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逐字稿:亲密关系里的“强迫性重复”

 

不安全依恋:亲密关系的魔障。亲密关系模式的认同与内化。独立的人格,成熟的亲密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今天的微课从一幅漫画开始,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就是一位成长在暴力家庭的女孩子,她爸爸经常拿皮带打她妈妈,她妈天天在那里哭来嚎去,但就是没有办法从这个关系中挣脱出来,这样一种施虐和受虐的关系已经维持了很多很多年了。但这个女儿受不了了,一边哭一边说:我绝对不会像妈妈那样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过一辈子。然后,就拎着箱子离家出走了。十六年以后(我觉得十六年可能短了一点),这个女儿也结婚生子,并且儿子也慢慢长大了。就像她当初离开那个暴力家庭时的发誓一样,她没有像她妈妈那样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但她却向攻击者(也就是她的父亲)认同,成了一个施暴者,找了一个很窝囊、很懦弱、很受虐的丈夫,经常在家里用她的煎锅打老公,她老公天天在家里哀嚎,但是又没办法从这样的一个痛苦的亲密关系当中挣脱出来。这时候她儿子受不了了,儿子可能也讲了一句跟他老妈当年说的同样的话:我绝对不像老爸那样忍气吞声过一辈子!他也离家出走,想要开始他自己新的生活,绝对不想再在这样的生活当中继续下去了。

这个漫画到此为止,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可能再往后的画面:也许这个男孩子长大了以后,娶了一个比较懦弱的妻子,也许他会像他的母亲那样,成了一个很强势的老公,并对他的妻子很坏,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重复下去。由这样的一幅画开始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主题:亲密关系里的“强迫性重复”,为什么有些关系就是很痛苦,它一直重复,但却没有办法去改变。

但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也要表明一下立场:我从来不认为理论可以解释一切,我也从来都认为生活的复杂性其实远远多于理论的单一性,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看清生命的其中一个面向而已。就像我们在生活或者临床当中会有很多不同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虽然成长在一个具有创伤性的家庭当中,但这个人先天内在的力量特别强大,具有很强的心理弹性、修复能力,没被这些伤害所打垮。有句话说:那些没有把我们打垮的,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使得TA在成年后有能力建立起一个更新的、更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关系,这是一部分人。还有些人虽然早年的成长经历很不好,但成年以后遇到了非常好的另一半,而这另一半对于TA来说是具有疗愈作用的,TA在亲密关系里去疗伤、去修复、去成长,这也是一种类型。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早年成长经历不好,但又很困难从创伤中修复的“强迫性重复”。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再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张经典的投射测验的图片。我去年开了一个小型的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里,我让所有的参与者根据这个图片匿名编一个故事写在纸条上,然后再把纸条折起来,放在一个盒子里,我一个个来念。

这个念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大家也可以想象,虽然我们看到的图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情境或刺激源是一样的,但在这个相同的图片里看到的东西却不尽相同。就比如说,有的人看到的是后面的老妇人嫉妒前面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而觉得自己已经年老色衰了。但也有的人会觉得,前面是一个年轻俊美的男子,后面的老妇人是他的母亲,这位母亲以一种慈爱的目光看着她渐渐成人的儿子。大家有没有发现,连性别都变掉了。那么还有人觉得,这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前面的那个女子,虽然相貌年轻,但内心已然历经风雨,沧桑得就像个老妇人了。也就是说,决定我们对一个事情的认知的,不是外部的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去办了一张两年的瑜伽年卡,结果刚刚办完一个月,就突然被告知说因为这家店经营不善要关门了,然后会在另一个地方再开一家店。原来这个瑜伽馆的会员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换到另外任何一家店,并根据你剩余年卡的时长,补偿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的时间;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如果你觉得远、不方便,也不愿意转店的话,可以按照你卡里剩下的时间给你退钱。这是一开始公司就拿出来的政策,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的会员来说,都是处在类似的情境之下的,就像我们面对相同的图片一样。但是对于这个相同的情境,每个人的理解、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以及惯常的应对模式却各不相同。

有些人很平静,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品牌,不太可能乱来,要是转店的话,到时候去看看新店怎么样,好不好?好的话就转,实在不行,反正这个店还要再开三个月,时间到了就把剩下的钱退掉,然后有三个月的时,可以再去找一家新的店。然后TA该干嘛干嘛,还蛮开心的,这是一类人。还有一类人呢,TA们就觉得店大欺客,想坑我们,你们现在都是缓兵之计,谁知道三个月以后是不是人都跑掉了?我绝对不能服输,绝对不能被欺负,于是他们就纠结了一批人,去给工商打电话,去总店闹事,不停地找公司负责人,不停地吵不停地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有一类人呢,TA们也会很担心,万一到时候承诺的东西无法兑现该怎么办呢?但他们又害怕发生冲突,担心枪打出头鸟,就躲在后面,就跟在那群冲在前面的人,脚踏两只船,想着:如果你们能赢,能挣得更多的利益,我就能分一杯羹,要是万一没戏,我就赶紧撤,反正跟我也没关系,这是第三类人。

这个里面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发现第一类人会觉得外部世界蛮安全的,虽然对方很强大,但他不会欺负我,他是很好的,我也不会受到伤害,会有比较安全和信任的感觉。而后两类人,他们会觉得不信任,觉得你是不是很强大就会威胁到我、伤害到我、损害到我的利益,似乎外部的那个对象,坏的东西更多一点,至于自己,则处于一种弱小、被欺负的位置。而对这件事情理解的差别,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第一类人很平稳,该干嘛干嘛,情绪不受影响,其实结果也确实挺好。而第二类和第三类人,会有被伤害的恐惧、愤怒、不满啊等等,其中第二类人在这种剧烈的情绪之下产生了很多攻击性的行为,而第三类则是退缩躲避。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会有一个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这个模式使得我们在面对外部相似的情境时候产生不同的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也就使得“我”之成为“我”,而不是“他者”。并且我们知道,不同的互动模式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讲的也是这个。那么,这一套影响我们命运走向的互动模式是怎么来的呢?

图片来源:《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这张图可能有点专业,它其实讲的就是我们早年与父母互动的模式,如何会内化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成年以后与他人互动的“人际关系模板”。而我们今天主要讲亲密关系,它与早年和父母互动模式的关系就更紧密了。因为和其他关系类型相比,亲密关系在相处的距离、时间、紧密度等各个方面,是最与早年的原生家庭类似的。

从图中我们看到,在和“父母”(不一定是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可以是所有早年主要抚养者的统称)互动的过程中,慢慢会帮助孩子内化并构建一个关于:认知(自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好不好等等;认知(客体)-别人是谁,迫害性的、严厉的还是宽容的等等;行为-是有来有往的,还是你争我吵的,还是冷漠回避的等等;情绪-在互动过程中,我们的体验是愉悦的、恐惧的、愤怒的、嫉妒的、羞耻的、还是内疚的等等。这一整套东西,刻进我们内心深处,构筑我们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模式。当然,我还是要说,并不仅仅只受家庭影响,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以后,也并不仅仅只能是旧有关系的重复,会有新的东西产生,并会修正内在的“人际关系模式”。



鉴于我们今天讲亲密关系,所以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跟大家诠释:第一,是早年的养育,尤其是前三年的养育对成年以后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我们其实是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生物学上的自我,还有一个是心理学上的自我。生物上自我就是,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张照片,你可能一眼就能认出照片里哪个是我,肯定不会错认为其他人的。又或者我们听到一段录音,马上就能认出哪个声音是我的,哪个不是我的等等。而我们最早对于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的确人,是从镜子里面来的。我们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妈妈说,这是宝宝!哦,知道了!以后再看到照片就知道这就是我自己。我们经由镜子确认了自己的身体意象的身份认同。而我们最早对自己内在的认识,譬如说: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好不好?可不可爱?有没有人喜欢我?还是别人就只会伤害我、抛弃我、不爱我的?这部分的东西,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处于未知状态的,而我们对于这部分最早的认知,主要是由“妈妈”的脸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得到确认的。有一个儿科医生叫温尼科特,他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的这个说法:就是妈妈的面部表情、对孩子的回应就像是一面镜子,让这个孩子从妈妈这面镜子里面读到我自己、读到我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最早是从这个里面发展起来的。而在这个建立的过程中,前三年是起到最重要的打底子、铸模子的作用的。

在精神分析领域有一个理论叫“依恋理论”,这个理论特别谈到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类型,如果我们前三年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的依恋,会在成年以后对于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来举好和不好的两类例子。好的就是说:如果在最初的两三年里面,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至少有个最主要的养育者会让这个孩子觉得很稳定,照顾我的人会一直在那里,每次我听到的心跳、走路的速度、摇摆的节律都是一样的,TA会稳定的在那里,不会抛弃我,这个对孩子来讲非常重要,TA会慢慢内化一个亲密关系中依附的这个人是稳定的,就算TA暂时离开也会回来的,TA不会不要我,会一直在身边保护到我的等等内在的安全的人际关系模式。

那么等到成年以后,我们类推一下,亲密关系当中,譬如这个人的老公他突然出去了,或者下班晚了,或者需要出差几个月,又或者他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她仍然会觉得是没有关系,他终究会回来的,他不会去做什么让我伤心的事情的。也就是说,内部建立起来了“好的客体关系的恒定性”。

除此以外,也很重要的就是,对于孩子来讲自己的需要有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说TA哭了或者想吃东西了,妈妈就能够感觉到并能及时回应到TA,这对孩子来说也蛮重要的。TA会觉得说好像我有什么要求,我都是可以提出来的,并且可以得到满足的。除此以外的话,比如说天上突然打了一个惊天雷,孩子被震了一下,吓得要命,然后妈妈马上抱起来说:啊~宝宝,别哭别哭!妈妈在这里,妈妈可以保护到你的哦,妈妈不会不要你的,妈妈爱你之类的内容。也就是,对孩子而言,妈妈像一个大的容器,可以容纳TA的一个情绪体验,并且对于TA快乐的、痛苦的情绪都是有反馈的。

这整个的养育过程,对孩子而言,会在TA的亲密关系当中内化一个好的模版,而我们成年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不自觉地按照早年的模板去做。如果这个孩子觉得我依恋的人是安全的、会回来的,我的需要是可以被看到、会有回应的,我也可以提我自己的需要的而不是说我什么需求都不能够表达的,并且我的情绪能够被体验到,有什么坏的情绪是会被抚慰的等等。这一系列的过程,当然是在先天气质和后天养育的互动之下,内化了一个蛮好的自体就,就是别人很喜欢我的呢,就算我做了很多坏事,TA对我还是蛮好的,也不会害我的,总体都是蛮不错的。那我们的互动模式也是蛮愉快的,我们彼此是可以自由自主地表达的。当然并不只是前三年,我只是说从依恋的角度来讲,前三年会特别重要。除了前三年以外,孩子在成人以前一直有个稳定的对象能够照顾TA,不抛弃TA、陪伴TA成长都是蛮重要的,因为成人之前孩子是没有独立能力的,如果真的被抛弃或不被爱确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当然成长的过程很复杂,我们会内化很多很多这样一套一套的模板,不同的模板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但是,蛮重要的是,好的养育会内化好的模版,使得我们在成年以后跟别人建立起好的关系。因为你信任别人、对别人友善爱,别人能体会到,TA也会把好的东西回给你,这就形成一个正性循环,当然不绝对。而除了这个正性循环,其实还会有一类,也不能说恶性循环,但是确实是蛮痛苦,但是却没有办法挣脱出来的痛苦但又固着的关系模式。

比如说孩子TA妈特别忙,生下TA以后喂了一个月奶,然后就没时间去管TA,她得回去上班了,所以就送到奶妈那里了。然后奶妈呢对TA又照顾不周,喜欢打麻将,不太去管TA,哭了也随TA哭。断奶以后呢,又送到外婆家了,在外婆家呆了两年,然后外婆突然生病了,没办法送到奶奶家,在奶奶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年纪大一点了,就被送到幼儿园去了,回来以后呢,爸妈也太忙没时间管。当然我只是举这么一个例子,其实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啦!那么这样的一个养育环境,尤其是对于最早几年孩子遭遇这样的养育环境,是会有很大影响的。对于这个孩子来讲,TA有可能体验到的就是那个亲密爱人,成年以后是我要长期跟你过一辈子的那个人,小的时候是父母这个角色,TA会觉得好像根本是靠不住的,一靠近他就没了。怎么回事啊?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靠近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没有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象成人那么理性,他不知道的,甚至可能都没有语言,只是情感体验,就是觉得我靠近谁谁就没了、不要我了,就是很痛苦的。

因为分离对任何人都是痛苦的,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越紧密越丧失,痛苦程度就越强。而这部分在孩子内心形成的那个模板,就是觉得我好像是没人要的,那个客体,那个亲密的人总是会不断地抛弃我、不可信任的,好像也是不爱我的。情绪体验里会有很多撕心裂肺的、恐惧不安的。至于行为模式,因为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有的偏回避,有的偏纠缠。等到成年以后呢,比如说有的人,TA可能一谈恋爱关系一深入,对方稍微有一点点马虎,或者又某些不周到,TA早年的情绪体验就自动冒出来,担心说是不是不要我了,哎呀!痛苦啊!痛的要命啊!赶紧跑掉。很难走近亲密关系,就是TA不要了。或者有的人,TA可以走进亲密关系,但就是不停地担心,譬如说他今天回来晚了,为什么回来晚了?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哎呀!我得赶紧趁他睡着的时候,查查手机、看看微信。嗯!实在不行,把他QQ账号的密码破一下,去看看他的聊天记录,看他到底有没有在外面边搞来搞去?不行,我得五分钟打个电话,十分钟打个电话。然后就开始作了!但这个作来作去也不是她的错,只不过因为一点点风吹草动,她就把记忆中相类似的情景泛化到当下,内心的一整套相类似的模板就触发出来了,但可能这个老公他也没有做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我给大家举一个《红楼梦》里面的故事,就是林黛玉跟贾宝玉,当然我们知道林黛玉很小的时候,她的弟弟就死了,其实早年亲人的丧失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因为分离嘛,很痛苦的,以及她六七岁的时候,她妈妈贾敏又去世了,当然去世前可能病了很久,没办法很好地照顾她。她外祖母贾母疼惜自己的外孙女,就让她父亲把她送到自己身边抚养,等于说又离开了自己的父亲,成为一个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在黛玉的内心深处,她的亲密关系的模式就是,我是没人要的丫头,你是不喜欢我的,要抛弃我的,被抛弃以后痛苦哀怨啊,行为就是不搭理你,要么作天作地,当然这个跟她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个就是黛玉内心的模板,那么当她遇到一点点的刺激,比如贾宝玉从外面回来,她发现他衣服上挂着的所有荷包都没有了,因为宝玉的荷包里面有很多值钱的小玩意儿,一出去就被抢掉了,然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不把我当回事,我其他人都不帮他们绣的,就只给你绣荷包,但我在你心中一点地位都没有,你一出去就随随便便把我的荷包送人了。好!你送人是吧,我以后再也不给你绣荷包了,直接就把她正在做的荷包拿起来一剪刀剪掉了。这是林黛玉内心的模式,造成了她跟贾宝玉相爱又相折磨的痛苦。

但其实宝玉不是这样的人的呀!宝玉把外衣解开从内衣里掏出黛玉给她绣的荷包:你看,你给我绣的荷包在这里,我知道出去要被抢的,所以我从来不把你绣的荷包放在外面,都是放在贴身的地方,他们拿不到的。哎呀!这个林黛玉又开始委屈,又作又闹了,就是这样子。在这个里面我们是会看到一个人内在的人际关系模板,如何在外部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如何重复的。使得本来相爱相知、前世姻缘的一对情侣,陷入了如此痛苦的纠缠当中。宝玉也是为此病了好几场的,两个人爱的还是蛮苦的。当然宝玉对黛玉来说也是有疗愈功能的,因为不管黛玉怎么作,宝玉始终都在那里稳稳地爱着她对吧!

当然不仅仅是前两三年,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阶段,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作为原初的亲密关系体验,也是会影响到孩子在成年以后婚恋方面的选择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母亲,自己的婚姻很不幸。然后呢,她又没有勇气走出婚姻,去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她会担心要是离婚了,一方面自己没有找落,另外一方面孩子怎么办?但她又有很多的怨念没地方说啊,怎么办?孩子就成为了自己的倾诉对象,经常跟她说:你看看你,都是为了你我才不离婚,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跟谁谁谁走掉了,他其实真是比你爸爸好十倍啊!我是想着,我万一要是走了你就没有妈了呀,所以我就留在你的身边了呀!你看看你爸爸,整天光喝酒不干活,根本是个靠不住的男人啊等等。这个妈妈有她自己不幸的婚姻,但没有能力作为一个成人去承担,却扔给了一个本不该承担这些痛苦的孩子。对这个孩子来讲,她在亲密关系当的体验,有时并不一定是异性啊!就是有的时候,会把在同性的父母当中亲密关系的一种体验,移置到成年以后伴侣的选择上,所以我说生活是很复杂的,它不是跟着理论走的。就像这样的女孩子,她就会觉得在她的生命里亲密关系的对象,就是很可怜、承担了很多、为了我付出很多的。那么我呢,我就要为了他牺牲自己,把我的需求压抑下来,尽力让他开心。然后她的互动模式就是讨好的、就是过度承担的,有愤怒又很难表达的。就是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型啦!那么遵循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型,当她成年以后找老公的时候,很有可能她会去找一个看上去不怎么样,负担了很多,沉重得不得了的。然后就觉得自己特别痛心,特别要嫁给这个男人,为他背负他的重担!

这个里面其实就是早年模板没建立好,而在一些早年家庭关系比较好的关系当中,他们建立的跟亲密相连的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关系模式。可能父母之间也是平等的、相敬如宾、有来有往有沟通的,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尊重有爱的,把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的。在这样一个健康的环境当中成长的孩子,内心的模子就比较健康,所以跟亲密相连的模式是积极的。所以当遇到一个人,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就被唤起了,而如果对方也是比较健康的,两个搭在一块儿就是幸福的亲密模板。但如果早年跟亲密相连的模板是比较痛苦的,比如说像上面的案例,妈妈的沉重是要她负担的,父亲又是很疏离、没用的,她跟妈妈建立起来的这一套很紧密的连接就变成,我最亲密的那个人就是很苦的、付出很多的,所以我需要去为她承担很多,把所有的重担都扛下的,这种关系模式可以唤起她的亲密感。

在精神分析理论里有一个客体关系学家叫费尔贝恩,他就特别谈到了痛苦关系的强迫性重复。有时明明很痛苦,但是又没有办法挣脱。无法挣脱就是因为这套模式,已经刻在我们内心深处了,虽然痛苦,但又是和那种最亲密、最温暖,我们最渴求的那部分东西连在一块儿的,大家能明白吗?这两个东西搭在一起,所以你要想要亲密,你搭着痛苦的那个板子就一块儿来了,它是有这个部分的。而除了这个板子以外,就是好的关系,譬如说有人就是对你很好,但就是吸引不了你,因为亲密感没有和这些好的东西搭在一块儿。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果TA真的痛苦,想离开又离不开,这是为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未知的恐惧比已知的痛苦更恐怖大家能理解吗?就是已知的那个模板虽然坏,但至少是确定的,反正被打就被打了。但如果要去建一个新的模版,那个是完全未知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样子,未知不能掌控是一种更大的恐惧,其实是有这部分的恐惧在没有办法改变的背后。

第二,是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被孩子内化,成为孩子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模板。也就是我们今天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图片里面的意思。我们知道大概从两三岁开始,孩子开始有性别认识,譬如我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男孩子站着小便,女孩子蹲着小便;男孩子有小鸡鸡的,女孩子没有的;男孩子玩坦克,女孩子玩洋娃娃等等。当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以后,就要慢慢建立性别身份认同,以及怎样去做个男孩和怎样去做个女孩?这部分是不自觉地在整个社会规则之下慢慢树立,这是一部分。那么还有一部分,我到底怎么做一个男人或女人,以及在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该怎么做?

如果大家知道班杜拉,他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他曾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让两组孩子去观察成年人,其中一组的成年人不断地攻击谩骂洋娃娃,还有一组是没有的。然后再把这两组孩子,放到之前成年人所处的有洋娃娃或者是玩偶的情境之下,然后就会发现,那组看了成人打人的孩子有更多的暴力,并且男孩子的暴力倾向比女孩子更大;而那组所观察的成年人里没有攻击行为的,这些孩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暴力性。

也就是说,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我们的直接体验以外,还有间接体验,这个间接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就是对父母的观察、内化与认同。比如说我是个女孩子,我就要模仿妈妈是怎么做女人的?然后妈妈作为一个女人是怎么跟男人,也就是怎么跟爸爸这个很亲密的人相处的?男孩子也是同理,当然也会有反向认同。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观察,并且不管愿不愿意都会内化,这是事实。譬如这个家庭里,妈妈很凶,从来不会撒娇的,如果是个女孩儿的话,恐怕也不知道撒娇是怎么一回事。当然也不绝对,一方面这个孩子不一定会认同她妈,如果她天生柔弱,肯定强悍不起来;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个孩子的隔壁邻居的夫妻关系特别好,那么也许她会认同隔壁邻居的,不一定是母亲。

但很多时候是会内化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的,因为是最紧密、呆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不可能不影响。再回到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女孩子本身也是蛮厉害蛮能干,母亲在家里也是很强势,母亲对待父亲的方式是呼来喝去、看不起的,并且母亲说不定也会把女儿拉到她的同盟里,让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父亲。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她对待男人的方式只会一种啦,那种和亲密体验绑在一起的,就是骂来骂去、贬低打击,她不会撒娇、不会称赞。哎呀!你真的好棒啊,她不会说这些话。那等她成年以后,她要去找亲密关系,就会把内心的那套模板拿出来,就是女的强悍,男的弱势。女的看不起男的,在家里经常呼来喝去,男的闷声不想打游戏。把这套模板拿出来了,就去找那个对应的人了。我们知道,如果遇到的男人也是蛮能干、独立,希望彼此尊重的,那么他觉得在关系中根本没有被尊重,也不会跟她继续下去的起。那么她能找到的那个男人,必定也是内心能够有和她匹配的模板的,就像施虐者总会碰到一个受虐者一样。那么这个强势的女人和那个弱势的男人相遇时,他们内心深处的这个模板就自动拼装起来了,关系中的亲密度和熟悉度,就自动被唤起了,于是他们就结合成了伴侣。但在这个内在的亲密感里面伴随的,其实又是一种不平等的,或者是受伤害的、给彼此带来痛苦的情感状态。但在这样一个情感状态里面,又很难挣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亲密关系里的“强迫性重复”的来源,痛苦的纠缠却很难挣脱,并且实事求是的讲,亲密关系模式里面的修正是很蛮困难的,而痛苦的核心是不良的养育。

我们知道在一个“好”的养育下,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健康的,能够让孩子的自我充分成长的,把个性当中积极平等的人际关系互动过程发展出来的养育。但很多时候是成长环境的不良,或者,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孩子的需求不匹配,使得孩子内心属于自己的东西没能够得到发展,反而装了很多父母那里消化不了的东西,背负着重重的壳,在痛苦的模式里重复。

关于这部分的修正,大家还记得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内心的模板,我是什么样,他是什么样,情绪体验、互动模式。就是说真的要修正的话,意味着内心的这个模板需要修正,会需要蛮长时间,因为牵涉到人格层面的问题。说到疗愈方法,我觉得除了做比较长程的、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可能没有其他特别短平快的方法。我这么说倒不因为我自己做咨询,而是因为它其实意味着一个再生长的过程。比如说一个孩子从小不断被抛弃,TA可能需要一个新的、安全的养育环境,心理咨询有的时候像是一个好的养育,在这个环境中TA发现自己不管怎么折腾,TA那个老爸或者老妈(也就是咨询师)一直都没有抛弃TA。并且在这个关系当中,TA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自由地做自己,是可以被看到的,TA自己的自我可以慢慢去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当中,模版慢慢修正。那么如果内在的模板修正了,在外部世界当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反应不一样,情绪体验不一样,行为模式也不一样了,那么跟别人的互动就不一样,吸引到的人也就不一样了,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最后想说的是,有时候说理论是为了把事情讲清楚,但生活中是不绝对的,并不是说我原来那样就一定要重复了。生活中会有重复的东西,也会有新的体验,会有修正、也会有成长。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THE  END—


    关注 晓艳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