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第二十七讲 事上磨的含义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理论,提出良知既是先天的道德天理,也是七情的自然流行,致良知便是推致实行良知,做到知行合一,此即本体即功夫。...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理论,提出良知既是先天的道德天理,也是七情的自然流行,致良知便是推致实行良知,做到知行合一,此即本体即功夫。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理论,提出良知既是先天的道德天理,也是七情的自然流行,致良知便是推致实行良知,做到知行合一,此即本体即功夫。他主张从静处体验,在事上磨练。这就是“事上磨”在心学里的位置。关于“事上磨”,在《传习录》中有如下记录: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阳明)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末见头恼,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功;故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来书古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同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
王阳明强调克制内心的私欲,不能仅仅靠静养,而要在具体事情上历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繁重的政务将文官历练成深谋远虑的宰相,残酷战斗将士兵锤炼成决胜千里的将军,人只有在事上磨练才能够成才立功,这也是王阳明成就不世之功的诀窍所在。

阳明先生的一生,虽多经生死忧患,但依然不失率性可爱。心学所谓,皆从其生死经历中体证,非一般书生悬想空谈。从心处入手,在事上磨练,这是为人学道之方。人如何成圣,朱熹说格物致知开始,穷尽天下事理,然后可以做圣贤。王阳明就老老实实地“守仁格竹”,只得怏怏一个结论:圣贤做不得。尔后屡经忧患,九死一生,始倡心学。心即理。明德即本心,也即道心;道心蒙尘,为私欲所染,而为人心;克己去私,即“明明德”,是为真心。所以,理不外求,专从心里求,首要工夫是立志。阳明所谓,“志于圣,则圣矣”。
传习录中多处,王阳明告诫弟子,别悬空虚想,要在事上磨练。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宣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贝。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以上这段可以看作“事上磨”的分解表达

阳明先生指出来说,你知道哪一个就做哪一个。如果切切实实在克己上用功,自然会越来越能理解天理和人欲。如果只是耍嘴皮子,到死还是问这些问题而不知道。他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就像走路,走一段认一段,走到歧路不知道的时候再问,再走,那样总能走到自己想要到的地方。但是,知道该做的不去做,总是说自己愁什么天理人欲不能尽知,其实都是耍滑头。等真的自己不断克服自己已然知道的私欲到无私欲可克,那时候再忧愁这些不能尽知的问题吧。
鲁迅说:不少人穿着棉袄遇见一个快要冻死的人,不是说马上脱下自己的棉袄帮助他,却理所应当地坐到菩提树下参悟拯救苍生的计划。克尔凯郭尔说:当如果圣经里只有一处是你所理解的,那就先按照这一处去做,去爱你的邻居或者把你的财产与穷人分享,这都很好理解呀,关键是要行动,而不是先坐下来,思考不明之处。上帝说出的言词,是为了让你照此行动,而不是为了让你练习思考。
从古到今,从西到中,边走边唱一直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修炼路径!

(感谢阳明心友李安的分享)


请发表言论,
畅谈阳明心学



    关注 阳明心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