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不卖书,增田宗昭告诉你卖什么?

 

关于美好生活的提案。...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主|编|立|场
提纲挈领,为你提炼一周精髓
不卖书,卖什么?

○ 刘忆斯
世界读书日过去了,

读书却不能懈怠。

读罢《诚品时光》,

接下来仍想读关于书店的书。
《诚品时光》

林静宜 著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3
朋友推荐日本媒体人川岛蓉子

对话茑屋书店、茑屋家电创立者增田宗昭的

《解谜茑屋》。
《解谜鸢屋》

川岛蓉子 著
2017-4
作为书店的创始人和经营者,

增田宗昭与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

有颇多心心相映之处。

吴清友说自己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书店,

而是一处“能让身心安顿、心灵停泊的场所。”

增田宗昭对茑屋书店的定义则更接地气:

“我们想提供的,

就是一段来书店的人享受散步的时光,

以及想事情的时光。”
32岁的增田宗昭
如今的增田宗昭


由此可见,

顶级的策划师和创意家,

都不会直接强调售卖商品,

而是把空间之形提升至空间体验

和个体感受的形而上层面。
函馆 茑屋书店
对商业空间的经营,

当然不能全是精神层面的拓展,

重要的还是有效的实际操作。

吴清友说诚品“不只是卖书”,

这个好理解,

因为一走进诚品就能看到除了书,

还有影音制品、文创礼品、家具饰品、特色食品。
苏州诚品书店
而增田宗昭的一句“书店绝对不能‘卖书’”,

却难以理解了。

书店不卖书,那卖什么?

对此,

增田宗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卖书’靠亚马逊就够了,

我要卖的不是书,而是生活提案。

何谓生活提案?

简言之,

只要是

“承载带给人们幸福,丰富人们生活的事物”,

全都属于生活提案的范畴。
乍听有点虚,

其实一点也不。

比如东京的茑屋书店代官山店,

就是书店与三十家特色商店

无缝串接的文化复合设施。

在这里,

书店与商店的界线模糊,

犹如一个“有书店的小镇”。

在书店逛着逛着,

什么食品店、杂货店、服饰店就出现了,

而穿越这些富有特色的商店,

对面又是书店……

也就是说,

书在此时成为串联一切的纽带和语言,

书与各种生活形态真正融合在一起,

而绝非被阅读这一种打开方式。

增田宗昭说

“无法与生活联系起来,

就让人期待不起来。”

真是值得被重重勾出的金句啊。
茑屋书店生活提案的方式
在书的数量和种类多到泛滥,

实体店备受网络销售冲击,

且读书风气日下的当下,

为何还要对茑屋书店的连锁数量与个性质量

不停扩大、提高、升级。

增田宗昭不仅是提案大师,

更具有战略眼光。

他将消费社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追求商品的拥有和新奇感,

第二阶段则是“购物平台”层出不穷的时代,

而在商品达到极大普及,

商品供应等于甚至大于社会需求的时候,

商家就必须进入第三阶段。

对第三阶段,

增田宗昭给出了一个极有创意的名字

——顾客“拥有编辑权”的时代。

他将茑屋书店、茑屋家电等空间

比喻为“一本杂志”,

主题为“令人期待的生活”,

里面不是堆放着满坑满谷的书或家电,

而是“编撰”了一百篇

或者几百篇“让人想读的专栏”,

即一百个或者几百个生活提案。
顾客“拥有编辑权”的时代
那么,

有没有和吴清友、增田宗昭治下

不一样的书店呢?

“卖”的是不一样的东西呢?

就在世界读书日那天,

上海的朋友发来喜报:

思南书局开张啦!
思南书局
这个文化空间

将通过近万种中外文高品质人文学术图书

及一系列阅读文化单元,

倾力为读者提供一流文化体验的市民公共书房,

并向海内外作家、学者敞开怀抱,

打造常态化的城市文化客厅。

可以想见,

接下来的日子里,

位于复兴中路517号的思南书局,

将呈现一个又一个充满思想与创意的文化盛宴。
思南书局
增田宗昭说“书店不卖书”,

并非真的不卖书,

而是要提供一个“让人想特地去买书的地方”。

书店应该卖什么?

这是所有实体书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茑屋书店,

还是诚品书店,

还是思南书局,

虽然样貌与功能各异,

但殊途同归,

大家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一点。

这也就是

——吴清友说的“书籍是人们智能的结晶”,

以及增田宗昭说的“书是人的灵魂”。
书店风景
■ 《深港书评》
点击查看往期主编立场
明天就是4.23,愿你在书店遇见……
历史中贸易战
沈从文的前半生“照见”了许多前半生

人生有诗意,杂然赋流形

编 辑 |  邓晓偲


    关注 深港书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