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之中是何气象?

 

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研习内容:陆澄录 自“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至‘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精华语句
杨:

●   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种种状况,如果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应是属于已发吧。

●   情绪控制妙法: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想像灵魂离开身体,在旁边看着自己失控丑陋的状态---分身观自己。

沙雷:

●   知止而后有定,心中有定,凡事皆有判断。

●   修行之人,永恒的矛盾:道永远都没法说破,永远只能望道未见,这是一种知止有定的状态;始终在望道,始终在追寻的路上,持志朝圣的状态一点一点靠近。

●   逐物与否,就看是否致良知,是否望道,此时逐物亦是格物。

●   做事须专心致志,但偶尔需反省,反身而诚,不能昧了自己的良知。

阿鹏:
●  “未发之前的气象”即指时时刻刻存天理的状态。

●  发还是未发,都要正心诚意,才能不断接近大本。

●  身处灾难饥荒,无论有吃没吃,好吃坏吃,都能保持心纯静不动的状态,亦是达到中的状态

David:

●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动机是什么?除了色名利,还有其他动机吗?

●  专注与逐物的区别:逐物,心同五官,被物控制,出不来,心随物转

Susan:

●  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与喜怒哀乐已发,两者的关系如同知行合一,同时发生,没有先后。

●  圣人的状态,无时无物都能中正;普通人,或能一时一物中正。

●  儒家天理,亦或等同于宗教的上帝。

如嘉:
●  工夫的三种境界:动亦动,动亦静,动亦定;静亦动,静亦静,静亦定。

●  当怒则怒,当喜则喜,但不能过,此时正是做工夫之时。

●  逐物和格物的区别,格物需满足三个条件:格物致知诚意。做每件事,都存在逐物和格物,不同人不同之处在于,逐物多一点还是格物多一点。

南山:

●  良知如太阳光,人心如镜子,私欲少,镜子上透过的光就多。

●  观点的背后是价值观。唯一能改变自己的人是自己。

●  颜回早逝,但我们一直念着他,他一直活着,肉身已死,思想长存,此可谓儒家的长生不老。

海水:
●  在涵养省察上用功,可以理解为情绪管理。

瑛子:

●  良知如明镜,人人都有良知,很多人的良知已被尘埃蒙蔽。我们需要保持良知的明镜状态,生活中遇大喜大悲,情绪尽可以发出来,但此时亦是做功之时,让良知明镜起作用,让心回到中正。

●  领悟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坚持行走在求道路上,才是真正的望道不见,乃真见。

●  格物是指心不被物主导,心端拱其位,岿然不动。
研习备忘

研习时间:2016年12月10日
研习人员:沙雷 如嘉  杨 David  Susan 瑛子 海水 南山 阿鹏
领读:杨
记录:Susan


    关注 甬上阳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