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丨跨文化学原理:差别与间距

 

2016年9月6日上午,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由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讲授,讲座题目为《差别与间距》。法国阿...



2016年9月6日上午,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由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主讲,题目为《差别与间距》。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主持。

乐黛云先生回顾了上一讲讨论的复杂性思维,重申不能用单线式思维,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生命、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人类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多方面联系和相互影响。中国古代的思维特点,与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的“复杂性思维”具有相通之处。本次主要讨论跨文化对话中的差别与间距问题。

乐先生在第一部分提出了四个难解的悖论,认为这是跨文化对话的核心问题,也影响了我们对待“差异”的态度。

一是普遍与特殊。这是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存在的长期问题。乐先生认为,特殊性从属于普遍性,普遍性是交流的前提,是跨文化的可能;特殊性是交流的条件,没有特殊性就没有交流的必要,即“同则不继”。

二是保持纯粹与相互影响。从历史发展来看,一种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吸收总是渗透着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也就是说,文化吸收要通过自身文化的过滤,取其所需,极少有全盘照搬。同时,一种文化对他者文化的接受也不大可能是原封不动的移植,它往往会与当地文化相互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是一个“同化”、“合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

三是对话中他者与自我。对话双方存在相异性,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不是“融合”,而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红、蓝墨水相遇,不红不蓝,这叫融合;铜和锡炼制成合金,也叫融合。但是,两种文化的“融合”不是要通过交流变成一种“合金”,虽然会有“合金”产生,但一定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仍旧保持着自我原有的“铜”或“锡”的特性。

四是沟通话语的可解与不可解。跨文化交流需要有一套话语,希望通过这套话语去解决文化交流中的一些问题,但又常常会经历可解与不可解的状况,两种状况同时存在又互相交融。过去100多年我们使用西方话语,使我们的文化范围变小了,削足适履,把我们的文化硬塞到他们的模式中,就会遇到可解与与不可解的状况。因此,沟通的理想境界是形成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中立的、中介性的新话语。重新构建的新话语,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却是既有你的,也有我的。

第二部分,乐先生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差异、对话与间距。首先是“差异”,差异的存在是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我们在认知上要承认差异,交流的目标不是消除差异。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在多元性的对视之上,使孩子们从小就能直视差异,重视平等。我们应当更好地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同时和其他文化进行对话;也要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能够被当代世界的人民所认知、接受、理解。沟通文化,打通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是跨文化学所追求的目标。乐先生提到G20杭州峰会晚会,非常感慨,认为它沟通了古今中外的文化,不在于灯光与舞美,是非常成功的。

其次是“对话”,对话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文化交流的必要途径,包括自我和他者两个方面。有人认为,对话就是要“打通思想”,我“打”你“通”,让你被迫接受我的想法,用我的思想要征服你。这不是对话。对话的过程,应该是双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从对方的观点中寻求能够使自己产生新思考的要点。简单讲,就是要在对话中,寻求差异性,在差异中寻找对自我有益的部分。他者是反观自我的参照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自身的很多特征也能通过他者显现出来。

最后是“间距”,差异的产生源于间距,自我与他者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保留一些空间,不能完全依附。在间距与差异的关系上,于连主张用间距替代差异。谈论差异时,我们总是将文化进行某种分类;而间距则超越固有的分类。

课程结束后,金丝燕教授做了简要总结。她认为,乐先生治学严谨、谦逊,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是经过了长期跨文化思考中的一小段。随后,汪德迈先生与乐黛云先生展开精彩对话。汪先生提出“超文化”概念,并认为超文化并非将所有的文化和语言统一。在过去,人们尝试创造一种世界语,但至今没有成功,因为它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文化,这种目标因为脱离了文化而丧失了生命力。跨文化学的目标是走向超文化,而不是走向统一的文化。应该有超文化的中国文化,超文化的法国文化等。超文化要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自我文化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建设超文化。汪先生的观点引起了听讲师生的热烈共鸣。

白乐桑先生也就保护自我文化的重要性发表了评议。他举例说,在许多中国出国人员中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将中文姓名拼写为英文姓名时,学习西方人的方式,将自己的名与姓颠倒。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这是现代化,还是文化的丧失?我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保留什么,接受什么?这些都是应当思考的问题。在白乐桑先生看来,姓名是个人自我身份的标志,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中文名字姓在前而名在后,背后有中国文化传统,应该保持。


    关注 跨文化民俗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