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这个大熔炉里做个“三明治”丨Letter from Adelaide

 

我从来没有追随着一条简单的道路一直走向成功过,我总是不停地开始一个人生曲线,然后再重新开始。...



RAIN, 曾经在漫长的青春期里一直梦想做一个潇洒流浪的人,然而像一只蒲公英一样悠地着地之后才发现接触了土壤之后的种子不易动弹。生活在澳大利亚多年,与所有海外旅居者有着类似的经历,多少新鲜,多份工作,多次困扰... 而今,年近而立,为不怅旧人之烦恼,开始定义自己脚下的“生活”。
我本以为写一写阿德莱德的“小城故事”与我这个在这里居住了9年之久又十分喜爱这个城市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可承诺之后,将近一个月过去了,我不仅迟迟不能交稿,更是不知从何下笔。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你是一个游客,你会被它的很多地方所吸引,因为它与你周遭的不同。它的新鲜和你滞留的短暂,可能会让你喜爱它的缺点如同看待它的优点,会让你觉得所有的游玩经历都意犹未尽、所遇之人都有趣神奇。如果你是原乡人,你会被一个城市的一切细小和变迁所迷恋。它的变迁和你自己转瞬即逝的成长时光,一定会让你怀念它的一切缺点及优点,会让你走到什么地方都身怀对故乡的眷恋。

(阿德雷德市政厅设立175周年的纪念照片,有时光流转的意义)
可是如果...你本是异乡人,却又不知何故地在此停留了很久,那么你算是什么角色?又该如何来看待它呢?你看到的到底是原汁原味的它,还是一部分的徘徊踌躇徘徊的你自己,又或者一个你不停追问的人生一角呢?若如此,我又要怎样提炼出这些内心的过往,又可以将这样浓重复杂的感受一点点地讲述给陌生的人们呢?哎,这个任务实在太难了!姑且,让我讲几个短小的故事吧,希望它们可以概括我身临其境的阿德莱德。

Fresh Off the Boat

现在已经很少去想一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身在异乡时候的经历了。毕竟凡事必定有痛苦也有快乐,当我看到现在的同族学子们在外的生活,我常常感到欣慰,我觉得他们都显得比我自己当时要懂事很多。回想许多年前,自己与一帮同学在这个别人的国家过得也是热闹,每个人把什么把戏都尝试过了,就是为了两个字--“体验”。看现在人们总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来我们当时也是很是勇猛,为了外面的世界也是“蛮拼的”。虽然最后外面的世界未曾怎样,逐渐改变的仍然是我们自己。


(阿德雷德海滩)
 
人初到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总免不了自我介绍,且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那个时候的自我介绍还是青春飞扬的,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毫无各种名号称呼,更不会拉出什么背景和人物来渲染,你只管说你是谁,在做什么就好了。我的许多的对话都是这样开始的,而当时我还在用着一个自觉诗情画意的名字,叫RAIN。身边要好的朋友至今也依然这样称呼我,我在这个名字之下在阿德莱德度过了我初来的头几年。显然,这个名字对英语国家人来说是有点奇怪的;正如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各种姓氏是一样的。而一段简单的对话从我众多的自我介绍中脱颖而出,与我对话的人我已记不得是谁,只是他的幽默风趣可见一斑当地人的平和、友好。

“所以,你是干嘛的?”

“我是一个国际留学生。”“哦,那你是哪儿来的?”“中国。”“哦,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对啊,很大。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我都没去过中国呢,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跟我的老伴一起去。你叫什么名字啊,孩子?”“雨。”“雨?下雨?”“是的,雨。R - A - I - N,我叫雨。”“你是雨!?噢,我的天呐,太好了。我们需要你!南澳大利亚需要你。我们是在太干燥了,每年下不了几滴雨,我们需要更多的水!”



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这段好笑的自我介绍和老人有趣的回答。而这段风趣之谈仿佛悄无声息地为我的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一丝伏笔。

Mixing, Yet Melting

澳大利亚常住的来自中国的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1.7%,南澳大利亚这个平静有无名的地方比起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等城市来说也就更加少的华人居住。可是神奇的是组成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往往多数来与这1.7%。尽管或多或少地与另外98.3%有着各种层面的接触,但各自味道终有所不同。
年初班上的一个来自比利时的留学生用一个耳熟能详的电影台词来形容她所经历的澳大利亚文化,她说“澳大利亚文化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她的比喻做得机智,我后来常常借用来讲给别的学生听。一些预期,和一些无法预期。更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她的意思。在这个空旷平静的城市里我结交了各个国家的朋友,他们组成了我生活中很有意思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生活常常会让我忘记不同的文化边缘,而只觉得人最人性的那一面的种种排斥或者契合。为此,有时候这种交际变得更加的情感交融,你想,除开文化背景以外,我们莫不都是都一样的喜怒哀愁,对生活怀揣一样的爱、一样的诉求。人,最基本的东西,往往不披任何的外衣。认识到这个才对彼此的不同显得更加有好感,而心无芥蒂。
接下来的一段对话也十分有趣,是出乎在我意料之外并且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醒。

Barry:“所以你怎么看你自己?有多少部分的你是澳洲人,又有多少还是中国人?”

我:“无容置疑,大部分的我仍然是中国成分,80%吧;可能有20%是西化了的。”

Barry:“太意外你这么说了,因为我觉得是反过来的。而且不要忘记了,等将来你有了孩子在这边长大的话,他们会是澳洲人。”



Barry所说似乎是事实,却又难免不让人觉得有些说不出的伤感。

不管是视角的不同,还是别的什么的不同。人是被定义的,被自己定义,被别人定义,被时间定义,被事件定义。终于有一天一个人无论生活在何地都是甩下一个不知所谓的心灵包袱,大大方方地过得像个“三明治”,可是最重要的是,你过得像你自己,不管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怎样的。

Lots of Bye and See you Again

Adelaide实在是太让人喜爱又憎恨了。我在这里相识了很久的许多朋友也是这样的感受,因为大多数的人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安静的小城。有的时候离开的人会回过头来说“不要贪图安逸,还是寻找更高的平台,找更好的机遇”这样的话,我也一度很动摇;久而久之,我才开始觉得,这里并不安逸,也并非那样容易。一个对未来人生一直都是心怀向往的人,要接受一个地方的平淡无奇、毫无生机;要习惯不停地看十分亲爱的朋友挥手拜拜仿佛是一种忍痛割爱;要认识到热闹是别人的而自己只有一个可以延伸到无限的孤独的自我;要找到自己应该要找到的东西...这些都让我觉得一个看似安逸的城市里的生活其实并不安逸。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原本想提及这些年来自己交往到的所有让自己受益匪浅的好友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变故离开了这个地方,留给我一个人神伤不已,但是忽然又嫌自己很矫情。可就在前两天,一个去年才相识,一直觉得相见恨晚又亲得像家人一样的朋友悠地一声在短信中确定今年要搬家离开这里了。她几周前曾经调侃我说“如果我搬家走了,你哭不?”,我还嘲笑她的幼稚和感性;可是我看了她的短信之后,就炒着锅里的苦瓜几近流泪。盗用一下丰子恺先生的话说,“这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 ...‘朋,同类也。’”如此而言,同类之间自然交心。
曾经阿苏说她如何地爱小说的时候,我当真不大理解那种感受,而今慢慢地体会,这世上最好的莫过于故事。我就在这里讲一个最后的故事:

与Joanne相识两年之多,她虽性情内向,但慢慢地我们还是有不少话说;越了解她,越是觉得她内心似乎有一个小金矿。可是就在我们友谊进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她忽然对我说,“我申请了去墨尔本读神经科学的博士。”

“啥?!你懂那玩意?!”我被她惊到了。

“不懂,但是我觉得我对那个很感兴趣。”

“那好吧,如果这是你喜欢的,那就看看会怎样吧。”我说。

“嗯,我其实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Joanne很小心翼翼地对我说。

“我靠!?真的假的?!那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去啊!”我竟然因为她说的话而激动起来。

“我有点担心。”

“担心什么?!”我一点都没明白。

"我担心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来。我去日本生活当了7年的英语老师;然后我决定要回来阿德莱德重新开始一个事业因为这里是我的家。现在5年多过去了,我一直工作非常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我真的要放下这一切重新开始吗?我从来没有追随着一条简单的道路一直走向成功过,我总是不停地开始一个人生曲线,然后再重新开始。"让Joanne一下子说这么多话很难的,她当时对我打开了心扉。



(南澳荒漠中奔驰的列车)
 
听完她的话之后,我对她说,“你所担忧的都是对的,人们的评价/说法,自我怀疑,未来的艰难,等等等等...但是Joanne,如果你的人生中应该做的一件事情被自己错过了,我想你可能也会后悔一生,是吧?!”

后来的谈话也不过都是围绕着这些,最终Joanne离开了,拎着大包小裹地去了墨尔本。12月份的时候她回来与家人共度圣诞我俩出来谈了大半天,她的神色和言语都在告诉我这是她人生里一个最好的决定。而我也十分为她开心。

故事讲完了,我回想这些点滴竟然也有一丝的收获。很小的时候看电视,自己最喜欢的武打明星李连杰手捻佛珠对主持人说“我觉得人生就是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当时这话深邃无比,其实至今都觉得十分有道理。我自然也顺着这个道理给自己和自己的阿德莱德找到了一个解释:不在于你去哪里,近郊还是远途;不在于你在哪里,大城还是小城;但且不忘追求你心灵追求的并追求你的心灵,就好。

For all the time you have, all the journeys you take, do keep lifting up your spirit. 曾推送过一个关于纽约移民的小短篇,有兴趣,你可以去看:Letters from NYC丨纽约的“外来者”(上)

本栏目长期收集【特别版】【深度游】城记,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等某一深度角度,介绍一座城市,发现旅游的隐藏关卡,世界的“Hard”模式。如果你也有“一点都不光鲜亮丽”的游记,欢迎发邮件到yangchu211@gmail.com,和我分享!


认识“Hard”模式的世界,才是正经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有趣分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