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特王妃的孕吐,谈保护病人隐私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即便高贵如凯特王妃,即便是身怀龙种。当孕吐来临,她的感受也不比咱们好多少。...



看肖祯医生的原创文章。

这里有干货,×度搜不到!“诊室问答”系列孕期超声检查安全吗?

超声滥用的潜在危害猴子是怎样分娩的?

(1)孕前检查

(2)确定怀孕

(3)卵巢囊肿之生理性囊肿

(4)盆腔积液A

(5)史上最强的“宫颈糜烂”科普

(6)为什么血HCG不能准确地判断孕周

(7)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要治疗?

(8)生男生女的“科学”

(9)脑洞大开:剖宫产DIY

(10)孕吐的那些事儿,你都做对了吗?

系列讲座:如何应对妇科肿瘤的浪潮?(1)

系列讲座:乳腺癌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2)

系列讲座:子宫体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3)“肖院查房”系列

医学上如何评估一种诊疗手段的安全性

(1)妇科门诊工作“三三制”

(2)宫颈糜烂的昨天A

(3)宫颈糜烂的昨天B

(4)剖宫产(上集):往事越千年若您有疾病的问题需要咨询

请直接回复后台“免费咨询”这4个字;或至本公众号首页,点击首页右下角“免费咨询”图标,了解详情。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首先,先跟大伙儿说声抱歉!

什么原因呢?

装逼一点的说,是工作和学习比较繁忙;

说人话,就是一个字——“懒”!

上一次,咱们说过要八卦一位当代的名人。文章发出去之后,我大学时的同桌就问我说,这一期是不是会讲李湘的故事。李湘的确也曾经因为肚子里的王诗龄,吐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把李湘八卦得太厉害,万一炒作起来,一不小心,我成了网红怎么办?

所以,还是低调一些,聊一个地理和地位都离咱们比较远,不太容易惹口水的人物——大英帝国王室的凯特王妃。

凯特王妃何许人也?

凯特(Kate)是她的昵称,她的名字叫凯瑟琳 伊丽莎白 弥尔顿 (Catherine Elizabeth Middleton),正式封号为“剑桥公爵夫人(Duchess of Cambridge)”。她2001年在大学时初识威廉,2010年成功嫁入王室。主要家庭关系见下面这张图。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即便高贵如她,身怀龙种。但是,孕吐来临时,她的遭遇也不比普通人好多少。不得已,她住进了这家名为“King Edward VII's Hospital Sister Agnes”的医院。

医院的名字很长,翻译起来也费劲,得名解释起来也很麻烦。总之,这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从事王室成员保健的医院(以下简称“皇家医院”)。上面图中的这些英国当代王室成员,生病之后大多都是在这家医院治疗的。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古装剧中的太医院,或是当代的如301,305,北京医院,协和医院等从事领导人保健的医院。

住进皇家医院之后呢,检查的项目和治疗的内容,其实也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差不多,无非就是常规的体检和化验、止吐、补液、补充必须的电解质和维生素之类(下一讲,咱们会详细讲到)。

原本应该是一次非常平静的住院治疗,却在一天清晨,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

是什么人要在大清早给正在养病、保胎的王妃打电话?

这个电话又引起了什么样的风波?

它又带给我们的什么样的启示呢?

2012年12月2日,英国王室一面欣喜地宣布王妃已确认孕育龙种;另一方面又略带遗憾地告诉公众:王妃因为孕吐严重,不得不进入皇家医院住院治疗。

12月4日早上,印度籍护士Jacintha Saldanha(吉辛塔)正在凯特王妃所在的病区值班。

吉辛塔,当年46岁,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她和我们大家一样普通。10年前,她和家人一道,移民来到英国。第一代移民的生活大多是艰苦的,吉辛塔也不例外。她、丈夫还有儿子、女儿,定居在英国南部城市Bristol(布里斯托),离伦敦大概200公里。还算幸运的是,她在伦敦的这家医院找到了工作。为了节省开支,方便值班,她选择了与家人分居,住在医院提供的护士宿舍里。

12月4日,早上5点半,护士站的电话铃响了。吉辛塔拿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迈但有力,高贵而慈爱的声音:"Oh hello there, could I please speak to Kate please, my granddaughter."(喂,你那儿好,我能和凯特,我的孙女,说句话吗?)。

吉辛塔一听,没准吓了一跳。一大早就碰到女王——这么大的领导——打来的电话。慌乱之中,她赶紧回答:"Oh, yes, hold on Ma'am."(哦,好,等等,夫人),然后立即把电话接入到了凯特王妃的病房。

电话接通了近2分钟。在电话中,英国的女王和王储查尔斯王子询问、关怀了孙媳妇儿和儿媳妇儿的病情。王妃当时可能正在睡觉,是病房里照顾她的一名护士接了电话。护士一听电话那头是女王和王储,于是就把王妃的病情通篇告诉了对方,甚至包括一些比较私密性的问题。

不料,这段通话在第二天,也就是2012年的12月5日,被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广播节目播出,瞬间在大众媒体上升温、发酵之后,医院方面才察觉到了异样。

原来,这是由两名远在澳大利亚的电台节目主持,精心策划导演的一个恶作剧。由一名女主播假扮成凯特的祖母——女王,另一名男主播假扮成凯特的岳父——查尔斯王子。

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敢想象!就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假传圣旨都是死罪,更别说是假扮皇上和太子,搞恶作剧了。

这种传媒的恶作剧,粗暴地干涉和打探他人的隐私,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英国王室在这方面一直深受其害,凯特已故的岳母,戴安娜王妃的死因,也很大程度上和躲避狗仔队有关系。

因此,当许多人正在津津乐道这个恶作剧时,也有很多理性的人开始谴责这种行为。

但是,2天后的12月7日,更令人惊讶的、悲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将电话接入病房的值班护士——吉辛塔——在医院的护士宿舍内,被发现自缢、割腕身亡。她留下了三封遗书:第一封谴责了电台的这种恶作剧行为;第二封对自己的后事做了一下交待;第三封控诉了她所在的医院对待员工的种种不公。



消息一出,全球震惊!!!

人们纷纷谴责这两名主播和电台的行为。节目被迫关停,主播不得不辞职,等待着他们的甚至是法律诉讼和制裁。

尽管,主播付出了代价,电台也承担了不菲的赔偿。令人痛心的是,人的生命无可挽回!

我当然不是要拿凯特王妃和吉辛塔的隐私来开玩笑,我上面引述的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公开的报道,链接都在文末给出,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其中的是是非非。我是想通过这个事件,引发思考,看在日常工作中,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方面能有什么启发?

在我们这个国度,类似“王室成员”这样级别的人物的私生活,从古到今,其隐私的保护肯定比西方发达国家要给力得多。不然,地摊上的那些“清宫秘闻”,“红墙内外”,“揭秘×二代”之类的小册子也不会这样随处可见,网络删贴的生意也不会如此热火朝天。

不过,可能因为天朝骗子横行,我国医院的工作人员,在这些方面,可比西方国家的警惕性高多了。我值班时,就至少碰到过两回。

一次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产科的护士站接到一个电话,说打听一下×床×××病人的情况如何。

护士很有礼貌地拒绝:对不起,我不能随意透露病人的信息。

对方回答说:我是×院长,×××是我的侄女儿,我今天刚知道她住院了。

值班护士跟对方说:我怎么能确认您就是×院长?

电话那头提出,那请值班的医生接电话。

这时,我正好有事走到护士站。护士拿起电话对我说:肖大夫,有一位自称是×院长的人,要跟你说话。

我也奇怪,院长怎么能找我呢?拿起电话一听,果然是×院长的声音......

另一次,是一个夜班,晚上11点,病房已经锁门。

这时候,一位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在病房外敲门。我们的护士告诉他:家属,对不起,已经很晚了,病人都休息了,不能探视了。

对方说:请你开一下门,我是院长,是来查岗的。

护士很疑惑,“院长会在半夜11点查岗吗?谁知道真的假的”,护士选择了沉默,也没有开门。

过了2-3分钟,院长身后的大部队来了,全部身穿工作服,拿着各种记录的材料,护士这才意识到的确是真正的查岗。随即开门,并把我叫出来迎接检查。

原来,当上一个病房查岗结束之后,还有一些后续的记录整理工作,院长就先行离开了,想前往产科病房先看一看,无奈碰到了我们如此警惕、具有责任心的产科护士!

怎么样?在我们的产科住院,护士的警惕性比国外的皇家医院都靠谱吧?

好了,我不是单纯讲故事给大家听,而是要说病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我们理想的看病模式是这样



实际上呢,却是这样的

在这样情况下,要保护隐私,目前可以做到的都有哪些呢?

1看普通门诊的话,可以尽可能地早一点到医院。早上8点刚开诊时病人会相对少一些,如果你提出要求,在不太忙的情况下,有些时候的确可以做到完全一对一的看诊。

2挂那种很难挂到号的专家门诊,或是挂号费就200元以上的特需门诊。这些门诊因为少、因为贵,可以充分地保护患者的隐私。

3住院患者应该授权给医生,我的病情只能告诉除我以外的某一位家属,其他的人问你都要拒绝回答。

这对医患双方都有好处。对患者来讲,保护了自己的隐私;对医生来讲,也避免反复地交待病情和泄漏隐私。比如,凯特王妃事件,可能这一点就没有做好(当然,它存在特殊性),弄得护士面对假扮“女王”的电话不知所措。

如果你看到这里,没准会很生气。TMD,怎么不说你们医院很多地方都没有考虑到保护病人隐私的问题?

这里,需要声明两点:

A 曾经觉得自己隐私在医院受到过侵害的读者,请别向我吐槽!

我工作中在保证看病质量的情况下,是比较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的。我只欢迎改善性和建设性的评论。

B 受制于现有的条件和国情,大型公立医院对病人隐私保护和尊重在细节上,可能永远无法与高收费的私立医院相比。

咱不可能要求公共汽车提供私家车的舒适性和私密性(你听说过,有谁在公交车上玩车震吗?)

我承认,保护患者隐私,医院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的确有太多太多!

不过,这些措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注定会逐步的改进和完善。而且,这个“将来”,我断言,真的不会太久!

因为,人性化的设施、环境以及设备,无非是花钱就可以办到。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医患双方对于病人隐私保护的观念!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的大城市里,公共卫生间的硬件条件早就改善了,可是为什么相当多的地方仍是恶臭扑鼻?因为,仍然有一部分人没有形成便后冲厕所的习惯。

北京进出地铁的电梯上,行人靠右站立的牌子和标识,从申奥成功就树立了。10多年过去了,有一点点改善吗?

大连的地铁口,都放了扩音器不停地广播“各位乘客,请靠右站立”。可是,绝大多数人不都是充耳不闻吗?
因此,基本设施的改善,只是很初级的一部分,更艰难的地方仍然在于改变人们的观念。

不可否认,现在的确有一些医生工作中无视病人的隐私。这些人中,有的是不自觉的,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一些行为会侵犯病人的隐私;有的却是自觉的,明明知道对患者隐私有侵犯,却有意为之,存在“店大欺客”的含义在内。

不自觉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毕竟,中国的医疗界,这上百家大型三甲医院还是业界标杆,只要这些医院当中的医护人员逐渐形成了隐私保护的意识,假以时日,上行下效,星火燎原,在医务界当中是容易取得效果的。

而那些有意的行为,只能通过市场竞争的方法,让他们放下这种“店大欺客”的优越感,回到医患相互尊重的大路上来。

最困难的,不管你愿意承认与否,可能还是在患者这一方面!

懂得保护自己隐私的患者,这一类人,大多也都比较尊重他人的隐私。但是,别忘了,还有很多的患者,根本就不懂什么叫隐私保护!他们来看病,就是要更快速,更便宜、更方便地解决问题,而丝毫不顾其他人其他事。

我明明在诊室,关着们给另一位病人轻言细语地解答问题,就有不少人推门而入,旁若无人地问我:“我化验单出来了,大夫你给我看看怎么办。”

你跟她说,你稍等一下,极品一点的人就会跟你急:“你就看一眼正不正常就行了!”。当你稍作妥协,告诉她:“不正常,一会跟你讲”。就有人得寸进尺地说:“你就告诉我一下,该怎么办吧?”

这样的人,医生挡得住1个,挡不住10个。逐渐,在患者的群体中,“劣币驱逐良币”。尊重他人隐私的人,往往不断地被人插队、加塞,于是大家也都不顾什么隐私不隐私了,先看了病再说!

总之,中国患者的隐私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我甚至可以不抱希望地预言,也许很难到达我们满意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

1 http://www.webcitation.org/6CvjRrd53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th_of_Jacintha_Saldanha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herine,_Duchess_of_Cambridge

4 http://www.daijiworld.com/news/news_disp.asp?n_id=157712


    关注 肖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