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 60年,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在路上

 

60年,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在路上~(上)作者梁有福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的北魏王朝。随着岁月的流逝...





60年,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在路上~

(上)

作者 梁有福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的北魏王朝。随着岁月的流逝,砂岩老化、风霜雨雪和兵火战争等因素不断摧残着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冈石窟保护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最初的抢救洞窟崩塌到文物环境整治,从石窟的水患治理到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从修复经验的积累到保护规划的实施,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告诉记者,回顾云冈石窟60年间开展的重大保护工程,主要有六项:一是为了落实周恩来总理“三年修好云冈石窟”的指示开展的“三年保护工程”(1974年-1976年);二是对云冈石窟进行风化治理的“八五保护工程”(1992-1996);三是为了解除粉尘和废气给云冈石窟石雕保存带来的严重威胁,1998年实施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四是2002年启动的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五是2008年全面启动了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治理工程;六是2012年启动的“五华洞”保护工程。今天,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已进入系统化、基础化、专题化的轨道。
20世纪50年代的整理环境保护修缮工作
1955年,面对云冈石窟长期荒废的状况,老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克服了人员匮乏、管理范围大、任务重、工作和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困难,先后清理了洞窟内的积土并铺墁了窟内地面,平整了窟前地面,翻修了窟前木构建筑,整修了窟区围墙,扩建了山门广场,新修了西花园,改造了办公用房,接通了供电线路,规划制定了云冈石窟保护范围。

这些工作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游人参观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环境。
20世纪60年代的石窟保护试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委将云冈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1960年开始对云冈石窟开展地质勘察、病害调查及保护材料和方法的研究,指出崩塌与风化是危害云冈石窟的主要问题。

1961年开展了云冈石窟第1、2窟试验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灌浆粘结、锚杆牵拉及传统加固技术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为石窟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1964年-1965年应用这套技术维修了第21窟以西洞窟。在此期间,相关人员参与了科学研究和试验工程,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为做好石窟的科学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三年保护工程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周总理对随行的中外记者宣布:“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一个十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三年修好。”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云冈石窟开展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该工程从1974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主要针对第5窟至第20窟危岩险情,挽救了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及雕刻,基本上解决了洞窟的稳定性问题。这次工程中采用的围岩裂隙灌浆加固技术,荣获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奖。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

  1974—1976年中部窟群修复加固工程脚手架。
“八五”保护维修工程


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石窟的风化问题就显得分外突出。1990年在云冈召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规划”专家论证会,制定了采取改善环境、窟顶防渗和恢复保护性窟檐三方面综合治理的《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治理方案》。

1992年拉开了对云冈石窟进行风化治理的“八五保护维修工程”序幕。5年中,先后完成了窟前考古发掘、窟顶防渗排水试验研究工程、修建保护性窟檐等多项工作。此外,还编制了《云冈石窟规划》,公布了《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
  “八五”保护维修工程降低窟前地面后的五华洞全景。


“八五”保护维修工程修复后第7、8窟窟檐外貌。

“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距离云冈石窟仅350米的“109”国道云冈段车流量与日俱增,运煤车辆平均每天达16000余辆,由此引发的粉尘和废气污染给云冈石窟石雕的保存带来严重威胁。期间开展的“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研究课题也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证明了粉尘等污染物对石雕保存的危害。

1997年,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拨出2、6亿元专款用于“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并将原有公路开辟为云冈旅游专线。公路改道后,云冈石窟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09国道云冈段原貌。


    修复后的云冈旅游专线。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云冈石窟这一人类遗产,进一步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同市政府于1999年提出申报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开始,市委、市政府集中财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后更名为云冈石窟研究院)组织有关人员编撰申报文本,拍摄有关影像资料,绘制洞窟实测图,同时为配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保护区内完成了20项环境整治工程。200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大会上,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庆典大会。

防水保护工程


水是云冈石窟产生多种病害的重要原因。经多方呼吁,2002年1月,“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启动。勘查单位在查明了山顶水文地质情况和渗水通道的基础上,制定了在重点区域铺设土工毯和改性粘土防渗,结合地表排水、缘部冲沟防渗处理的《云冈石窟山顶防水工程方案设计》。2005年7月获得相关专家肯定,同时建议继续深化完善设计方案和提前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发掘从2008年开始,历时4年,发掘两处北魏寺院遗址和大量的出土文物。2006年先期开展了西部窟群防水实验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治水效果。由于山顶遗址较多,今后防水工作的重点应转向针对渗水严重的洞窟开展专项治理和修建窟檐建筑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的方向。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7月26日至30日,为庆祝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展示云冈石窟保护与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了“2005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设立石窟保护与石窟研究两个专题,显示了多学科、跨国际的合作趋势。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台地区近300位参会学者共提交学术论文160余篇。

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保护理念、保存环境、病害调查、检测分析、病害机理、保护材料、保护实例、遗产保存、利用与合作,以及石窟寺考古分期、石窟艺术的传承影响、样式分析等多个学科与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全面推动云冈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事业,促进云冈保护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主会场

西部防水试验工程
2007年,第33、34、37、39、40等洞窟渗水严重,威胁洞窟安全,此前“云冈石窟山顶防水工程方案设计”虽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但考虑到实施前的考古发掘工作需要较长时间,云冈石窟研究院适时启动了西部防水试验工程。本次防水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堵与排相结合”,在查明洞窟渗水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封堵渗水通道结合石窟山顶排水为主要治水手段,用环氧树脂封堵基岩裂隙,铺设护坡混凝土保护层,修筑混凝土防水渠,修补前崖壁封护层等方法,较为彻底地解决了上述洞窟的渗水问题。
山顶考古发掘工作
2008-2012年,为配合云冈石窟山顶防水工程的开展,云冈石窟联合考古队对云冈石窟山顶防水工程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两处北魏及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和铸造工场遗址,其中佛教寺院遗址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较完整的寺院遗迹,铸造工场遗址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地穴式铸造井台。北魏辽金寺院遗址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结构、布局和规模,印证了《水经注》描绘云冈石窟北魏时“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宏伟气象。此次考古发掘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已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山顶考古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设计。
  云冈石窟山顶西部北魏及辽金寺院遗址


来源:大同日报走进云冈专刊



    关注 云冈石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