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一)总会有一个词语打动你

 

读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是否能理解作者的表达,情感或者方法,都需要走进一本书的内部去。...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在2012年读的,时到如今,很多东西依然鲜活的指点着我的教室,我的课堂,得知我们叙事者研读这本书,就把自己的笔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吧!

缺少架构的能力,就把几个关键词语的梳理以及在自己的教室和课堂的相关思考做个罗列,不到位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谅解和包涵!

一、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佐藤学大师把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学生不需要与任何事接触,不必与任何人或物对话,单单靠坐在教室里,一味地开动大脑细胞就可以了。”(《静悄悄的革命》第126页)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称为“勉强”的学习。

这种学习是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学生视学习为应付,而非出自内心的对学习本身渴望。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以应对为基础,学生的生命个体对学习没有倾听,没有对话,没有合作,没有反思,对知识缺乏经历,只有体验,缺乏参与,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样学到的知识是静止的、抽象的,没有活力的,缺乏运用的,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捕捉信息。

我想,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对知识的获得过程缺乏穿越的经历,又怎么可能呈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呢?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又是以怎样的状态在进行的呢?

现在,用这些理论再度地细细查阅我的课堂,依然觉得气氛还是比较润泽的,学生从最开始的不够积极主动,到后来的小手高举。我想,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进入到了积极、深入探求的状态中。

在读过这本书后,在一一回眸过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以后,我忽然发现,在学生的学习中,除了与书本交流而外,大部分时间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这与佐藤学大师的观点是相违背的。

佐藤学大师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静悄悄的革命》第40页)、学习就是“与物(对象世界)对话、与他人(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并从中进行学习”。 (《静悄悄的革命》第134页)

因此,在佐藤学大师看来,学习就是活动,就是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事物对话,与现象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我对话。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大师对学生学习的看法: “我们的观察证实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190页)苏氏在这里强调的,与佐藤学大师不谋而合了,那就是——让学生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发展思维。

二、坚持与文本对话

在我的课堂里有着怎样的对话呢?

对于佐藤学大师的对话论,我没有阅读到更多的相关书籍,也就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论支撑,那么,《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里所呈现的对话要点,进行一下反思了。

我的课堂,多数是关于如何讲故事的。

这里,既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有学生与既往知识的对话,更有学生与自己的对话。在这个对话里,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回应,都是站在积极主动的立场上的。

学生能够运用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总结讲故事所需要的东西,是不是可以说那些只是已经变成了一种被学生借助学习的工具了呢?我想,这是一定的。

每一节课,从学生的回答里,我都可以感受到,我的问题一再地把学生打回文本,也就是围绕文本主要问题,让学生一再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这样,孩子通过对文本的一再对话,很多问题上,知其然了,也就跟着知其所以然了。这就证明了“与文本对话”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放弃了与文本的对话,就等于放弃了吸收内化知识的过程。

佐藤学大师眼里,课堂上的对话如此重要,在苏氏的眼里又如何呢?

翻开苏大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68页,我们就不难发现,关于对话,在苏氏看来也是如此——“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我想,我已经将这样的对话善始善终了。

另外,在课堂上,我从不担心进度,这是一个很客观很外在的原因。我也从没有想着时间,从没有想着能不能完成授课的内容教学的进度,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内在的心理原因,这个原因主宰着你的课堂能否顺利,能否从容。

从这一点来看,我的教学意识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已经是学生的学,已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是授课的内容,也不是自己在课前预设的程序。

之所以选择这些词语,实在因为他太重要,对孩子来说,兴趣至关重要,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很多,就会有主动探求学习的欲望滋生,就会主动去学习,这些,恰好就是老师希望看到的。

读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是否能深入进去,理解作者的表达,情感或者方法,都需要走进一本书的内部去,这就需要我们一再的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一遍一遍的寻找作者表达的意图所在,情感所在,孩子们理解课文,能够与作者交流,与人物对话,另外,孩子们学会写作文的关键也就在这里。

这一读,走进革命的深处,能够打动你的词语绝不仅仅仅只有一个,那么,在这比较多的词语里选择一个和你切近的,展开来,结合你的课堂,结合你的孩子,绝对能挖掘出一个又一个故事来,慢慢来读,慢慢来悟,慢慢来写,总会有一天,你的教室,因为你的改变而产生出属于自己的革命,属于孩子的未来的革命。

期待你来读,期待你来写,期待你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文本产生对话,和生命产生对话。


    关注 涅水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