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最高境界:为女儿做到WLSA上海执行校长,她却说一切都听孩子的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有的知识以后,还剩下的东西...



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领路员,探路者。在教育的道路上,孩子还未穿上鞋,父母已经身体力行,先奔跑了起来。今天采访到的妈妈也是如此。她从体制内走来,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大学的副教授,但想到孩子未来要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志愿所在,放弃了轻车就熟的赛道,投身于国际教育当中。如今,为母亲兼教育者,她对教育怎么看?

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词典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

择校?补习?考试?刷分?特长?

不,是“鸡娃”

为了孩子的教育,妈妈们能有多拼?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著名的海淀妈妈学习图。她们正在参加海淀区某顶级奥数老师的课,之所以要录像、认真记笔记,是因为老师所讲的资料需要带回家研究学习,再教给娃。

妈妈们打鸡血、砸重金、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从北京东五环跑到西五环,只为了“鸡娃”。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住在“上东区”的顺义妈妈们也没有被落下。
这是一位“普通顺义妈妈”为孩子制定的暑期日程表。大致预览看下来,各式运动、乐器、网课、编程安排的合情又合理,学习运动特长一样不落。

无论是哪种妈妈,在鸡娃这件事上,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今天,我却遇到了这样一位母亲,她为了下一代的教育,直接成为了一名校长

她,就是王慧琴,WLSA上海的执行校长。
去年万圣节活动上,一位10年级学生为校长拍下的照片


她在体制内发展得十分顺利,却并不喜欢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有了孩子后,并不想让孩子进入体制内的教育。

既是为了孩子,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她决定进国际学校做化学老师。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升任执行校长。

在“鸡娃”与“自鸡”这件事上,她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封神”

对这样一位妈妈来说,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面对其他有“鸡娃”使命的家长,她又有哪些共鸣和建议?

01.
时代在高速发展,
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王校长认为,现在的时代变化飞快,全球会有很多突发事件。拿今年的疫情做例子,谁也不会想到疫情爆发的如此严重,扩散到了全球紧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是否具备面对突发事件、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

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习的孩子并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能力。

王校长曾在体制内教书10年,年仅30就做了副教授,深知素质教育的弊端。

从课程来说,无论是体制内的课程还是国际化的课程,很多学校都难以避免一个问题:教材更新太缓慢。一套新的教材从计划到落地到发布,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就算是推出了也已经并非“最新”。

因此,在她所任职的WLSA上海,课程的迭代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学校,课程的编排是学校可以自主设计和排版的。因此,每年教材都根据当年学生的状况,进行更新、迭代,为下一届学生们带去最前沿的知识。

王校长自豪的将学校的校本菁英(Global Impact Program)课程体系称之为“为孩子量身定制的课程”。

在菁英课程里,科目被分为Subject Based(学科课程)和Skill Based(GIP课程)的两种课程。

Subject Based课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而Skill Based课程则是学校和全球顶级中学联合打造的特色课程。其中,有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的技能拓展课、和英国著名的贵族中学伊顿公学合办的演讲课、温切斯特公学合办的思辨课等。

通过强调跨学科思维的Skill Based课程训练,学生能够运用他们从学科课程学到的知识,对其进行自我消化、反思,最终将知识变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很多学生毕业后,会回到学校和老师说,“其实,学校学的那些数理化我早就忘了,但是这些跨学科课程教会我的思辨能力却一直都在。”
这种教育,才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所需要的。

”什么是教育?“王校长说到,“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所有的知识以后,还剩下的东西

今年,在她的带领下,截止4月份,学校的毕业生40%都收到了US News排名前的30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超过90%的同学被排名前50大学的录取。

02.
培养学术诚信,
从方方面面做起
谈到海外大学的教育模式,我们问了王校长国外大学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

王校长表示,如果说海外大学第一看重学生的哪个特质,不是学习成绩、体育特长、校外活动,或者社会服务,一定是学术诚信

在国外的大学看来,“唯有人诚信,我们才能谈别的“,所以对学术作弊这种事情看的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毕业找工作。

因此,早早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也是教育的另一个责任

在WLSA上海,学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规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可以穿外套,需要搭在椅背上或者收在书包里。

很多家长一开始并不能理解这样制度存在的道理,认为考试时不让孩子穿衣服会冻着孩子。

然而在国外,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将小抄带在身上,考试不能穿外套是学生从小就要遵守的规矩。

而到了大学,考试的要求更加严格,有的国外学校连不透明的铅笔盒都不允许放到桌子上,可想他们对作弊的重视度。

因此,提前在学校实施对学术诚信的高要求,反而能够让孩子更早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不过,考虑到家长们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为了在考试时保证学生的温度,WLSA的学术总监Jeremy Williams会亲自到每个教室,感受环境的温度,确保房间足够温暖。
WLSA上海的教室


在疫情期间,所有的教学都搬到了线上,期中考试也不例外

虽然做了多次线上的测验,调整学生在家考试镜头应该摆放的位置,很多家长依然担心舞弊的问题,“我能保证我家孩子不作弊,但是其他孩子如果有作弊行为怎么办?”

对此,王校长表示理解,但是舞弊的问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考试,只要有人想,他总会想到办法作弊,靠硬规则去“防”总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因此,与其去担心别人会怎么做,不如趁这个机会与孩子探讨诚信的话题。

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想要抄近道的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却可以约束自己,对自己有所要求,做到学术诚信。

作弊,你欺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那个你本可以做到却自我放弃的自己。这不是别人对你的否定,而是你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身为一位母亲,王校长十分理解家长的痛点和焦虑。虽然自己的孩子还没有上高中,但是对家长的诉求自己也是感同身受。因此,她经常与家长沟通,帮助她们缓解焦虑。

然而身为校长,难免会有人问她这样一个问题:你希望你的女儿以后来自己任职的学校上学吗?

为了给孩子找到最好的教育,自己走上国际教育的道路,最终,女儿进入自己的学校学习,再也不用把教育问题交给别人了。这一切听起来如此浑然天成,鸡娃的最高境界已经摆在眼前。

然而,王校长却微微一笑,“这个还是得听孩子自己的。”

03.
教育的平衡点:
纵观全局也要聆听孩子的心声


王校长认为,教育是一个找平衡的过程:家长固然可以纵观全局,从长远的方向为孩子做打算,但有的时候,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身为母亲兼校长,如何平衡父母和教育者这两个角色变得尤为重要。
王校长有一个朋友也同样身为一校之长,曾想让儿子到自己的学校去读书。

这样,母子两人可以一起上学放学,身为妈妈也能随时看到孩子在学校里的成长和进步,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

然而,儿子却十分委屈的跟她说,“妈,你知道做校长的儿子压力有多大吗?

”如果我成绩好,人家会说,’那都是因为你妈是校长。‘如果我成绩不好,人家还会说,’你看,你是校长的儿子还这么差。‘

“我太难了!”
说起这个故事,王校长感同身受的笑了,“你看,小朋友自己还是很有想法的,我们大人永远都代替不了孩子的想法。"

说罢,她分享了一个和女儿聊天的故事:
疫情复课后,著名的毛坦厂中学要求高三的家长一起随孩子入校陪读,我就和女儿讨论起了这个话题。

毛坦厂中学复课


女儿就问我:为什么他们的爸妈要去陪读?

我说:主要是因为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他们妈妈要做给他们做好吃的。

这时候,女儿问了一句:那如果爸妈做的饭不如食堂好吃怎么办?


回忆到这里,王校长说,“这件事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你去帮孩子烧了饭,但人家其实没觉得怎么样。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会自我牺牲,觉得我为了你,做了这个那个,你为什么一点都不感恩?

但实际上,孩子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我觉得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替代别人的想法。就小朋友人家根本没有这个打算。

爱孩子,还是要用孩子能够明白、理解的方式去爱他们。”

除了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学校,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在选择国际课程时也有一定的自由度,而不是凭一己之力拍板,也是非常好的,

为了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除了王校长会亲自花很多时候与家长沟通以外,学校还会定期举办家长工作坊,由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带领,与家长共同探讨亲子沟通的问题。



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到孩子的身上。

在鸡娃的道路上,家长们都在“冲”。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冲昏了脑”,已经忘记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冲”。

我们不是为了鸡娃而奔波,是为了孩子在奔波。自始至终,一定不要忘记孩子才是最终那个要展翅高飞的雏鹰。

孩子也是他自己完整独立的个体,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多多换位思考,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们,爱才能被好好传递

各位母亲,大家一起共勉!


    关注 北美家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