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的忽悠和骗子为何突然又多了起来?

 

有一个行业,骗子干得久了,把自己都感动了!...

暑期档一阵低迷过后,今年9月票房22.8亿收官,较去年大跌11.5亿,同比下降33%,今年国庆档前三天较去年也累计缩水8600万,颓废趋势明显。身处行业漩涡中的你,有没有忽然觉得,好的电影项目越来越少,骗子却越来越多?
文|Kevin
有一个行业,骗子干得久了,把自己都感动了!

——没错,就是影视行业。

大家有没有发觉,最近忽悠和骗子突然又多了起来?

好像是的。

其实,不是突然又多出这么一批幺蛾子,而是,你身边本来就有很多忽悠和骗子!

影视圈的忽悠和骗子多,本来就是常态,只不过在前两年的电影市场泡沫期,市场好到连忽悠和骗子也能偶尔攒成项目,所以这些人没有被揭露显形,甚至一度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以为影视圈环境变好了呢。

但今年暑期档给了所有人一个警醒——电影拐点真的来了,市场一下子由快速扩展变成了快速收缩。这时候,不但环境变了,忽悠和骗子也被打回了原型——没钱就是没钱,没能力就是没能力。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是时候清理一下朋友圈了



影视圈的忽悠和骗子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端骗子,一般由业内人士构成,这部分人是假装很有能力;另一类是高端骗子,由外行投资人士构成,这部分人是假装很有钱。

电影市场这几年实在是太好了,忽悠和骗子都不够用了,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赚钱的概率迅速增加。

在市场好的时候,卖菜老太太都能赚钱,更何况聪明的忽悠和骗子。所以,这些在以前忽悠不成项目的群体,现在也能偶尔忽悠成一两个项目。于是,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忽悠和骗子摇身一变,也成了人模狗样的“职业电影人”了。

除了原本的业内人士,影视圈也突然多了一些外行的忽悠和骗子。他们以跨界过来的热钱和所谓的基金为多。其实市场上各种影视基金总额有几百亿,但是真正投进来的不过区区几亿而已,尤其是市场一变,这些钱跑得比谁都快,但是有些人却惯性地留了下来,成了没钱却装有钱的忽悠骗子。

现在,是时候清理一下你的朋友圈了。



所有检验忽悠和骗子的规则只有一条:“入袋为安”。——有没有项目?有没有钱?项目签约了吗?钱到账了吗?

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大家知道,影视圈是一个金字塔,由三个阶层组成。

顶尖上是一线公司和一些二线顶尖的制片人、导演等人组成,这些人是实干家。尽管他们的项目有赚有赔,但毕竟是在努力做事。他们也经常为了项目说说大话,一般是有5说成10。

金字塔中间是忽悠群体,必须靠忽悠才能攒成项目,但是亏多赚少,亏完一个投资方继续忽悠下一个投资方。他们是有1吹成10。

如果你刚进入影视圈,你能接触到的,大多数是处于底层的骗子。这些人常年没有做成一个项目,把0吹成1,甚至吹成10。



真正顶尖的实干人才都在忙着做项目,刚入行的新人根本接触不上,他们也没空陪你这个外行吃喝聊还有普及教育行业规则。凡是有这个耐心的,并顺着你说好听点话、给你机会投资的,一定是另有所图的人,比如图你的钱。

忽悠和骗子看起来像是生活在顶尖阶层,但是辨别他们很容易。自己有没有成功案例,是真正自己主控的项目。当然,他们也有一些是这两年正在做,但是还没有上映的项目,这些你要注意,尤其是忽悠了两年还没有拍摄的项目更需要注意。

因此,他们必须有过主控的项目,并且是赚了钱的项目。否则,按照影视项目90%以上的亏损率,真正的好项目怎么可能轮到你?

大多数实干的人混得并不好,忽悠和骗子将被打回原形



其实这两年,真正实干能操作项目的人混得并不好,最起码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

因为在泡沫之下,资本和老板都更喜欢快速,所以这些人才不具备稀缺性,他们只能看着那些忽悠但没实操能力的人融资风光。

例如今年的上海电影节,那些开一个发布会,把一些大佬请过来站台,搞一个Party的诸多公司,一下子公布了200多部片单,一时间,真是风光无限!



但是对不起,随后才刚过去一个月,市场就变天了,融资难了。这片单中的200多个项目能有三分之一完成就是奇迹,即便拍出来也大多都是亏损。

没钱就是没钱!那些自己没钱只能靠忽悠投资的人和公司,这段时间原形毕露,只能闲下来了。

其实,没钱,是这个行业的常态,也是过去十多年来行业的常态。从今往后,可能又要回到过去那种拿钱很难的常态了。因为一旦电影行业进入低谷,资本转向得比谁都快。

这个时候,“匠人精神”又重新被提出。否则,萝卜快了不洗泥,观众一而再再而三被烂片所伤,电影行业就被观众抛弃了!电影就是一个饭店,如果饭菜老是低质量,大家大不了不去你家吃了,改吃别的。

一个饭店注重口味质量天经地义,电影也是如此。



所以这一点上我尤其佩服王长田这位老司机,在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迅速裁员瘦身,主动应对。可能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大家会说光线不行了,开始裁人了。但是到了后来大家就会佩服人家有先见之明了。

所以,影视行业还是一个长期跑道,不要看谁突然跑到前面了,就想着自己也去多忽悠忽悠抄近路。靠忽悠骗子成名立万的风口已经过去了,就好像八十年代只要你胆大敢下海,不管你学识高低都能成功,但是到了今天,没有真凭实学单靠胆大冒险根本寸步难行,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泡沫退去,市场节奏变慢了,你要适应这个行业“慢节奏”的常态。可能无法再像前几年冒出的那样一批人一样快速成名了。但是踏实下来,练好内功,市场会给你额外奖的励。

别把时间浪费在骗子身上



在影视圈要想成功,要具备匠人精神,需要下苦功夫。

你入行的第一件技能,就是要分辨忽悠和骗子并远离他们。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上面。否则人错了,就什么都错了。你再心怀希望,也永远做不成事儿。到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一事无成被人笑话,二是你也成为忽悠和骗子。



有时候你也会认识到他有几斤几两,但是由于你在他们身上付出时间太多,你会对忽悠和骗子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幻想他万一成功了呢?但是在路边摊光膀子撸串谈上亿的大生意,两个人互相忽悠,看似真诚,但你不觉得可悲吗?因为再过几年你们谁也成不了事!

在这个行业,圈子很重要,一定要想办法和顶尖人士合作。那些能从底层骗子上升到中层忽悠的,其实就是通过捷径接触上了上层的大佬,否则他们还是混迹底层的骗子。

但这并不是让你去混圈子和傍大佬。尽管你在某个局上有幸和大佬交换了名片或者互加了微信,但如果你自己不强,没有核心竞争力,大佬也不会真正跟你合作。你在朋友圈下面点再多赞也没用。凡是挤进大佬圈的,身上必定有可利用价值,例如你的美女资源多,例如你认识一些外行投资人。

但是,一般大佬有一两个这样的小弟也就够用了,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最终还是要靠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忽悠和骗子



不要相信奇迹,不要幻想捷径,更不要总想着一下子吃口胖子,去做几千万的大项目。不如老老实实做几个小项目,靠商业模式取胜。

互联网正在从方方面面颠覆着影视行业,给了无数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你可以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做起,不一定是院线电影和电视剧。例如目前网络电影和网络剧就正处在风口上,而且也有了盈利模式。

一般一部网大是几十万或者一两百万投资,一部中低成本的网剧在一两千万的投资,正是给了无数年轻人机会。你可以沉下心来,在这个市场耕耘布局,避开与老人们的竞争。

筷子兄弟《老男孩》就是几十万做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和网剧《匆匆那年》的导演姚婷婷一开始也是几十万拍了个微电影;网络超级IP《万万没想到》一开始才几千块一集的成本。



这些小项目都是锻炼你,并且证明你的好机会。并不是要你沉寂于此,而是要你有三级跳的实力,从中展现出以后你有操作上千万大项目的实力。

如果你真有实力,可以免费为大佬服务。例如,你营销能力很强,就可以免费帮片方出点子,搞策划。上半年发行第一名联瑞公司,据说就是免费帮《美人鱼》、《捉妖记》发行而崛起的。

说白了,这个行业很势力,需要你有成功案例,那你没有成功案例怎么办?想办法累积成功案例。

不要一下子就想主控项目,先合作,先从帮其他大佬的项目做起。最后,就是自己做一个小项目累积经验和人脉。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你是金子,会有人看在眼里的。

总之,知行合一,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去除忽悠恶习的人。重新规划一下项目,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也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多做少说,不要再像以前市场泡沫时期那样习惯性夸大。否则,你就变成了别人眼里的忽悠,而你还自我感觉良好,但那只是别人给你面子而已。



从现在起,你需要认真清理一下的微信朋友圈,如果有一些人十年如一日只空谈项目,并且只是参加别人酒局饭局和发布会,赶紧删掉吧。

如果你自己就是我所说的忽悠和骗子,劝你还是趁早转行吧,以前那样暴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对称,忽悠和骗子越来越难在这个圈子立足。

你有这样的聪明才智,去别的行业忽悠,比在影视圈容易多了。影视圈真的没啥好混的,无非就是美女多些,但是这个圈子的美女何等精明,何等势利?你啥也忽悠不着,最后无非就混个名,但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至于钱,在市场低谷期,你就更别想了。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



    关注 一起拍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