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小腿外侧痛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小腿外侧痛者,疼痛来源于腰臀部、髋外侧软组织、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等损害。

发生机制:

1. 正常的神经根被过度牵拉时可产生神经的激惹和炎症,此时神经内的张力升高,神经内可能发生小范围结构上的破坏[1]。

2. 肌肉部位的疼痛信号传导至背根节加剧了其异常电活动,由此加剧了肌肉的痉挛、挛缩,持续的肌肉痉挛及肌肉挛缩又可进一步导致软组织缺血、缺氧、释放致痛炎性物质,使疼痛加剧;肌肉部位的疼痛信号传导至背根节促进了SP在该神经节支配区释放,加剧了软组织神经源性炎症,如此形成疼痛与肌肉之间的恶性循环。有效地阻断了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与因疼痛引起的肌痉挛的恶性循环,从而减轻了神经根受到的刺激,使相应的背根节内神经元的兴奋性减低,痛阈增高[2]。

3. 臀上皮神经解剖 :它为为胸12至腰4的后外侧支组成,这些神经支的皮支纤维在骶棘肌内、外经过重新组合后,在骶棘肌外侧缘髂嵴附着部附近出筋膜点组成臀上皮神经。臀上皮神经从起始到终止大部份走行于软组织内,在腰神经穿出椎间孔横突间骨纤维管处,其走行分为四段,六个固定点,第一段:自出管处沿横突的背面和上面走行称为“骨表段”,在横突上有被纤维束固定的“横突点”。第二段走行于骶棘肌内称为“肌内段”。骨表段方向朝外下,肌内段朝外后,两段之间呈钝角的转折点相当于入骶棘肌的“入肌点”。第三段走行于胸腰筋膜浅层有深面称为“筋膜下段”,朝下外或下内与肌内段也成钝角,转折点即为出骶棘肌的“出肌点”。第四段为出深筋膜后走行于皮下浅筋膜内的“皮下段”,此段向下外与筋膜下段成一钝角的转折角,即为穿出胸腰筋膜浅层的“出筋膜点”。皮下段越过髂嵴进入臀部之点称为“入臀点”。此点和出管点、横突点均被骨纤维性管固定。臀上皮神经入臀后,继续在浅筋膜中走行,可达腘窝平面以上,故该神经受到刺激时其疼痛可达膝关节腘窝部。

4. 小腿外侧部受腰5经支配,骶棘肌在髂后上嵴内上缘与骶髂关节内侧缘附着区域正与腰5神经根相邻。然而此区域也是腰腿痛患者软组织损害的发病枢纽,当此区域深层骶棘肌存在着软组织损害无菌性炎症刺激到腰5神经根时,其疼痛可传导至该神经支配区域的小腿外侧而出现剧烈的主诉痛。小腿外侧的疼痛程度与骶棘肌损害程度成正相关,当损害轻微,无菌性炎症刺激量小时,可出现小腿外侧的酸胀不适感,而损害程度严重炎性刺激大时,可表现剧烈的小腿外侧疼痛,随着温银针的治疗减轻了骶棘肌损害性无菌性炎症后,小腿外侧主诉症状也会由剧烈疼痛转向轻度疼痛再向酸胀感转化至到症状消失。

综上所述:

骶棘肌在髂后上嵴内上缘与骶髂关节内侧缘区域的严重软组织损害,特别是深层软组织损害性无菌性炎症可直接刺激到该区域腰骶部神经根而出现小腿外侧疼痛症状,然而,由于腰神经后外侧支直接走行于骶棘肌内,其无菌性炎症刺激该神经时,可继发骶棘肌痉挛,此时正常的神经根被过度牵拉可产生神经的激惹和炎症,此时神经内的张力升高,神经内可能发生小范围结构上的破坏。肌肉部位的疼痛信号传导至背根节促进了SP在该神经节支配区释放,加剧了软组织神经源性炎症,如此形成疼痛与肌肉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骶棘肌严重损害病史不久者,大多其髂翼外三肌附着处与髌下脂肪垫无继发性软组织损害存在,只需运用温银针重点处理骶棘肌损害区域即可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骶棘肌严重损害病史较长久者,重点处理骶棘肌髂后上嵴内上缘与骶髂关节内侧缘区域的同时,必须对继发的髂翼外三肌附着处、大腿根部内收肌附着处与膝关节髌下脂垫的治疗才解除剧烈的小腿外侧疼痛症状。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关注 禾美生物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骶棘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