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疗法应用案例选(4):怎样让他摆脱疑病症的折磨

 

怎样让他摆脱疑病症的折磨2008年7月,一个大学生老是心慌、心悸、发热、浑身不适,有时呼吸困难,有时尿频尿...



怎样让他摆脱疑病症的折磨

2008年7月,一个大学生老是心慌、心悸、发热、浑身不适,有时呼吸困难,有时尿频尿急。由此休学在家。因天热不敢出门,但空调调到摄氏28度又觉冷,完全不知所措。曾多次去医院进行过“抢救”。多家医院检查的结果都是无躯体疾病。其中一家医院认为可能有心理问题。也去某医院的精神科看过,被诊断为疑病症,服了不少药。还去一些心理咨询所咨询过,均无效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花费了两万余元。

他根本不相信那些医院的检查结果,更不相信医生们的分析解释,而只坚信自己是得了无法诊断无法治疗的怪病,即“现代科技不能证明的疾病”。其母亲是医生,只信药物治疗而不相信心理咨询。因服了很多药都无效和自己确被折磨得不行了,他才被迫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与父亲一起来到了笔者的心理咨询所。

笔者经全面系统的分析后认为:从症状上看,他患的是疑病症;从症因上看,表层是恐病症,深层是恐死症。

具体说来,他的问题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常有疑病感觉;二是喜欢对正常的生理现象做疑病性的解释;三是容易接受负性暗示,习惯于自我负性暗示,思维方式也惯于趋向负性;四是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五是缺乏很多基本常识;六是严重缺乏人际交往;七是过分依赖母亲;八是非常害怕疾病和死亡;九是多种能力低。其中适应能力很低;十是缺乏相应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惯于逃避现实。这些是深受医生母亲影响的结果,更是长期溺爱的结果。

笔者对其进行了有系统有重点的治疗。其中重要的治疗就是诗文治疗。

他是这样起病的:一天,和几个大学同学打完球回到了寝室。所有同学都没流汗了可他还在流。对此,他怀疑自己有病,并立即去了学校医务室。医生说一切正常。“真的正常吗?可他们为什么不流汗了我还在流?”医生当时很忙,听他一再这么问后,很不耐烦地说:“你真是有病吗?”由于不相信自己正常,他马上去了街上的医院。检查结果,还是一切正常。可他还是不信。急急回家后又流了一通汗。恰好其母亲也刚回家,但没流汗。“你怎么没流汗?我怎么老流汗?”母亲说:“是不是走路太快了或者太多了?是不是在发烧?”他摸着自己的额头,一会儿说:“是在发烧!”母亲赶快过去,摸了摸他的头:“没发烧啊!”“没发烧,怎么会流汗呢?怎么会感觉很热呢?”母亲走进了卫生间,没回答他。他老在那里摸额头,还用手去感觉心脏跳得是否正常,并非常认真地数着心跳的次数。结果,他发现自己的心脏越跳越快,且很快浑身发热,再次流汗。母亲觉得奇怪,用温度剂测试了他的体温,确实正常。此后,他就不断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因为母亲从小就告诉他:很多重病尤其是癌症都是从不注意开始的,都是从小病开始的。

笔者给他讲了许多关于负性暗示会导致生理反应及疑病现象的实例;让他体验了心身一体交互影响的原理;还讲了很多过分关注身体和疾病反致身心反应不良的实例;尤其让他感受了积极悦纳自我的良好身心反应。在这些过程中,他明白了自己心慌心悸、呼吸困难、尿频尿急以及为什么会既怕热又怕冷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并有了许多的感悟。根据他的主要感悟,笔者为其写下了若干诗歌。这里介绍其中两首。第一首题为《积极悦纳身心健》:

心身一体互传导

健康疾病自己定

积极悦纳身心健

负性暗示百病生

这首诗,反映了心身一体相互影响的原理,揭示了健康、疾病与自我的关系,强调了积极悦纳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负性暗示的严重危害。为了让他能学会积极悦纳,逐步摒弃习惯性的自我负性暗示,笔者特意将诗中的“积极悦纳身心健,负性暗示百病生”两句书写下来,进行了装裱,并做了镜框,嘱其每天朗读、背诵并联系实际进行相关的思考(见后图)。

第二首题为《死而无惧生而欢欣》:

随时可死

每刻求生

死而无惧

生而欢欣

诗的第一句包含了我们互相探讨的很多内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和环境其实是不安全的,充满了各种难测的危险因素。如:外出可能遭遇不法分子;坐车可能遭遇交通事故;吃东西可能遭遇食物中毒;在高楼下可能遭遇空中坠物;在房屋内可能遭遇坍塌或火灾;在一些地方还可能遭遇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等。人是随时可能面临不幸和死亡威胁的。如果不能正视这些,内心的安全感就很难建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肯定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但更需要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内心。很多人心理出问题,就在于没有安全感,哪怕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安全。很多人身处极不安全的环境,却心理健康,就在于他们有充分的内心安全感。内心的安全感,对有些人而言,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而对某些人而言,与外部环境没多大关系。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如果心里有“随时可能死,随时可以死”的准备,人的恐惧感就可能减少很多,安全感就可能增加许多。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那些勇敢的战士,从不否认现实的危险,而是正确地对待危险,从容地面对危险,结果就大大减少了恐惧感。所以,他们能在枪林弹雨中英勇地战斗冲锋。

诗的第二句是说:尽管我们的生存环境充满了不安全因素,随时都可能面临种种不幸和死亡的威胁,但我们永远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哪怕只有一分钟一秒钟。因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非常宝贵。活着,既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亲朋好友的负责。每一个人的活着或死去,都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

那么,在充满危险但又必须追求生存的矛盾中,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样去对待死与生呢?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作了鲜明的回答:死而无惧,生而欢欣!

懂得了道理,并不能解决问题。把道理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切身体验和人生态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笔者带他去和每天都可能面临危险的刑警进行交流;去和能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高僧进行交流;去殡仪馆看尸体的解剖和火化;甚至带他去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和青川县进行实际体验。用诗歌去指导他的生活体验,让诗歌内容变成他的实际行动,让诗的内容完全内化于他的心灵之中。这是用诗文的具体操作及过程。诗歌治疗的这个过程,实际是“感性体验+实际体验=治疗体验”的过程。这种治疗体验将成为他人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首诗也进行了书写与装裱,也嘱其要挂在家中醒目处,每天早晚读之思之(见后图)。



图为笔者为其书写的《积极悦纳          

身心健》一诗中的两句                  



图为笔者为其书写的《死而

无惧生而欢欣》一诗

除用诗歌治疗外,该案还应用了文章治疗。笔者让其常读《欲望的力量》一书中的某些章节,并常诵《外国名言一千句》中的某些名句。这些文章和名句都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经近两个月的治疗,那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认为自己患了“现代科技不能证明的疾病”的症状就逐渐消除了,也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恐惧疾病与死亡了。

从该案可以看出,诗文治疗也不是简单地让来访者读诗诵诗,而是要让其对有所感悟的诗文进行实际应用,成为切身体验,并内化于心中。

当然,这位大学生的其它问题,如缺乏志向、能力低下、个性依赖与自卑、人际关系不良、有关常识缺乏等问题都有待全面解决。某些症状的消除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但症因的消除和人的重塑是需要较长过程的。不知他在消除那些症状后,是否进行了巩固,不知其父母是否听从了笔者的建议,逐步解决了上述那些问题。

诗文疗法简介

诗文疗法,是指用诗文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组心理治疗法。这里所指的诗文,包括专为心理咨询与治疗而创作的各种诗歌文章,也包括古今中外的能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诗、词、曲、赋、散文、故事、寓言、杂文、小说、戏剧、传记等(见《朱氏诗文疗法》第30页)。诗文疗法的创立者是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ISCPC)理事、朱氏点通疗法创始人朱美云先生。

    诗文疗法的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写诗文为主,读诗文为主,用诗文为主。

写诗文为主,分为心理咨询师写诗文和来访者写诗文两种。心理咨询师写诗文有描述式、揭示式、解决式、综合式四种。来访者写方式有倾诉式、感悟式、调节式(含自勉式)三种。

读诗文为主,分为以默读为主、以朗读为主、以背诵为主、以朗诵为主四种。

用诗文为主。分为用于自己式、用于他人式两种。

        朱美云有关情况

朱美云,《朱氏点通疗法》《朱氏诗文疗法》作者,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 (ISCAP)点通疗法分会会长,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ISCPC)理事,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大学研究生心理咨询中心客座专家,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

微信号:zhumeiyun625

微信公众号:diantongliaofa

微信公众号:点通心理

心理咨询网:www.zhumy.com

电子邮箱:zhumeiyun625@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diantong

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zhumeiyun625/homeDispatch

联系电话:023-65393841(心理所)

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2号隆庆楼:重庆朱美云心理咨询所

邮政编码:400030


    关注 点通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