和   本期主笔 | 林玉清
执行 | 常雪梅 、郭石磊、柯秋彬
编辑|夏觉得


    关注 文化周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