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玉门关,春风不度?

 

玉门关遗址。  敦煌附近是一片有故事的地方。千年藏经洞轰然暴露于人世间,绝非偶然。在敦煌附近,乃是重重关隘,...







▲玉门关遗址。

敦煌附近是一片有故事的地方。千年藏经洞轰然暴露于人世间,绝非偶然。在敦煌附近,乃是重重关隘,汉长城、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关隘之中隐藏着文化的大造化、大积淀。


关隘多,说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边境线,而且是需严防死守的边防。从秦汉到明清,历经千年沧桑,老旧的关隘早已破损坍塌,新的关隘还在修筑,反反复复,僧侣、道士们的诵经声,与筑墙造城的号子声相呼应,成了丝绸之路上一曲颇为独特的交响乐。

这些关隘都很重要,如果非让我选择一个来谈的话,那么,我认为玉门关是绕不过去的。

说到玉门关,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就勾勒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玉门关形象,哪怕你没有去过,大概也能想得出来。黄河之畔,白云之下,万仞高山旁的一片孤城,羌笛声阵阵,连和煦的春风都难以吹到,想想,这真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情。

中国的文人,对于西北的边城,都会极尽笔墨来描述其荒凉的一面。譬如王维以“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形容阳关,让许多文人墨客视丝绸之路为畏途。王之涣也不甘示弱,“孤城万仞”、“春风不度”,这些比“无故人”还让人不寒而栗。就凭这样的描写,我认为,每个男人都应该去玉门关看看。

今天的玉门关,早已没有了边塞雄关当年的气魄,和阳关、汉长城一样,取而代之的是断壁颓垣。看看周围,黄河,白云,孤城,万仞,一切如故。羌笛声没有了,但是远处的杨柳还是有的,春风是否会有,我不知道。但在茫茫戈壁之上,要说“春风不度”,我也不相信。

你看,玉门关周围的景色,还是那个样子,但是玉门关已经坍塌了,几乎难以辨识,只剩下一块不明所以的巨石摆在那里供游人瞻仰。据说这块巨石,是唐代玉门关的遗址。

汉代以来,玉门关都是相当重要的关隘。汉、唐朝的玉门关,几乎是国门的标志。以敦煌为中心,以玉门关为代表,形成了西北地区一大片军事防御设施。这似乎是束缚了文化、商业的传播,但与此同时,也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繁盛。马帮、盗匪、山贼们看着这屯兵十万的百尺雄关,谁也不敢贸然犯事。久而久之,这敦煌附近,竟然成了兵荒马乱时节的太平之地。

所以,玉门关在丝绸之路形成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玉门关,它为什么叫“玉门关”?

当地人告诉我一个故事,我也只有姑妄听之,姑妄言之。汉时,于阗国王的使者,带着许多和田玉石朝贡。到了玉门关时,使团成员纷纷罹患传染病。一位郎中主动为大家诊疗,并分文不取。大家康复之后,于阗国王下令,为了纪念这段不平常的经历,也为了答谢当地的民众,决定将用来进贡的所有玉石都用来加固玉门关。“玉门关”由此得名。

故事真假不予置评,但我认为,这不是玉门关的故事,而是玉门关的传奇。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韩晗

监制/孙雅莉 统筹/周芳 编辑/丛蓉 制作/彭凤平
长按二维码 关注国家民委微信


    关注 国家民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