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 政协委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如何互相借鉴,办好上海教育?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把每所学校都办好。...






今天,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每年的“两会”上,教育都是热词,今年也不例外。

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是上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到底是“公办VS民办”的关系还是“公办&民办”的关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又该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办好上海教育?

“第一教育”小编采访了两位参加上海市“两会”的教育界政协委员: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和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

卢慧文:

最好能够互相“浸润式”体验学习


卢慧文委员

市政协委员、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多年来一直在民办学校做校长。她认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有各自的“好东西”,要持开放的心态,互相学习。比如,民办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可能有更多尝试,而公办学校在教师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也值得民办学校借鉴。

卢慧文认为,最好能够互相去“浸润式”的体验、学习一段时间,互相辐射,共同发展。她提出了四个具体建议。
01


要打通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带头人——校长们——之间的专业壁垒,加强专业联动。

在她看来,可行的方法之一是互相带教。比如公办学校的特级校长工作室可以向民办学校的年轻校长开放;也可以设立一部分民办校长工作室,向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在内的年轻干部开放,双方互相影响,互相帮助。
02
设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教师浸润式互相培训机制。比如双方可以进行换岗体验,公办学校的老师到民办学校去体验,民办学校的老师到公办学校去体验,大家可以彼此近距离地互相学习。
03


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区域内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可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活动的联动。比如,优质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可以成为学区内的“盟主学校”,辐射优势资源,惠及更多的百姓。
04
公民办学校可以互相采购服务,包括特色课程、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学生活动等,公办学校可以向民办学校采购,民办学校也可以向公办学校进行采购。

朱乃楣
关键是做好“自己的文章”


朱乃楣委员

市政协委员朱乃楣是公办小学洵阳路小学的校长。在她看来,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要把教育做好,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文章”。另外,也需要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引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朱乃楣表示,对于公办小学来说,主要还是要立足自身进行建设,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比如,努力建设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学校管理文化、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符合“绿色指标”的考核体系等,在老百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当然,对于民办学校各种好的做法,公办学校都可以加以借鉴。



在她看来,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要研究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是一致的: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也是贯穿不同时期的所有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因为时代在变,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必须随之改变。“今天我们再研究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和以前不同的角度、视野。”

朱乃楣说:“今天,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必须要深度变革的时代。教育的本源问题不会改变,是孩子的成长。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文章。”

朱乃楣以自己所在的洵阳路小学为例,她说,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此前一段时间主要注重课程的丰富性,现在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课程的深入融合。“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建设回归教育的本原,让孩子们有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什么是好学校?不挑选生源,不追求排名,不靠特殊手段集聚资源,但却追求教育的本源,关注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朱乃楣表示,最近几年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建设就为我们很好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学校的价值。公办学校是不靠选拔,所以不能以选拔标准“出人头地”来衡量。



此外,教育均衡问题不完全是教育本身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朱乃楣认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有责任,同样也需要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引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导社会共同形成好学校的价值标准。

她希望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机制能够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大绿色指标质量体系的贯彻、监督,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逐步削减整个社会的升学,择校焦虑,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努力,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办好了,就会有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家长也不用再在“公办”与“民办”之间纠结。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 第一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