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誓死捍卫孩子发烧的权利

 

“只要有发烧,我就能治愈所有的疾病”——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

不讲大道理,每天5分钟,解决你的育儿困惑


孩子发烧?天啊!这对当妈的来说真算得上是一件“烧骨油”的事儿!跑妈作为一名资深“后(qin)妈”,今日给妈妈们分享如何从手忙脚乱到淡定处之。

炎炎夏日,孩子发烧的多发季节也再次到来,看跑妈如何接招。
小跑弟发烧初体验
小跑弟1岁半之前经历过三次发烧,这三次经历让我产生了对退烧药的质疑。

➡退烧药只能暂时退烧,药效过后反复发烧,而且温度一次比一次高。

➡服用退烧药后,半小时之内开始大量发汗,孩子进入昏睡,可能造成脱水。

➡服用退烧药后,发烧全过程耗时很长,远长于不服药的情况。

➡多次服用退烧药后,药效越来越弱。

➡退烧药特别伤胃,服用后胃肠功能受损,孩子胃口和消化很长时间难以恢复。

➡退烧药伤肾,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医生不推荐的原因之一。
跑妈自学成“豺”之路


为了让跑弟不再遭受退烧药的“毒害”,我顶住全家人的压力,扎上红头巾开始研究发烧的课题,勇敢地选择不再吃药坚持护理,让发烧继续,烧透为止- -!我也逐渐从最初的38.5度神经紧张,尝试各种方法降温退烧的新手无助妈妈,变成了现在的不吃药不打针,耐心等待下一次发烧的“半坚定”自愈拥护者。

这份坚持的底气来源于对健康人发烧的认知刷新——“发烧不是病,是人体最宝贵的免疫防御机制”。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对待发热,不应仅关注于体温而更应关注引起发热的原因。比如呼吸道疾病,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腹泻,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水痘等都可能引起发热。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服用退烧药的临界点,不是38.5°C

很多人将38.5°C界定为是否用药退烧的一个临界点。其实38.5°C对于身体来说才是刚刚开始,一旦发热温度到达38.5°C,血液中的免疫防御水平在6小时内会增加一倍。欧洲许多医学工作者建议将用药退烧的临界点设在40.5°C。在保证身体水分充足且情志清楚的前提下,不要急着退烧。是否采取措施退烧的临界点是孩子是否有“吃喝正常,精神良好”的身体状态。
发热不会烧坏脑子

发烧本身不会伤害大脑。伤害大脑的是细菌或者病毒,而这些危险的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就是我们简称的“流脑”和“乙脑”。人体感染“流脑”和“乙脑”后通常伴随有连续发烧症状,所以容易被误认为“发烧烧坏脑子”。

感冒不会轻易转化为肺炎

对于肺炎来说,除了呼吸道症状外,应该还有胸部X光检测结果,再有病原学检测结果。不要轻易将发烧+咳嗽+有痰,就诊断肺炎。

烧和咳都只是肺炎的症状,任何炎症都可能伴随发烧“久烧不退会烧成或者咳成肺炎”的说法是错误的!

感冒与肺炎其实很好区分

感冒可能发热、咳嗽,咽痛,但相对病情比较轻。肺炎的孩子持续发热、咳嗽,胸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呼吸困难,小婴儿可见口唇发绀(发紫)呼吸急促,喘憋、或出现鼻翼煽动,精神萎靡,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有经验的医生依靠听诊就可以诊断,无需拍胸片。

发热不是高温惊厥的原因

惊厥是因为发烧时身体需要消耗津液,而如果产生津液的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发烧时部分机体缺乏津液濡养,这个时候人体的本能反应,就是开始抖动和抽搐,让津液快速均匀分布。“高热惊厥”,常见于40度以上的高烧,是一种大脑短暂放电的过程。但并不仅限于高烧才会出现,只要体温达到38度以上,都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这种短暂的惊厥发作会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需要赶紧去医院),是一种良性无害的发作,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我们只需要让孩子侧躺在较平的地方,移除周围的尖锐物品,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即可。
跑妈的科学护理


    关注 慧妈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