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要来了,囤积障碍患者很痛苦!

 

买这买那,只囤不用要小心,这可能是得了“松鼠症”!...

双十一是一场战争,
赢了没钱,输了没脸。
多少人一边感叹着: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双十一的套路!
一边强忍着下个月吃土的痛苦,
疯狂买买买。。。
相比这些人,还有一拨人更令人费解,他们无止尽地囤东西,而且是非寻常意义的囤积,甚至是只屯不用。购物车、收藏夹囤满算什么,家里也要囤满才能满意。
这是病,得治!
比如把家里变成超市的
26岁浙江姑娘燕子的闺房走红网络,家里堆积的货物快要赶上一个小型超市。照片里的这些仅仅是她家里囤货区的冰山一角。

“一元秒杀、0元秒杀,还有满减、满赠、特价活动等等……感觉买打折的东西就是在赚钱。”





还有把家里变成仓库的
40多岁的钱某,五六年没出过家门了。他不爱说话,老实本分,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约。

刚开始,他喜欢把单位里的报纸拿回家,越拿越多,就堆在自己的房间里。后来去商场,各种免费宣传广告纸,他也能拿一堆。自己的房间里放不下了,他就开始占据父母房间、客厅、阳台。
东西越来越多他就不知道如何整理,又不能丢掉,一提到丢掉就浑身难受。久而久之,他也无心工作了。辞了工作之后,父母就把他关在了家里,因为一出门他就会捡东西回来。

后来,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囤积障碍症!
hoarding disorder



什么是

囤积障碍症?

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是指获取并难以丢弃大量物品,生活空间杂乱,以至于带来痛苦并影响社会功能的行为,也被称为“松鼠症”。囤积障碍患者通常对自身行为缺乏认识,可能不会报告心理上的痛苦,功能受损也仅限于关系密切的人才有所了解。

囤积障碍患者最常见的逻辑是:“总有一天我会用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有它的价值”。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只把囤积行为作为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进行进一步区分,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和干预。有证据显示,囤积行为作为囤积障碍的主要外在表现,在病理学等方面并不是强迫症的一个亚型,在DSM-5中,囤积障碍也与强迫症等成为并列的疾病。

在患病的人群中,原本以为是女性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以男性为主,4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更高。



我是囤囤,一个典型的囤积障碍患者。你知道怎么在人群中找到我吗?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的区别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的相似之处在于,囤积障碍患者被认为具有以害怕失去物品为特征的强迫性,以及以获取与储存物品为特征的冲动性,且在外显行为与内在体验上经常难以区分。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患者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其没有强迫症的典型特征,如观念的重复性,不受欢迎性,苦恼的以及插入性的想法、观念、冲动等。

1.在过度获取方面

尽管囤积障碍患者的行为在旁人看来是冲动的,他们自己却会觉得自己的购买或获取行为是正常的,这些物品都是有价值的、需要的,尽管家中可能已经有许多未曾开封的物品。而强迫症患者大都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冲动性。

与强迫症患者相比,囤积障碍患者更多的被诊断为与获取有关的冲动控制障碍,如冲动性购买、获取免费物品、盗窃癖。

2. 在丢弃方面

囤积障碍患者的丢弃困难主要源于觉得这些东西还有用或者可供观赏、对物品的强烈情感依恋、避免浪费、或者兼而有之。囤积障碍患者虽反复体验到难丢弃及其带来的痛苦,这种体验在旁人看来也完全符合"强迫性"的特征。然而在体验的持久性上,囤积障碍患者较为短暂,在体验的苦恼性方面,由于囤积障碍患者经常能够说服自己,因此其频率与苦恼性程度也更低。

3.在对杂乱的认识上

囤积障碍患者通常会低估物品的杂乱程度。事实上,一个家可能非常杂乱却不会给居住者带来任何影响,这取决于个体主观的判断。杂乱本身不是问题,其导致的痛苦与功能受损才是问题。因此研究者建议评定杂乱程度时,采用图片测量或者家访,以获得较为客观的判断。而典型的强迫症患者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嗯,我们强迫症星人可是没有这方面问题




囤积障碍和收藏的区别
囤积障碍与收藏行为在内心体验、外显行为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些研究者将囤积定义为"收藏的极端形式"。鉴于收藏行为在大众群体中的广泛性、普及性,正常的收藏行为与囤积障碍之间的界限需要明确界定。

1.在过度获取方面

研究中通常将收藏视为一种协调一致的、能给参与者带来心理收益的休闲活动。收藏者也会有明显的获取行为,对物品的依恋、不愿丢弃,但他们的物品更有条理,也更少报告痛苦与功能受损。可从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角度将收藏与囤积障碍进行区别。

收藏者的收藏行为,通常基于物品的真实价值。对囤积障碍患者而言,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通常令人称奇:旧衣服、报纸、笔记本、书以及其他的普通物件。囤积者视为珍宝的物品通常与其实际价值不符。

2. 在丢弃方面

收藏者的丢弃通常发生在下列情况:买卖、交换或终止某项收藏。收藏者难丢弃的问题,通常是由于物品的真实价值。

收藏者在终止收藏时表现出的难丢弃与囤积障碍患者相当,区别在于,收藏者在平时更新藏品时,一般不会表现出难丢弃的特点,而囤积障碍患者表现出一贯的难丢弃的特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囤积障碍患者持续的体验到难丢弃,起源于童年或青少年早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而收藏者难丢弃的行为特点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囤积障碍患者的难丢弃带来的痛苦与收藏者丢弃藏品时的痛苦也有一定的区别。前者的痛苦发生在想要丢弃物品时,发生频率较高,且很容易发生;后者的痛苦发生于收藏的终结时。

藏品的交易并没有给收藏者带来困难的感觉。收藏者通常将交易视为更新藏品的令人满意的方式,且90%的收藏者将遗赠、出售、捐赠作为其藏品的最终归属。囤积障碍患者丢弃物品,不管是通过交易、出售、捐赠,即使是出于减轻杂乱程度的目的,也会受到他们的保留物品的意愿的强烈阻挠。因为他们对物品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以及责任感。

对囤积障碍患者而言,对物品的获取最终战胜了使用的目的,使得可用的空间都被物品所占据。

3.在对杂乱的认识上

对藏品的组织以及有序摆放是收藏的基本特征;清洁、归类、有条不紊地引进新藏品是收藏者的典型行为。囤积障碍患者收藏任何物品,最终都将导致无序性,并成为功能失调与干扰生活的原因。
作为一个小收藏家,一定要和你们划清界限!





就想问一下我还有救吗?


 囤积障碍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对囤积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大多是以伴有囤积行为的强迫症患者为被试者,常用SSRIs缓解部分症状,很少根据最新的囤积障碍诊断标准来筛选被试者。最近,Saxena和Sumner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对24例囤积障碍患者进行12周治疗,结果显示囤积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示文拉法辛可能是治疗囤积障碍的有效药物之一。

2.认知行为治疗

囤积障碍是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信念,难以控制其囤积行为。有学者认为,治疗的关键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对囤积行为进行控制,使其行为得到改善。此外,也有通过训练囤积障碍患者的决策能力、分类能力、洞察力等认知能力,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Williams和Viscusi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囤积症状,但不同研究者疗效不一,因此在治疗侧重点和内容上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昌俊,时兴,贾东立.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和收藏行为的区别[J] .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 6 ): 410-413.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6.06.010

[2]杨海燕,史战明,周建初.囤积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50(02): 154-156


·END·

医界 医生自己的圈子

专业 温度 深度



微信号:dr-link
| 版 | 权 | 声 | 明 |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 医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