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些化学反应,足以吓跑文科生!

 

1化学之花原理:本质上说,这其实是金属钠与醇类(乙醇和异丙醇)的反应,只不过溶液中加入了一些指示剂。2铁棒与...



1

化学之花



原理:

本质上说,这其实是金属钠与醇类(乙醇和异丙醇)的反应,只不过溶液中加入了一些指示剂。
2

铁棒与硫酸铜



原理:

将除锈处理后的铁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单质比铜更加活泼,置换出来的铜形成漂亮的松散沉淀。溶液原本是蓝色的(水合铜离子颜色),随着反应进行,蓝色逐渐变淡。
3

假刀伤



原理:

实验者的皮肤表面涂上了无色的硫氰化钾溶液,而刀子则在氯化铁溶液中浸过。这两种物质在皮肤表面接触,形成血红色的配合物硫氰化铁。
4

锂树银花



原理:

这是金属锂燃烧的景象,燃烧过程中固态的金属锂不断熔化,并生成氧化锂。锂的焰色反应为红色,但当剧烈燃烧时火焰呈现一种“亮银色”的状态。
5

气体点燃



原理:

燃烧需要可燃物和氧气接触,狭窄的瓶口使得氧气只能逐渐进入,燃烧面逐渐下移。
6

丙酮“溶解”泡沫塑料



原理:

浅浅一层丙酮并不能真的把整块泡沫塑料“溶解”,实际上它只是溶解了聚苯乙烯的长链,让泡沫塑料里的大量空气逃逸出去。但是,长链交联的地方丙酮无能为力,所以碗底部还会剩下残存的聚苯乙烯。
7

血液和过氧化氢



原理:

血液中有高效的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大量氧气形成泡沫效果。
8

硫氰酸汞分解

(“法老之蛇”)



原理:

硫氰酸汞受热分解,部分产物燃烧。

2Hg(SCN)2 → 2HgS + CS2 + C3N4

CS2 + 3O2 → CO2 + 2SO2

2C3N4 → 3(CN)2 + N2
9

火柴燃烧



原理:

火柴头包含红磷、硫和氯酸钾。擦火柴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和硫燃烧、氯酸钾分解出氧气辅助燃烧。
10

氢气遇到火



原理:

氢气易燃易扩散,在空气中可以爆炸式燃烧。
11

汞和铝锈



原理:

铝是高度活泼的金属,但是表面的氧化铝层阻止了它和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而汞会破坏这一保护层,使得铝迅速“生锈”。
12

铜和硝酸



原理: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随着气体生成停止并逐渐溶解,水倒吸进入反应瓶,最终形成淡蓝色的硝酸铜溶液。
13

甲烷泡泡



原理:

将甲烷通入肥皂水产生甲烷气泡。在点燃泡泡时,其中的甲烷气体迅速燃烧。
14

魔法掸子



原理:

实际上和掸子无关,爆炸的是纸上的物质。三碘化氮是一种可以发生接触爆炸的物质,稍有扰动即可引起爆炸分解,并产生紫色的碘蒸气。
15

金雨



原理:

这是硝酸铅与碘化钾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中析出的金黄色结晶为碘化铅。反应式:Pb(NO3)2 + 2KI → 2KNO3 + PbI2 ↓
16

红绿灯



原理:

瓶中的溶液加入了3种成分:氢氧化钠、D-葡萄糖和靛蓝胭脂红(indigo carmine,或称酸性靛蓝)。
17

魔性之环



原理:

这是一个发生在平皿薄层上的B-Z反应(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例子。B-Z反应是一种化学震荡反应,它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
18

水下花园



原理:

在硅酸钠的水溶液中加入一些金属盐类的结晶颗粒(例如铜盐、钴盐等),就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树枝状的结构逐渐“生长”的过程。
19

鲁米诺发光



原理:

鲁米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化学试剂。
20

人造烟雾



原理:

在纸片的不同位置上事先分别滴上了浓盐酸和浓氨水,这两种东西都有极强的挥发性,而它们在空气中相遇也会形成氯化铵,营造出烟雾效果。
21

聚合泡沫



原理:

这是生成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反应,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发泡剂等助剂。聚氨酯(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它们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可调性,因此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聚氨酯泡沫可以作为保温材料使用。
22

干冰与镁



原理:

镁条点燃后放在干冰当中,反应式:2Mg +CO2 → 2MgO + C,反应发出耀眼的强光。



    关注 化学好老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