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和中观

 

空有师父很简单地告诉我:“佛学大门你想走进去,除了《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几本书之外,任何书你都打不进去。走进去以后,你就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然后走出来,一定能起大用。佛学就是从唯识入门,从中观出来,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途径。...



万行法师修行系列问答(三)--修心有为法门

二、出家人日常修行

C、出家人必须要读的经典

1:出家人必须要读《维摩诘经》

出家人必须要读《维摩诘经》,看看维摩诘是怎么骂和尚的!佛的十大弟子没有一个敢抗衡于维摩诘的,他把佛的十大弟子骂了,佛还赞叹他骂得对!任何时候都是要靠本事的,没有本事你是个比丘又怎么样?你就是个罗汉又怎么样?维摩诘是佛再来!艺不如人,你就得向人家请教。别说是二十一世纪有白衣说法,就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白衣就已经开始说法了!

出家人又怎么样,你不如白衣那就得靠边站,就得向别人请教。虽然出家人代表僧宝,但佛在《了义经》上说过:只要是这个白衣有法,你就应该把他当佛看。至于这个白衣有没有把你当僧宝看,那是他的问题。

你自己没有法、不懂法,又不向有法的白衣请法,不把他当佛看,你就得不到法。至于你把他当佛看,他自己内心有没有认为自己是个佛,那是他的问题。---整理自降伏其心(三)十.学佛见地为首



2:唯识和中观

(常听到人家说很羡慕我这个年龄,后悔当初的选择(指未在年轻时出家)。如果换作您是我,您会如何规划您的人生?)跟随一位大师做侍者。你看,过去那些成就的大禅师,哪一个不是跟着前面的禅师做侍者?而且一跟就是二十年、三十年,那学的才是真东西!做侍者,不仅仅是服侍,还要学习人家的修养、气度,人家的高度和深度,人家的见地。人家所积累的社会关系你都接过来了,你就完全变成他的化身了。而且他还能指导你学习,教你从哪里下手,因为人家是过来人。

我之所以对佛学理论能摸到一个轮廓,能很快地走进去又走出来,就是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拉蒙上师,一个是空有师父。空有师父很简单地告诉我:“佛学大门你想走进去,除了《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几本书之外,任何书你都打不进去。走进去以后,你就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包括《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和《成名言论》),然后走出来,一定能起大用。佛学就是从唯识入门,从中观出来,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途径。你所谓的诵《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那些都是谈玄说妙,讲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唯识和中观,一个是心理学,一个是哲学。无论中国的学问,还是外国的学问,就这两大类。

哲学虽是谈玄说妙,但可以为培养见地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学是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哪一个大师不是出色的哲学家。你不通达哲学,想了解整个人类的智慧、真理,想辩才无碍,没门!你开悟了,只能说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可是你没有文字功底、语言功底,没有材料,你还是表达不出来。这就是佛门里说的“心明口不明”。为什么心明口不明呢?因为没有文字功夫,没有语言功夫,你懂这个道理又怎么样?---整理自善用其心(下)六.知识升华即智慧



3、出家人如何获得知识?又如何将知识升华为智慧?

纵然你思维敏捷,有思想,如果不读书,没有知识,你的辨别能力从何而来?没有辨别能力,什么都不懂,能修什么呢?出家人的饭碗是知识和智慧。信徒之所以崇拜我们,是因为我们有渊博的知识和无穷的智慧,否则人家就瞧不起我们。除了知识和智慧,我们还能给他们什么呢?世间人对出家人的崇拜与追随是建立在尊重知识、尊重智慧、尊重我们的道德人品的基础上。没有知识和智慧,是培养不出高尚的人品和道德的。因为你不懂各行各业的规则,不懂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违背了规则就违背了道,你还能说你有智慧,有道德吗?

一个人对是非、对错、善恶、正邪的辨别、判断来自知识、智慧和高尚的人品。有知识、有道德的人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维护团体的利益;领导在与不在,他都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做事,光明磊落地做人。

一个正邪、善恶、是非、对错不分的人不能称为好人。人老实并不意味着人品好,只有在拥有智慧的基础上才能称为好人。

一个拥有圣人的品质与智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出圣人的品质,众生自然为其所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做器世间,即物欲的世界,也是灵性的世界,众生的属性正好与它相契合。恶习能导致一个人沉沦、堕落。反之,你超越多少,改掉多少,你的心灵就净化多少,你的灵性和境界就提升多少。

世间上很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靠打工养活自己,常生怀才不遇之感。究其原因是没有境界,思想庸俗,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知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获得。境界一部分是先天的,来自灵性,另一部分是后天培养出的人品道德与修养。

人的一生如同春夏秋冬,到播种的年龄就要播种,到耕耘的年龄就要耕耘。播种、耕耘把握好了,秋季自然硕果累累。古人讲,四十岁之前的成就来自前世的努力和祖上的积德,四十岁之后的成就才是自身能力和四十岁之前努力的结果。

人生也有冬季,生命有死亡的一刻,事业也有结束的一天。但是,我们的精神境界如同我们的灵魂一样,永远不生不灭。如果把握好了今生,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变得纯洁高尚,你将流芳千古,成为后人缅怀、效仿的楷模。

一个人的外形、相貌、思想、言行就是他身心灵的综合体现。每天不学习,不观察,不思考,难道心里就没有危机感吗?时代的发展要求出家人也要与时俱进,我们每天必须读书学习,包括了解最新的知识与信息,我们的思想与心灵才会天天成长,日日进步。

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让自己潜下心来好好学习,把遇到的每一件事,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人身上都有宝,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一部百科全书。凡圣的差别就在于思想境界的差别。到任何环境,遇到任何人,都不要白白错过,要利用环境和人来完善自己不足的一面。

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和智慧。没有知识是眼盲,没有智慧是心盲。只有物质的生活,没有灵性的生活,就如同行尸走肉。知识不仅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还可以打开我们的灵性之门。一个出家人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智慧。当今社会一夜之间造就了多少明星,转眼之间又如流星一般陨落,究其原因,都是缺乏智慧与境界。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智慧,有境界的人,在其领域里将成为一棵“常青树”。

一个心灵残缺、心理不健康、没有智慧的人,无论在社会的哪个角落,看到的都是阴暗与缺陷。看不到美好、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看不到他人的智慧和优点,只看到他人的缺点。这样的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想改变,即便佛祖亲自教化也无济于事。只有一个有智慧的人才能发现智慧,汲取智慧。

现在交通、通讯如此发达,整个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任何事全凭“真实”二字,来不得半点虚假。我对你们的要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无论有所为还是无所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实。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珍惜每一天,缺什么就补什么,不要虚度光阴。---整理自其心无住(上)五十二.人天合一即是道


    关注 东华了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