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何以可能?(2)

 

康德超越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厮杀得暗无天日的角斗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条路的尽头并不是“哲学的末日”,它留有一扇窗,窗外绿草茵茵、充满诱惑!作为后来者,你是在这条路的尽头顶礼膜拜,还是跃窗而出呢?...

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创造性综合
想要简洁明了而又准确精当地评述康德的解决方案,实非易事,以下论述纯属勉力为之。康德将人类的认知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感性类似传统经验论的层次,理性类似传统唯理论的层次,而知性则类似位于二者之间的“桥梁”——利用理性之先验范畴加工统合源自感性的现象,从而获得所谓的科学知识。

提起康德,就无法绕过他堪称独创的“十二范畴”及“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前者分为量、质、关系、形态四大类,每类又包含三目。量包括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单称命题;质包括肯定命题、否定命题和无定命题;关系包括主谓命题、条件命题和析取命题;形态包括或然、实然和确然),它们都是先天给予的,内在于人类心灵的。在康德看来,理性或说纯粹理性认识是与感性经验或现象没有丝毫关系的纯粹形式逻辑的判断,并由此获得纯粹理性的知识,建立在“三大定律”上的传统逻辑,以及建立在若干公设、公理基础上的欧氏几何的演绎推理和判断,都属于纯粹理性的范围。知性是对来自于感性的现象进行深加工,加工的“工具”就是先天赋予的“十二范畴”,加工的结果就是具有客观性的、普遍的、确定性的科学知识。而感性就是依靠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在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帮助下所捕获的感性经验,这类经验是具体的、非普遍的东西,它不能成为客观的、普遍性的知识,所以,感性只能“呈现”一物,但是不能“决定”一物。

具体来说,康德给“认识何以可能”开出的“药方”是:当外部客观世界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在先天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帮助下,对其进行初步的定位,从而形成“现象”(或然的感性经验);我们的心灵具有想象或表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不受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而在需要的时候和地点随时“重现”已经形成的“现象”。也就是说,今天获得的现象,可以在明天重现;在田野里获得的现象,可以在实验室里重现。得以重现的现象就可以进入知性领域,人类心灵所具有的知性能力就可以调动十二范畴对现象进行知解和判断,并最终形成普遍的、客观的、确定性的知识。这种判断既不是分析判断(主项含有谓项的意义,如:黄金是黄色的),也不是综合判断(谓项的意义是新加进来的,是经验综合的结果,如:物质都具有广延性),而是“先天综合判断”(既有经验综合的“创造性”,又有先天分析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如:7+8=15)。

认为康德是一个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唯理论者,显然有失公允,因为他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严重分歧和对立,而在认识发生的过程中对二者进行了逻辑上的次序安排。但是,他承认认知主体的心灵具有先验的范畴和形式,并认为知识是主体内在知性判断的结果,这一切都让人们像怀疑唯理论一样怀疑着他的理性批判哲学。首先,既然知性是人类内在的知解判断能力,范畴与形式都是天赋的,那么,经过知性判断而形成的知识何以具有普遍的客观性呢?康德给出的答案是“三层综合”:第一步是通过感性直观的摄取而捕获“现象”,第二步是通过想象的作用使得现象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第三步是知性运用先验范畴对现象进行知解判断、综合统摄,从而形成客观的普遍性的知识。经此过程形成的知识具有康德所说的“主观的客观性”。客观经验论者也可以通过感性直观和想象获得经验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只是客观世界“投射”的结果,是“绝对”的客观性,其是否具有普遍的有效性,主体不能也无意对其进行认识论哲学的省察。而主观经验论者的经验知识是纯粹主观的,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不能形成普遍的客观性;休谟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一路走到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的深渊。而康德认为,知性虽然是主观的,但是知性的工具——范畴——却具有先天赋予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要想获得普遍的客观科学知识必须经过主观的知性运用先验且普遍的工具进行必不可少地加工,如此形成的知识,具有主观性的客观性,这是获得真正普遍的客观科学知识的必由之路。
康德的遗留问题
作为一种哲学思辨,如此进路堪称玄妙,但是,这里仍然存在以下三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一,如果我们问“知性是什么”,康德会说是“知解判断”,再问“知解判断是什么”,他又会说是“综合统摄”,而这个非常“古老的家伙”又是什么?他也许会接着说是“知性”!换句话讲,面对“认识何以可能”的千古难题,康德的确辟出了一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远未抵达光明、宽敞的地步,它仍然是模糊的、狭窄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需要后来人持续努力,而不是高枕无忧、乐享其成。

其二,康德仅承认人具有感性直观的能力,而不承认人类具有知性直观或范畴直观的能力(他认为只有上帝才拥有范畴直观的能力),但是,真实的情况也许不是这样的。比如:没有粗细、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作为一个几何观念,我们肯定是无法直接经验到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通过感性直观获取欧氏直线观念,但是,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当他“关闭”自己的一切感官(假设这是可能的),欧氏直线观念完全可以直观的、自明的直接给予他,这种直观肯定不是感性直观,而是范畴或知性直观!如果康德承认我们人类也可以具有范畴或知性直观,那么,他对于“认识何以可能”的回答也许会有所不同。

其三,十二范畴及空间和时间形式的先验性并不具有显而易见的自明性。当然,作为纯粹思辨的哲学家,康德必须为自己的哲学思辨设定一个必要的“设准”,然后依此为前提和基础,构建自己的哲学大厦,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如同大家熟知的欧氏几何,欧几里得也是首先确立了“设准”——五大公设,不管是几何学家,还是几何学的初学者,大家一般都不会再去对“设准”追问其“为什么”,因为,这些“设准”是如此的不言而喻、不证自明(而康德的“设准”其实只是一种哲学家惯用的生硬的“规定”,它的明见性甚至不如欧氏几何的“五大共设”),我们只需对其严格的演绎推理以及建基于此的确定性和有效性表示足够虔诚的惊叹就好了(对于由质疑“平行公理”而诞生的非欧几何,此处暂不讨论)!

然而,当我们稍稍远离康德的玄思,重新面对“认识何以可能”的亘古难题时,心情不免更加凝重:既然范畴和形式都是先天给予的,那么,“我”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人为何并没有觉察到这种“给予”?三岁的儿童已经会数数,但是,对于“1”这个数观念,三岁、六岁、十二岁、四十岁的人,他们所认识到的“数”难道完全一样吗?人类的认识,难道真的可以彻底将时间“压扁”,只考虑当下经历“感性——知性”的运作之后一次成型、并一劳永逸吗?“感性——知性”的逻辑顺序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是真实发生的么?不能从知性到感性吗?二者之间有无交互作用?……

毋庸讳言,康德是伟大的,一方面,他为“认识何以可能”的哲学难题开辟了一条后来者谁也无法绕行的道路;另一方面,如其说康德缔造的是一座古典哲学的丰碑或神殿,不如说他超越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厮杀得暗无天日的角斗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条路的尽头并不是“哲学的末日”,它留有一扇窗,窗外绿草茵茵、充满诱惑!作为后来者,你是在这条路的尽头顶礼膜拜,还是跃窗而出呢?

我们先看看以胡塞尔为首的现象学家们开辟出了一片怎样的疆域……(待续)

阅读相关文章,请点击:

认识何以可能(1)


    关注 南明数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