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滴滴出行们的生意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大

 

滴滴出行、Uber、神州专车们,在这一两年赚足了注意力,看起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意,却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重要和大。...



为什么说滴滴出行们的生意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大



滴滴出行、Uber、神州专车们,在这一两年赚足了注意力,看起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意,却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重要和大。



按照滴滴出行自己的最新说法,“第三季度全国智能出行总需求为7.6亿人次,覆盖360个城市,滴滴出行累计2.5亿注册用户,一线城市覆盖率达到35.4%,顺风车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三个月累计新增用户超过1000万人。滴滴平台上有135万出租车司机、400万专车司机、550万顺风车司机、150万代驾司机,通过分享经济,滴滴不仅帮助传统行业实现更大价值,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正如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经不起审视一样,如果我们仔细读上面这段话,也能发现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

1


首先是滴滴们的生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就按照他们自己说的数字(且不说因为时不时的促销,带来的刷单水分),简单算一算,360个城市,90天,7.6亿单,那么每天一共800多万人次。

按照移动互联网流量分布图,北上广深杭、渝蓉津哈苏等10来个千万人口的核心城市,至少占到50%-60%的订单,那么剩下的340多个数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就每个城市日均1万多单。

我们很容易去查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排名中国地级市第300名的辽宁省中卫市,人口是108万。也就是说,在一个百万人口,保有2000-5000辆出租车、10多万辆私家车的典型地级市,以每人每天需要1次出行工具的生活场景进行估算,滴滴出行和Uber们的价值,是帮到了大概其中百分之一的人(主要是没有私家车,但又不愿挤公交地铁的人),节省了叫车时间,帮出租车节省了2-5次拉活的空驶时间,以及帮到了当地的几百到几千辆黑车和私家车,更好地进行了专职或者兼职的创收。当然,对司机来说,还有补贴的收入。但我们村张大妈都知道,靠补贴来证明自己卖的菜有价值,是个笑话,也不长久。

至于在一线城市,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以北京为例,看看整体出行数据,也就知道了。北京如今常住人口2200万-2300万之间,同样,每天人均按照需要1.5-2次出行工具的场景估算(因为大城市工作时间长,城市面积也大,更加依赖出行工具完成日常交通),大概是3000-4500万人次的总出行量。那么,地铁、公交、私家车、出租车、两轮出行载具(自行车、电动车等)分别又占到多少呢?

从北京地铁官网的公开数据就能看到,今年7月1日到8月1日,在暑假客流高峰期,北京15条地铁网线的日均运力是846万人次,早在2013年3月,北京地铁就曾有日均过千万人次的运力峰值。这样看来,目前北京地铁的运力大概能满足北京市民日常总出行量的30-40%,相比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的地铁占城市公共交通总运力50%以上的效率来说,差距较大。

地面公交系统呢?从北京市交通委官网可以看到,就在几个月前的8月20日-8月23日限行期间,公共交通日客运量2432.73万人次,创2015年新高,其中地面公交日客运量1275.89万人次,比日常客运量提高10%。也就是说,北京地面公交日常运力在1000万人次左右,和地铁相当。

私家车又承担了多少运量呢?可以从北京市车管所官网数据看到,2014年底,北京保有559万辆机动车,私人轿车316万辆。去掉每天20%的限行部分,大约是250万辆车,只算上下班,也得有500万人次。

剩下来的,就是保有量大概在500-600万辆的自行车,以及300万辆以上的电动车了,但这块的出行总量并不好太统计。因为在味道醇厚的霾都骑自行车无异于慢性自杀,以后可能只有政客作秀的时候才有人这么干,或者是在校园里和郊外骑行等特殊场景。而得益于这一年多来的O2O狂潮,骑电动车的人群里,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快递员和送餐员,他们一天跑十几趟都是少的。总体平均下,500-1500万人次都属正常。

所以这样一看,就算滴滴在北京一天有200万单,也未必能提升北京市出行的总体效率,即使有,也只是提升了那一部分没有私家车、又打不着出租车的人的效率,而这一部分人虽然收入中等,却不能代表一个城市居民对于出行的全部意见。甚至有时候,从我们自己的直观体验上看,为了这样一群人的出行效率,还起到了降低整体出行效率的反效果。因为补贴、因为滴米、因为早晚高峰倍率,一部分的哥和黑车司机(抱歉,应该叫滴滴平台车主)宁愿趴在商务区的办公楼下,挑选最高性价比的活儿,并不在意他们占用1-2条车道后,造成的不必要拥堵。这一点,最近去过中关村、五道口、国贸桥、望京、酒仙桥、清河的人,肯定都不会陌生。

对滴滴们最要命的,或许还在于未来的想象空间受到官方的明文限制。就在前天,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文,给出了2020年的北京交通具体发展目标——人口控制在2300万,中心城绿色出行(也就是地铁、公交、自行车、电动车和步行,不包含私家车)比例达到75%;五环内机动车流量降低10%-15%,交通指数5.5;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年均下降5%;日出行总量5700万人次;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2人/年万车以下。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到2020年中心城小客车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内。

按照我们生活在天朝盛世的几十年体验,既然最痛的首堵这么干了,那么其他的城市,用不了多久,也就效仿了。机动车出行的比例既然只有25%,肯定会通过提高城区停车费、限制进入时间、道路行驶费等方式来管控,对私家车主来说,拉一次活儿的成本就更高了,再加上平台抽佣,还有多少人花得起那时候的价钱来打车呢?

2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出现了,他们的生意有那么大吗?



在分析之前,我们得重温下几个经济学常识,时间有限、资源有限、信任难得、协同更难。因为本质上,城市的公共出行系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以有限的交通工具,去解决一大群人的位移问题,这需要信任,也需要协同。

在帝都,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快、更好的生活,至于别人嘛,先等我过去了再说。因为对路上其他人的不信任,无协调,造成了对帝都有限交通时空和出行资源的无序争夺,这或许才是拥堵的核心心理成因。

如果只是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令行禁止和道德品行的潜移默化,去改变交通状况这乱麻,似乎也不太靠谱。所以,滴滴和Uber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产品手段,用就近推荐、浮动价格的方式,来高效对接有更高出行效率需求,以及有能力提供这样服务的供求双方,从中收取佣金,或者平台流量的广告费,已经是很好的生意。但,也就如此而已。

为什么?因为愿意花钱打车的人,也就是整体需求,不管是打的什么车,出租车、顺风车、快车、专车、大巴车,这种人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举个例子,滴滴打车用户群,就好比人人网的用户群,总量上从0到1的早期阶段,用户会急速增加,但到了一个量级之后,就会停滞,然后因为运营、服务,甚至因为事故,出现萎缩。因为人总是向往更好的生活,我要是有钱了就买私家车,纯电动的还不限行;没钱的,地铁公交的体验也会更好更快了,干嘛非得打车呢?这类人有多少呢,我纯拍脑门,北京也就顶多100万,只不过,这群人是最愿意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发声,甚至本身就是媒体人,所以滴滴和Uber才显得那么重要了。

另外一方面,愿意提供这类服务的人群,其实也是有限的。在北京,有本职工作的私家车主,是没还是说北京,出租车即使放开限制,也就10万辆了,那么算上滴滴们网罗的专职黑车和兼职司机们,也就40万辆最多,按照滴滴最近要求每车每天20单的极限任务数字(至于滴滴为何要发这样的任务和奖励刺激,单纯的我也想知道啊),就算800万单吧。但其实,从上面的需求预估可以看到,未来这样的群体,其实需求最多也就日均200-300万单,和800万之间的差额,一不留神就明白了“需求不够,补贴来凑”的屠龙术。问题是,这算是真实的商业价值吗?

肯定会有人说,滴滴手握多少亿美元现金,能烧补贴,还能玩新产品新服务,但我们也都知道,上赶着不是买卖,烧钱买不来真爱。更何况,北京地铁也是有补贴的好吗,每人每次乘坐地铁的平均成本接近9元,人均售票价远低于此,政府补贴公交系统的,数额可比商业公司们多得多,年头也长久的多。
纵观这二三十年,通过烧钱来改变用户行为的商业公司,我见识浅薄, 听说过那么些,好像活到现在的,也就剩摩托罗拉的铱星。但技术想象力上,铱星到今天仍然是值得膜拜的。

当然,我也愿意相信滴滴出行是一个估值百亿美刀的好公司,不过咱们能拿点怎么才能挣钱、又从谁那儿挣钱、挣多少钱的数字,让事实来说话吗?


    关注 乐趣联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