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效应——错误选择

 

因此有35%的被试者拒绝了自己感官得来的证据,而做出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错误的选择.........



某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五位大学生围坐着一张桌子,然后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每次呈现一组卡片,每组包括两张,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垂直线段,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了许多,要么短了许多,要求大学生们把那条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挑出来。依据正常的视觉,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当第一组两张卡片呈现后,大学生们依次大声地回答自己的判断,所有人意见一致,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呈现第二组,大家又都做了正确的一致回答。就在大学生们觉得实验单调而无意义时,第三组卡片呈现了,第一位大学生在认真地观察这些线段后,却做出了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接着第二、三、四位大学生也做了同样错误的回答。

轮到第五位大学生,他感到很为难,左右看看,因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诉他别人都是错的,最后,他终于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这个实验是事先安排好的,前四名“大学生”其实都是该心理学家的助手,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正确或错误的选择,而只有第五位大学生不知道这一情况,是真正的被试者。参加实验的真被试者是具有良好视力及敏锐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并且从表面上看,他们可以任意地做出想做的反应,而实质上,也明确要求他们做出他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反应;但是,来自群体的压力很大,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



因此有35%的被试者拒绝了自己感官得来的证据,而做出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错误的选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从众行为,俗称随大流。

从众具有消极的一面: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也有积极的一面:有功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

来源:网络


    关注 橙子心理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