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遇末伏,别光顾着贴秋膘

 

立秋,北方有贴秋膘一说。而今年的立秋恰好遭遇三伏中末伏的第一天。怎样科学地“贴秋膘”才能起到养生效果?除了...





立秋,北方有贴秋膘一说。而今年的立秋恰好遭遇三伏中末伏的第一天。

怎样科学地“贴秋膘”才能起到养生效果?除了“贴秋膘”还要防哪些“秋疾病”,新华健康为您一一解答。

清朝时我国民间就有“贴秋膘”的习俗

“立秋贴秋膘”可是北京人的老习俗了。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据了解,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北京胸科医院营养医师马皎洁建议,消瘦或体重偏低的人可以适当增加营养。但是对于肥胖和超重的人来说就不要贴膘了,一般人不用刻意进补,因为大鱼大肉进食过量,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痛风等症。

即使贴秋膘的人,也不要忘了搭配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同时,应避免晚饭吃的过于油腻。秋季脾胃依然比较虚弱,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后,可饮用大麦茶、陈皮茶、山楂茶等促进消化,避免引起胃肠不适。

小心病菌“秋后算账”
吃完了“秋膘”,随着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也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此时应注意,夜里不要受凉,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儿童容易感冒发烧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而由于个体存在些许差异,有些儿童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所以最好家长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因为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年轻人多发咽喉炎
立秋后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 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中老年谨防骨头痛
不少中年人秋季常觉得关节疼。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

立秋养生:养肺护肝正当时
立秋时节,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因此,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广安门医院建议您,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起居还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来源:新华健康

编辑:佘理晗


    关注 玩乐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