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宏伟:你需要一位真导师

 

文/齐宏伟(口述)来源:《joeshome》平台读而思duersi人的本质属性其实是人的公共性,恰恰我们是不...







文/齐宏伟(口述)

来源:《joeshome》平台

读而思

[/b]

duersi

人的本质属性其实是人的公共性,恰恰我们是不能在一种个人主义或者在一种家庭孤岛中,在这样一个范围之内来做人。当然,人有时甚至会形成一种教会孤岛,就是你把家庭和教会都孤立于神的国。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已经走向封闭了。所以真正做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向神开放的过程,同时又向人不断开放的过程。我们其实要重视这种观念,我们要规划自己如何蒙受引导,既蒙受神的引导,又领受人的引导,但恰恰是这一点,我们特别难以做到。

                                                 

Someone Is Praying For You                         홍상기 - La Catedral 대성당 - 홍상기 클래식기타 연주곡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不断寻找导师。然而谁是真正的导师?侯士庭深入分析了人类文化中存在的三种典型的导师模式,他的这三种导师模式是受到克尔凯郭尔的影响。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一个是审美阶段,一个是伦理阶段,一个是宗教阶段。相对应的,他认为在西方有三种典型的导师模式,一个是希腊的导师模式,以奥德修斯为代表,他称之为,追求感官享乐的英雄模式;第二种是斯多葛式的崇尚道德跟理性的导师模式;第三种是崇尚个人心理健康的治疗模式,他以弗洛伊德为例,认为心理分析虽然是心理学,但实际上却充当了一种宗教功能,要给人提供心理健康和心理抚慰。

这三种模式,他认为都没有办法达到导师带领门徒真正成长的宗旨,因此他在书中提到,只有耶稣基督才是真正的导师,能将自然的个人塑造成位格性的人。他认为人只有依靠他人才能成为人。因此人对导师的需要,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

怎么从个人主义的人到有位格性的人的存在,怎样能从自然的个人主义模式中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有位格性的人?有位格性的人的意思,就是他是一个把神的形象都激活了的全然位格,他能跟上帝的位格有真实交流。从而他自己不再被这个世界所塑造,而是成为一个面向神的敬畏者的存在,同时又是面向人群的存在者,从而他就不再只是戴着一个人格面具而已,而是一个真实的位格在场者。他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谁能引导我们,从个人主义者转变成真正有位格的在场者?他说,只有耶稣基督。

本书序言,写得也很好。我们新教在探讨耶稣的角色的时候,常常只是把他当救主,只是把他当替罪羊,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耶稣基督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导师,活着的教导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基督的确是活在历史中,也活在我们的生命中,很鲜活,但这样一位主怎样才能在场,成为我们的导师?我们才能够从各种的文化面具中出来,而能够成为真实地面对神存在的一个鲜活的位格者。我们有时为什么活不出来?为什么?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人要依赖他人才能成为人。这其实是对西方一直以来的个人主义的批判。因此,当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的时候,是有他深刻的一面的,这就是说一个人是不能关起门来做人的,他必然需要一个导师,他必然需要一个群落。只不过马克思的肤浅在于他只把人定义为一种群居动物,而忽略了人是向上帝开放的存在者。所以,我就把这句话修改为,人要依赖上帝和他人才能成为人。我们必须得向上帝敞开,向人敞开,在这样一个互动中,才能真正学着做人。

美国有一个神学家Stackhouse就提出“公共神学”概念,其实是蛮深刻的,他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其实是人的公共性,恰恰我们是不能在一种个人主义或者在一种家庭孤岛中,在这样一个范围之内来做人。当然,人有时甚至会形成一种教会孤岛,就是你把家庭和教会都孤立于神的国。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已经走向封闭了。所以真正做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向神开放的过程,同时又向人不断开放的过程。我们其实要重视这种观念,我们要规划自己如何蒙受引导,既蒙受神的引导,又领受人的引导,但恰恰是这一点,我们特别难以做到。

人对上帝的贬低,往往从贬低上帝的使者开始。人对神国的轻慢,则常常是从轻视日常普通生活开始的。让主在场,让神国在场,让他人在场,心中有神,目中有人,珍惜每一滴时间,每一粒空间,活在此世此时此地。

实际上这是非常难的,所以,你想多马对耶稣说,我如果能见到天父我就能满足了,主耶稣听了肯定非常刺耳和伤心,所以他才对多马说,你与我同在那么久,见到我就是见到了父,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和不相信?所以后来多马还怀疑耶稣的复活。他的怀疑本质上就是要按照他的方式与神交往,而不是按照耶稣启示的方式与神交往。

我估计我们都有这毛病。我们常常有一套自己的想当然的方式与神交往,而不愿以耶稣命定的方式与神交往,我们今天仍然存在这种问题。我们不重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重视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引领,我们常常设想另外的生活方式,所以耶稣说,接待我的就是接待父,接待我所差来的就是接待我。

你仔细想想,耶稣为何如此强调,其实这种关系恰恰是一种连接。我们如果不珍惜我们每一场听道,每一次查经,甚至每一次与弟兄姊妹们的交流,你怎么能说真正珍惜神呢?其实圣经反复强调聚会的重要,强调蒙恩管道的重要,强调团契的重要,强调弟兄姊妹交往的重要,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圣经反而对教个人如何灵修并没用多少笔墨。

如果按今天的灵修模式的话,我们大概会教个人怎么灵修,个人怎么与神交往,但你若从圣经看,其中的书信是大公书信,所以有人提出公共神学概念,是有道理的,但发展成公共话题讨论,其实这种神学发展方向又有偏差。华人教会比较流行的是个人灵修方式,只有救恩论,没有教会论,大都是我个人有亮光,有感动,然后我决定做传道人,就做传道人。我们基本上没有对教会的重视。我们今天的思考方式跟圣经的思考方式,还是有蛮大差异的。圣经描述主耶稣时,的确提到主耶稣有读经祷告,有与神的交往,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耶稣跟门徒的碰撞、对话,耶稣基督与门徒总是在一起。

台湾有个弟兄吴鲲生就专门写了一本书《道在人间》。基督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不一定那么珍惜在我们身边的神的工作和神的仆人。我们太过于重视个人的灵修与感动。不太重视上帝借着一本书,借着一次讲道,或者借着一次聚会,借着一次查经对我们的更新和改变。弟兄姊妹写的受洗见证,好多是个人读经和灵修时有不少感动,但讲自己怎么在听道的时候,怎么在查经的时候,真正地经历了上帝,生命被触摸了,反而比较少。当然,这也可能暴露出我们的查经与聚会有时候是比较弱的,但是从健全的基督徒的成长来说,他一定得有对这样的公共空间的依赖,对这样的一个上帝搭建的平台的依赖,对神的百姓的群体的依赖。这种依赖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很重要的。不断在这些依赖和互动的过程中,主真正成为我们的导师。

(本文系齐宏伟口述,原文首发自微信公号:小小推拉驴,转自橡树出版。)


    关注 塞班彭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