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解读联想财报的同学,你们不怕打脸么?

 

看透不说透,继续做朋友。...



最近唱衰联想成了风潮。 

IT 江湖近几年都是BAT、小米、奇虎在前台大搞“互联网手机”,风头正劲。而以传统的以消费电子硬件著称的联想,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还守着日薄西山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是众人的刻板印象之一。

2014年1月,联想再次充当“冤大头”从谷歌那里买来支离破碎的“二手摩托罗拉”,被评论界冠以“愚蠢”。

2016年年初一篇莫名其妙的文章《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刷遍朋友圈。仿佛柳传志等老前辈都是睁眼瞎,看着杨元庆一边拿着中国最高的上市公司CEO薪资,一边充当着联想的“败家子”。 脉八君也是替柳先生干捉急啊~

这种情绪,在几天前联想发布了2015年全年财报后推向了最高潮。财报显示,到3月底联想记录到了净亏损1.28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财年盈利8.29亿美元。

光看文字可能还不够震撼,这张联想历年的利润图表,2015年前三个月堪称是联想的“断崖式下跌”。
报告一出,唱衰声四起。什么《联想巨亏VS华为称王:中国两条对外开放道路胜负已分》,联想十年研发费用不及华为一年,blablabla...但是脉八君想说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分析师,你们难道忘了2008年联想巨亏而后2009年再度崛起的过往么?你们因为不爽联想,就可以随着性子挥舞着笔杆子匆匆定性?
联想这份巨亏的财报,其实“情有可原”。


用数字说话,图表中联想的两个低谷,一个是2005年,那是联想刚刚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巨额的并购和重组费用,拖累了当年联想的整个盈利状况,但是至少还未到亏损的地步。2008年是第二个低谷,受累于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全世界各大企业和机构大幅缩减开支电脑采购量直线下降,让联想第一次陷入巨额亏损,当年亏损2.26亿美元。

2004年收购 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盈利显著下降。按照这个逻辑,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是不是2015年必然要经历调整阵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市场,企业大砍开支,个人缩紧腰带,联想巨亏。2015年中国经济明显疲软,需求不振,联想是不是同样得经历“低谷”?

两相叠加,2015年亏损1.25亿美元,非但数字不及2008年的“惨重”,更有可以理解的原因。

2014年才盈利8.29亿美元,2015年转而亏损1.25亿美元。一年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5年11月中旬,联想集团发布2015年前两个季度的报告,巨亏7.14亿美元,销售收入为122亿美元,联想给出的解释是重组费用5.99亿美元及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3.24亿美元。联想去年整体业绩主要受上半年影响较大,而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联想利润较上半年提升116%。

从上半年7.14亿美元缩减到年底的1.25亿美元,下半年其实在填上半年的坑。
联想早已不是一家守着夕阳产业,日暮西山的 PC厂商 。
还是这份财报,稍加仔细研究还会发现,PC业务方面,在PC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联想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扩大,12个季度蝉联全球PC市场冠军,2015-16财年税前利润率坚挺在5.0%左右。受累于全球PC市场的整体萎缩,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销售额才有所下降。

移动业务方面,在并购摩托罗拉走出磨合期后,原来负责神奇工场的陈旭东代替“敲榔头都敲不醒的”刘军后,联想盈利能力走在上正轨,将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恢复增长势头。

杨元庆已不只一次表露出对智能手机业务的信心,在今年1月份的CES展会上,杨元庆透露,目前联想正在加速开发新品,同时联想已梳理和清晰化了移动业务未来的战略方向。“从销量增长的角度来看,联想将首先重视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这些市场在最近几个季度给联想手机业务带来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也会在今年力求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要在中国打一个翻身仗。”

联想在手机业务上走了不少弯路,比如产品线过多,过多地走低端路线,过多依赖运营商。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上任后,对产品策略做了很多调整。他表示,手机是长线产品,2016年大局已定,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2017年的产品线。到时联想在手机上将会有较大创新。

而联想的企业级业务在中国表现更是出色。企业级业务的收入录得45.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3%,占联想集团整体收入约 10%。而在中国的业务继续表现强劲,受惠于大型项目的成功,在全球增长7%的情况下,收入同比上升76%。System X整合完成后,将为联想赢得中国数个大型的数据中心订单;与SAP、Juniper以及Red Hat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加速未来业务成长。

尽管如今的联想已通过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x86服务器业务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和企业级市场谋求业务的多元化和转型,且在2015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列第四和第三位,但联想给外界的印象还是一家PC厂商。
联想研发投入过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在联想第三财季财报沟通会上,杨元庆驳斥过市场对联想研发投入过低的指责,“2009年我接任CEO之前,联想的研发支出的确算不上太高。但是我接手CEO之后,联想每年的研发支出都是大幅度增长,在15/16财季达到了3.2%。”杨元庆在财报发布会上表现得有点激动,其还表示,“把我们和华为(的研发支出)做对比也不具有可比性。大家都在不同行业,我们要和手机、PC行业对比。”

众所周知,联想集团最大的特点,扩张上,敢于做天价并购。但是是新业务开拓上,务必求稳,尚看不清前景又影响利润的,砍起来绝不手软。

比如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电脑业务,意味着“国际化的联想”出现了。联想集团开始在纽约设立总部,在北京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主要运营中心。 杨元庆发现,做大比起做强来,太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全球第三、世界第一,这样的词汇过于诱人。以前曾鸣曾问柳传志:他究竟是希望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柳传志沉吟半晌,说:“还是做大吧。” 收购IBM之后,经过一年痛苦整合,联想集团的税前利润开始出现增长,在2007财年甚至出现了大爆发。

在收购IBM之后,联想集团又进行了一系列收购,最耐人寻味的收购来自联想移动。 2008年1月31日,联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以1亿美元的价格转售手机业务给由弘毅投资为首的私募资金。“鉴于预期手机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投资,于是做出该项出售决定。” 2009年11月27日,联想集团宣布买回联想移动,收购总额约为2亿美元。2009年初,杨元庆给研发小组的指示是用10个月的时间搞出一台能抗衡iPhone的手机,希望以“价格是iPhone的一半加中国市场”作为市场突破口。
回看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的崛起轨迹,2004年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蛇吞象没有被撑死,但是是体量获得了几何级的增长。能够迅速把并购国外企业的技术、渠道、资源消化,并且很好地嫁接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其他本土优势。

联想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脉八君认为,是降低成本,换句话说,接是手老外烂摊子的消化能力。联想能保持了一定产品品质,没有败坏原品牌价值的同时,成功扭亏为盈,这是罕见的成功跨国运营的例子。
来咱们听听脉友们是咋说的









#我脉的蜜汁匿名发布,呵呵#

所以,公平地说,联想是一家不酷的公司,但是足够稳健。至于众人质疑柳传志为何如此坚定地支持杨元庆,大家可以找找这位中科大毕业的高材生,在1994年外企大规模进入中国电脑市场、国内企业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杨元庆是如何帮助联想挺过了难关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搬着小板凳看下去!
不要问我为什么
脉八君的愿望是
人间有真情
转发才是爱


    关注 脉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