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札记之四(上):食物与乡愁

 

教授请吃饭,在大学的教工餐厅。不太大的一个厅,里面是十几二十张供两个人,最多三四个人对坐的那种长方形桌子,台...



教授请吃饭,在大学的教工餐厅。不太大的一个厅,里面是十几二十张供两个人,最多三四个人对坐的那种长方形桌子,台布雪白。客人们都穿着体面,仪态高雅,谈话轻声细语。十美元一位的自助餐。有三四种生的蔬菜,三四个热菜,两种三明治和两个甜点,饮料是咖啡和水。教授说,学校餐厅里没有税,没有小费,所以要比外面便宜一些。那些菜看着乏善可陈,吃起来还不如看起来。有切成两半的小西红柿,有一堆各色菜叶子混在一起,还有一个上面浇了黏糊糊、湿哒哒的酱汁。烤鸡肉很柴,色白无味,炒花菜看起来少油没盐,上面都是糊了的黑色印记。吃起来却咸得受不了,甜点就是一个甜字。勉强把盘子里的东西吃个大概,内心对那些年收入达十万美元的教授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来美国以来第一次产生了文化自信。



回到家里,给居然做了个土豆烧牛肉,边吃边吐槽美国的伙食。居然说,班里同学带的饭都很简单,有的是两片杂粮面包夹一点果酱,有的是几块饼干夹花生酱,加几颗煮豌豆,有的就是一个汉堡包,而且通常天天如此,很少换花样。教授也告诉我,他平常也很少到餐厅吃饭,都是从家里随便带点吃的。我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他前一天的午餐就是一个香蕉加一个面包圈。他一米九的个子,据说还打垒球什么的,不知道能量如何够用。看起来美国人对吃饭这事实在敷衍,不像我们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优良传统。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因为我们太重视吃,花太多时间在吃饭上,因而挤占了从事更有意义活动的时间。老祖宗讲“食色性也”, 美食是和性活动并驾齐驱的人生享受,虽然我一直以为精神享受更为高级,但老美在吃饭方面的过于敷衍是不是也有点辜负了造物赐予我们的味蕾?可能经历太少,还没有吃到美式美食,但这几次在外就餐的经历,让我这个在国内不怎么会做饭的人都产生了可以在这里开个小餐馆聊以为生的自信。

来之前征求朋友的意见,应该带点什么?说是食物为主,各类干货,因为在这个孤独的地方,只有食物才能够安慰你的乡愁。我当时颇不以为然。第一我喜欢往前看,很少回头想,本来就没有什么乡愁;第二我在吃方面要求不高,随便凑乎填饱肚子就行,乐意享受西式美食。如今发现哪里有什么西式美食,只是想念家里上好的新疆大枣,皮薄馅大被肉汁浸得半透明的大包子,还有热气腾腾、人声喧嚷的火锅店。好在居然是个吃货,随便在家里做点什么都能吃得津津有味。谈到食物,居然的眼里总是闪着光。每天她最感兴趣的的几个问题分别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和“晚上吃什么?”她热衷于做饭,烤出来的饼干、薯片味道都还不错。虽然这算不上什么高雅的爱好,但未来怎么样尚未可知,如果一些寻常的食物就能带来由衷的幸福和满足,我还是该保护孩子这种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未完待续)


    关注 伪文青集散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