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同治死后谁上位?晚清政局惊现罗生门【总第53期】

 

大清公司CEO暴卒,霸道女总裁召开高层紧急会议。...

慈禧


引言:1875年1月12日,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载淳去世,小皇帝没有子嗣,那么谁将成为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的新的接班人呢?各位亲一定能够想到皇位的决定权自然是落在我们那位杀伐决断的霸道女总裁慈禧娘娘手中。只有她能够在短时间内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中调整过来,迅速根据前朝后宫形势做出沉着冷静的判断,并借机巩固自己的霸权。这绝非是一般的后宫妇人能够修炼到的境界,这个过程到底是波澜不惊还是充满悬念呢?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西宫太后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错综复杂且瞬息万变的纷争和矛盾呢?她又是如何在这场皇权的争斗中站稳脚跟、确立至高无上权威呢?

慈禧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为帝,其过程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澜起伏的呢?这里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记载在翁同龢的日记中的。
翁同龢日记
按照当事人翁同龢的日记记载:“戌正,摘缨青褂。太后召诸臣入,谕云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言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谕云,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则宣布曰某。维时醇郡王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根据同治皇帝师傅翁同龢的描述,帝位之争显得波澜不惊。这一天戌正,也就是八点多钟的时候,翁同龢等人被召进了皇宫,商谈新老板的候选人。此时大家已经摘去了顶上的红缨,换上了青袍。慈禧太后问道,此后继续垂帘听政如何?真可谓是直奔主题、单刀直入,而这也正是慈禧一贯的风格。

枢臣中有人反对,枢臣指的就是军机大臣,其中的文祥一向城府很深,这个时候身体也不好,不便表态。而宝鋆的性格比较外向,加上又与恭亲王来往甚密,所以估计当时这个“枢臣”指的就是宝鋆。而宝鋆实际上也代表了军机大臣班子的意见,他表示请太后以社稷为重,立年龄大一些的新君,然后你们可以继续垂帘一段时间。这显然是个折中的方案。既委婉抵制了慈禧,又给了她几分面子。

慈禧想了想说,文宗没有次子,现在突遭变故,若立年长者实在不太情愿,还是年纪小一点的才可以继续教育。所以现在我宣布,你们静听就行了,我和慈安姐姐都是这个意思,立载湉为帝。

听到消息后新皇帝载湉的老爸奕譞一头栽在地上,昏迷不醒。

这是翁同龢日记的记载。现在的史学家多倾向于这个版本,认为慈禧不费吹灰之力就另立新君。实际上这个版本是有问题的。帝位真的没有引起大的纷争吗?
看这段日记的人不能太天真,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看疑点重重:

第一,翁同龢政治上日后走的是“朴园路线”,也就是醇亲王奕譞的路线,他又长时间担任光绪的老师,两人情同父子,他怎么会在日记中留不利于光绪的信息呢?翁同龢十分不喜欢恭亲王的政治路线,早就选择了站在醇亲王这边。他当然不会在日记里留下立储之争背后涌动的暗潮。

第二,翁很聪明,他的记载有些部分是真实的,所以相当有迷惑性。比如慈禧说的我姐妹一心的话,应该是真实的,但是关于帝位的激烈争执则有意淡化之。

第三,日记中的内容他后来篡改的地方很多,比如戊戌年和康有为的往来等,同样,这段重要的历史翁的记载也不能尽信。

我们根据外国人濮兰德的《慈禧外纪》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同治十三年腊月,天寒地冻。同治帝于傍晚也就是五点到七点之间病逝。

大约两个小时候后,帝国重臣陆续来到宫内。紫禁城内遍布荣禄的部队和忠于慈禧的力量。慈禧不让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参与,将其排除在外。这是一次最高级别的紧急会议。参加的人员有几位亲王,惇亲王、恭亲王、醇郡王、孚郡王、惠郡王等,还有御前大臣景寿和奕劻,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沈桂芬等,内务府大臣英桂、荣禄等,和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龢、王庆祺,南书房行走潘祖荫等,养心殿内参与讨论新的帝国掌门人的最高会议的有将近30人。
影视剧中的慈禧与慈安
两宫太后悲痛之余,擦干眼泪,直奔主题:大行皇帝没有子嗣,文宗(咸丰)没有次子,谁适合继承皇位?

重臣们面面相觑,各有心思但不能急于表达。

按清代皇室祖制,父死子继,同治皇帝没有儿子,当为同治择嗣。同治皇帝是“载”字辈,那要从他的下一辈“溥”字辈中选择。不过同治皇帝是独苗,没有亲兄弟,就只有堂兄弟,也就是道光的孙子辈中选择了。

慈禧最先开了口,说,皇后虽已经有身孕,但皇嗣不知道何时诞生,帝位不可久悬,应该赶快商量另立新君。

这件事是帝王家事,外臣不好急于发表意见,地位最重要、亲王中排名靠前的恭亲王最先发言,他提出了第一方案,说,皇后不久之后就会生子,我们应该秘不发丧,如果是阿哥,应该立为新君,如果是格格,那就另当别论。

几位亲王点头称是。

慈禧断然否定了这一方案,她说,眼下南方尚未平定,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此一来会动摇国本。这个提议被慈禧坚决果断地否决了,理由很简单: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的说法很有道理,皇权不可以有真空。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怕同治的儿子继位自己成了“太皇太后”无法揽权。因为清初孝庄太皇太后就临朝听政过,所以不存在障碍。

恭亲王的建议说明,他对于帝位没有深思熟虑过,因此才仓促提出这个意见。与慈禧相比,他对立嗣这件事显然没有深思熟虑。

军机和书房里几个大臣像应声虫一样附和慈禧。

这个时候慈安太后发言了,她在大事上一向有自己的主见,她说,以我的意思,恭亲王的长子可以继承大统。恭亲王马上磕头,连说不敢。慈安提议,溥伦如何?溥伦是第一人选,他是道光帝长子奕纬的孙子,自然是最佳人选。溥伦的父亲听到后马上叩首,说,不敢不敢!
恭亲王府


慈禧马上把溥伦否决了。因为溥伦血统不纯,他的父亲载淇是奕纬的继子。奕纬死的时候很年轻,没有子嗣,四弟咸丰不忍心让大哥无后,就给他过继了个儿子,也就是溥伦的父亲。因此溥伦并不是近支王公。慈禧质问道:你们说这个有先例吗?

恭亲王想了想说,明英宗便是如此。

慈禧喜欢读书的特长派上了用场,她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又驳斥了恭亲王。她说,英宗是因为孙贵妃玩弄阴谋诡计而立,而且英宗后来被蒙古军队俘虏,回国之后已经另立了他的弟弟,经过八年争执才重新坐上王位。

慈禧侃侃而谈,大有舌战慈安、恭亲王联盟的意味。恭亲王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有军机大臣建议立载澄,也就是恭亲王的长子。军机大臣显然都是恭亲王的人,自然愿拥戴恭王的儿子。恭王不便表态。这个军机大臣可能是宝鋆,他和恭王走的最近。文祥城府很深,做过三朝军机大臣,不会轻易表态。只有宝鋆,和恭亲王关系最好,而且性格外向,快人快语。

慈禧不便直接拒绝。
载澄
载澄事实上不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载澄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恭亲王是个英明的政治家,儿子却没培养好。他可以说是个恶少,曾经霸占过有夫之妇,被关进宗人府,后来才知道自己霸占的女子居然在辈分上是自己的婶子。他是同治皇帝的陪读,和同治小皇帝关系极好,小皇帝出皇宫鬼混就是载澄的诱导。也就是说他间接导致了同治之死。这样的人怎么适合当帝国的新的领导人呢?

第二,恭亲王树大招风,其他王公大臣有所忌惮,也不愿恭王的儿子继位。恭王已经非常强势了,出镜率极高,他的儿子要是当了皇帝,其他满洲权贵只有喝西北风了。

第三,恭王有心理准备,但没有舆论基础和广泛动员。据说恭亲王在会前也意识到载澄有可能继位,所以居然说了一句:我就不进去了吧。言下之意是他要避嫌。恭亲王也许有这个想法,但他没有任何动作。而慈禧,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恭亲王叩头说不敢,这更多的是谦让。但是慈禧默认了。
至此,慈禧连连否定了三个方案,显然她是另有打算,而且是成竹在胸。

围绕这场皇位之争发生的各种记载的真实性我们现在已无从考究,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在波谲诡异的政治风云中,慈禧是一位真正的棋局高手。她纵横捭阖,决断如流,将人心长短拿捏得无比精准。昔日天真无邪的兰儿已被残酷无情的宫廷政治打磨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帝国的危机也悄然而至。不知道在她簪花梳妆的时候,是否常常想起那曾经单纯如玉的自己呢?

结语:经历过无数次风云坎坷,慈禧依然能笑傲晚清政坛,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她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既然召开了立储会议,她自然是有备而来的。她心目中最适合的皇位人选是谁呢?她能再一次以少数战胜多数,实现自己的政治谋略吗?请继续关注近代人物传奇之慈禧系列下集“立嗣之争(下)”。
——故事就在这里,故事就是这样——
推荐阅读:

辛酉年的慈禧|决战紫禁城之巅

你不知道的慈禧与她的娘家人


    关注 近代人物传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