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1人“吃没了”性命!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就是说,话不可乱讲,东西不能乱吃。否则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仅2015年我国...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就是说,话不可乱讲,东西不能乱吃。否则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仅2015年我国就有121人因吃错东西而丢了性命!

卫计委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2015年,我国突发食物中毒5926人,死亡121人。这还只是由通报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统计的结果,至于民间没有通报的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有人会说,死亡121人,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对每一个当事人都是100%。你想想,如果是因为饮食中毒而死,未免死得太冤了,太不值了。那么什么食物不能吃呢?

121个人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我们:有毒动植物,特别是毒蘑菇千万不能吃!

2015年因食物中毒死亡的121人中,因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病死率也最高。特别是毒蘑菇占该类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次数的60.3%!其次是未煮熟的四季豆、乌头、钩吻、野生蜂蜜等。



毒蘑菇:

我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如何识别毒蘑菇?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未煮熟的四季豆:

不仅是四季豆,也包括扁豆、芸豆、刀豆等菜豆食物。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皂苷主要在菜豆的外皮内,只要烹调时间足够就能消除其毒性。

菜豆中毒的潜伏期多在1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也有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胃部烧灼感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天~2天,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严重者需就医治疗。

预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烧熟煮透,无论是炒、炖、凉拌,都要加热至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豆腥味,不能贪图色泽或脆嫩的口感而减少烹煮时间。



乌头:

乌头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一,乌头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能治疗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精神不振、脚气等病症。然而,乌头是有毒药物,使用乌头有如下五大禁忌。

煎煮时间太短。乌头久煎或新近采用的高压蒸制,能减少毒性。如病情需加大乌头用量,更宜久煎。煎煮时间过短易致中毒。乌头切忌生用。

未经炮制。乌头毒性大,故必须经过炮制才可内服,内服处方上也应写明制乌头或制川乌、制草乌。未经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蓄积中毒。长期服用乌头,可蓄积体内引起中毒,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发生此类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乌头的制剂,可用间断服药法。服用数日或数周后,间断1周。另外,每日服药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将每日总量分几次服用,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用量过大。乌头分川乌、草乌。草乌毒性更大。乌头因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不同,中毒剂量差别很大。川乌为3~30克,草乌为3~4.5克,乌头碱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川乌中毒可见口舌及全身发麻、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心律紊乱、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草乌中毒症状与川乌基本相同。乌头类中毒量个体差异很大,有人仅煎服川乌6克,亦有仅服草乌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中毒的早期症状,及早救治。临床使用乌头也宜以小剂量开始试用。

配伍不当。前人认为乌头不宜与贝母、白芨、半夏、瓜蒌同用。另外,临床有乌头与麻黄同用引起中毒的报道。



钩吻:

钩吻属有毒植物,非病勿食用。相传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吃了这种叶子,肠断为一截一截而死的。钩吻故名断肠草。钩吻为马钱科、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别名野葛、胡蔓藤、断肠草、朝阳草等。主要功效: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毒性。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野生蜂蜜:

蜂蜜本为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什么吃了会中毒呢?这主要是因为野生蜜蜂在采集花粉时,误采了有毒植物的花粉。每年的5月到7月,是我国最易发生博落回和雷公藤毒蜂蜜中毒事件的时期。在我国的南方,从秦岭以南到南岭,从广东到甘肃都有博落回和雷公藤的分布。这两种植物都是我国古代中药典籍描述为有剧毒或大毒而需要慎重使用的中药。此外,其他有毒植物的花粉或毒素制成的蜜也可以导致野生蜂蜜中毒。例如,杜鹃花属植物的闹羊花毒素,

茄属植物的颠茄植物碱, 曼陀罗属植物的东莨菪碱,钩吻属植物的钩吻碱甲,还有昆明山海棠、南烛和大茶药(俗称断肠草)等均可引发野生蜂蜜中毒事件。

所以不认识的东西别吃,有毒的东西别吃,不确定的东西别吃。增加食品安全知识很有必要。“民以食为天”。关于吃的学问,首先要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其次才是怎样吃,怎样吃有营养,怎样吃味美。

另外,食物中毒主要有三大原因,据中毒人数排名依次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所以饮食卫生也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关注 诚信食品安全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