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能救当当?(下)

 

私有化能拯救深陷发展滞缓泥潭的当当吗?私有化之后能够顺利在国内上市并获得涨3倍的市值吗?私有化可以顺利地实现当当既定的发展目标吗?这些都是未知数。如今铁了心压力私有化的当当,这或许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目标。...



当当急于转型综合电商、急于拓展百货业务的心情可以理解。在没有上市以前,当当网也有盈利的压力,但并不突出。几轮融资下来,当当网账面上的资金很充裕。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之后,当当网另一位总裁俞渝就层表示,虽然该季度出现了亏损,但当当的营运现金流达到了7760万元人民币,季度末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达到17亿元人民币。

在投资回报上,图书尤其是纸书网络零售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大,天花板触手可及:全国一年几百亿的图书零售市场,清晰可见。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零售市场正在逐步走上下坡路。新兴的数字出版业态,并不足以弥补图书零售下滑所带来的缺口。因此,当当必须把自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放到更具成长空间、能带来更高回报的百货品类上去。

但这种变化显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当当是一个传统的图书销售网站,这一点在过去的15年来并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

根深蒂固的传统纸书业务成就了当当,也成为如今当当转型最大的障碍:纸书业务占据了当当收益的大半壁江山,在用户心中成为当当的第一品牌形象,导致无论是用户还是当当自身,都很难忽略其他业务对于图书业务的影响。所以,一切的基础都是不影响图书业务。在这点上,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当的电子书业务难见起色:电子书很难挣钱,但却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传统图书业务的收益。

尽管当当曾经努力想改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当当网上市前,也曾经从外部引入过多名职业经理人,如原淘宝商城的负责人黄若担任首席运营官。可惜当当网留不住人。上市之后,引入的职业经理人先后离开,管理层再次回到了当当网的老人手中。再看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其他互联网企业,纷纷展开了各种“抢人、抢收购”的举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门的部门干专门的业务。一起一落,给当当如今的尴尬埋下了伏笔。

或许制约并影响当当的百货业务此前一再败北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用卖书的思维卖百货。这种思维反过来可以。出版业一直在强调,图书市场要繁荣,就必须把图书作为和其他品类一样的普通商品来看待。但卖书的思维去卖百货,就有问题了。

当当网用十来年的时间,在图书领域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和渠道控制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用户群体和品牌外延。这给当当的百货品类拓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要在短时间内重塑自己用十来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谈何容易?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图书用户成功地转移到百货品类上去,改变用户的购买路径和习惯,谈何容易?

当众多电商平台先后将图书、电子书的网络零售作为一种吸引新客户、导流给其他品类的工具时,这个工具还是当当网最要命的现金来源。当当也想把他当作一种工具,能够承载自己丰富品类、拓展外延的工具。

在图书零售的产业链条中,当当网由于占据了市场主导权,拥有更多话语权,在定价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最优惠的政策。这一点,在前两年当当网与出版机构开展的“超级战略合作”关系中可见一斑。但这种基于图书市场的市场主导权,在百货业并不能得到直接的认可。这也是当当网在百货品类拓展中并不能大展拳脚的原因之一。

当当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再次做出选择。羊绒和电子书。

去年年底,当当网的两个大动作都还没有取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第一个是当初高调上线的自由品牌羊绒商品“当当羊绒Premium”。为了这个项目,李国庆亲赴内蒙古地区羊绒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决定圈地养羊,“深入产业链上游”。同时,当当网还邀请鄂尔多斯、帕罗等50多家国内外羊绒品牌入驻开店。但眼看2015年的冬天已经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当当的羊绒衫却不知道还在哪个架子上。

第二个是电子书项目。2014年下半年,当当推出了当当读书4.0,数字阅读业务发展逐渐加速。2015年1月,当当数字业务正式独立成立部门,由当当网CEO李国庆直接负责。当当给自己定下来一个“三年规划”:3年内,目标是三年内在正版数字阅读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60%,同时实现盈利,收入达到3亿美金。可惜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业界不仅没有看到3亿美金投入带来的任何效果,甚至当当着力打造的项目之一——豆瓜网还因为拖欠作者稿费被网上曝光,最近更是团队和项目直接被打散融入了另外一个项目。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娶娇娥,眼看他宴宾客……几乎是国内最早起步的电商当当缺在原地踏步甚至。尽管当当依然是国内最大的网上书店,依然占据了国内图书零售的半壁江山,但在出版业整体萎靡的市场环境下,当当继续依靠图书撑起的业绩又能有多大的起色?

当当指望通过私有化来解决自己目前的窘境。

上市之前,当当已是国内最大的网络书店,已经获得多轮融资,已经实现阶段性盈利,换句话说“不缺钱”。那么上市的意义体现在哪里?上市之后,股价不理想,业绩没起色,就开始说国外投资者不理解国内电商的经营模式、市值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开始闹着要私有化、退市,然后返回国内来上市。

但私有化之路真的有效么?李国庆说,按照昨天(2015年10月22日)当当收盘的股价,就算国内股市跌到2500点,回来上市也可以翻三倍。我查了一下当当最新的市值5.32亿美元,乘以3也就是1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100亿元左右。但看看同为电商的京东、苏宁云商,人家都是百亿美金、千亿销售的盘子,当当就算翻三倍又能如何?何况,国内股市是能上就能上的吗?国内这些电商公司为什么纷纷选择在海外上市,不就是因为在盈利等方面不能达到国内上市要求吗?难道私有化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达到要求了?

所以有时候,你不代表相信那句话说得挺对的:在互联网界,基因很重要。



多谢关注“数字出版杂谈”。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对错不知道,只是为了吐槽。

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可以。

你愿意转载、拍砖,也没问题。

如果你愿意看,就请继续关注。

再次表示感谢!


    关注 数字出版杂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