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不发言是一种沟通吗?|李松蔚

 

不回复所传达的信息量,可能比直接回复点什么更加意涵丰富。...



来都说:
你加入了多少个微信群,你在每个群中都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积极的话题主导者,是碎嘴的话唠,还是沉默的潜水者?就算是不发言,也在传递着一些信息。你猜这会对其他群成员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群里不发言是一种沟通吗?
- 李松蔚
沟通的本质,就是传递对彼此关系的定义。

一个人只要在场,不发出沟通信息就是不可能的,这是沟通领域的一条铁律。不存在“零沟通”这样一个选项。

哪怕这个人不说话,不动,面无表情,甚至是闭上眼睛养神,他都在发出信息。

当他闭上眼睛养神的时候,他在表达:“别来吵我。”别人读懂了这条信息,自始至终保持安静。看起来两个人毫无交流,但他们在进行沟通。

如果一个人不在现场,只能用远程的方式连线呢?

照样,不发出沟通信息是不可能的。

只要我打给你一个电话,你就无论如何不可能与我“零沟通”。能做的,最多就是接了不说话,不接,要么直接挂断。但这都是在向我传递不同的信息。

接了不说话,表达的可能是你不乐意说话。而挂断则是表达:“我已经知道你打来电话了,但我现在不方便。”没接电话意味着:“我没听见”,或者,“我想让你认为我没听见”。

同时,它还附加了一条信息:“只要我看手机,我迟早总会看到你打电话给我的记录,我稍后会进行处理。”

如果连这样的信息都不想给我,你能做的就是关机。但关机也还是在沟通:“我要么是手机没电了,要么是现在不想接电话。”

这一来,仍然有可能卷入更大的麻烦:“你是不是在躲我电话,昂?”



过去用老式手机,还有更绝的一招,就是在开机状态下把手机电池抠出来。这样我打过去,听到的就是“不在服务区”。——特别适合逃债或者幽会情人的情况。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了,也不知这个方法还适不适用。

你发给我一条消息,我无论回不回复,也都是在沟通。

有时,不回复所传达的信息量,可能比直接回复点什么更加意涵丰富。

尤其是长时间,反复发来消息仍然不回复……这一点,想必各位催过我稿的编辑都深有体会。

如果是更极端一点的情况呢?

比如既不在现场,又不是一对一的发生联系,只做一个远程的旁观者,这个人仍然在与其他人保持沟通吗?

对,说的就是那些在群里不发言的人。

想必稍微大一点的微信群,都有这样的潜水者存在。长期一点动静都没有,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在不在群里都没有差别。

但果真一点差别也没有?

首先,因为他们在群里,成员名单里就多了他们的名字。这就是一条起码的信息,代表他在某种程度上愿意与这个群维持一点关系。

如果想隐藏这条信息,他就必须退群。

而退群这一行为其实又在发出更强烈的信息。

但是他们不退群,又不说话,甚至连红包都不抢。

他们表达的信息可能是:“我对群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不感兴趣”。

不要小看这条信息,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出相当的威力。

有时候,两个人在群里聊天刷屏,其他人悄无声息,这两个人刷着刷着,就会有点心虚地说:“算了,咱俩要不还是私聊吧。”这其实就是感应到来自旁观者的压力。这份压力,是透过沉默传递的。

沉默是一种无形的施压。



面对面的情况下,沉默的压迫感会更加明显。

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长时间不吭声,这个人就会变得格外醒目。一些人会被他的沉默吸引。

一般来说,总会有人先耐不住性子,尝试与他搭话(在其他人的注视下)。

沉默者这时的选择只有:1)打破沉默;2)维持沉默。

两种选择都会进一步展开沟通,尤其第二种,会激起别人更强烈的不安。

沉默之所以使人不安,是因为我们已经很确定对方接收到了我们的信息,但仍然不予回应。他听到了我的话,然而不理不睬,他显然是在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向我表达什么。

但如果换到网上,这个猜测并没有那么肯定。也许对方并没有接收到信息?也许他长期不在线,或者把群屏蔽了?

如果对方把群屏蔽了,这个群里发生了什么事,他根本就无从知晓。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就和群里的人完全无关了呢?

其实,他仍然在以某种方式发起沟通。

这就好像开一个会,有人缺席。会场发生的事看上去与他无关,但他的缺席也在向与会者传达一个微弱的信息:“我今天不跟你们在一起……”

有一些团体辅导,就把缺席者的椅子摆到圈子中,来增加这条信息的强度。“这里有人跟我们不在一起……不在一起……不在一起……”

面对这些缺席的座椅,与会者被激发出复杂的感受。有人羡慕,有人难过,有人担心,有人不屑,有人沉痛反思,有人顾影自怜。

他们是怎么做出决定不跟我们在一起的?是不愿意?是不敢?是不喜欢?是觉得不值?或是遇到意外?他们的缺席跟之前发生的事有关吗?还是预料到了之后的某些结果?

你可能会觉得这太小题大做了,缺席的人根本没想那么多。他们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或者自认为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

是的,在缺席的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并不想表达那么复杂的意思,更没有讨论的必要,“你们想多了”。

但是“想多”本身,对参与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结果。从一个简单的行为,到无穷多种可能的解读,这一不确定性诞生的过程,就是一次沟通。

但是,这样的沟通不是纯粹的误解吗?是,但往大点说——误解不正是沟通的常态吗?

对于群里的潜水者,他们的存在更隐蔽,信息的强度更微弱,解释的角度更多,不确定感也就更强。

这些不动声色的行为背后,潜伏着太多的可能:这些人也许在认真阅读群里的消息,之所以不表达,可能是羞于表达,或者懒于表达,又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

但也可能是,他们把群消息给屏蔽了,出于忙碌,出于对群里讨论风气的失望,出于某一晚上别人的刷屏让他们烦扰。

也可能他们加入这个群只是为了某个特殊的目的,可能他们对群里的其他人毫无兴趣,只是迫于人情不得已才加入,他们甚至可能已经换号了……

没有真相,大家只能猜来猜去。

有些人会发起一些试探,通过@的方式或者发起私聊。如果还是得不到回应,这就变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对一个谜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置之不理当然是其中一种。就像有读者看到现在可能会想的:“这有什么值得猜的!”

这样的话,相当于就对沉默给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回应:反正你不说话,你就是默许了我们想干什么都可以。

你要是看我们不爽,随时可以表达(发言或者退群)。于是,大家继续我行我素,并且仿佛接收到了来自潜水者的支持。

也有可能,置之不理的同时会有不安。

活跃的人表面上谈笑自若,心里隐约会有一些压力:“我们聊的是不是太LOW了?太无聊了?太小众了?又或者太频繁了?”一些人会无意识地有所收敛。

潜水的人多了,一个群里的发言慢慢就冷落下来。这种时候,潜水又变成了一种无声的监督甚至批判。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都是参与者自己的投射。



但这些投射的产生与延续,不能说与潜水者毫无关系。至少沉默的这一行为表示,潜水者——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并不在意群里发生何种变化。

有一个人不在意,就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在意。沉默的人越多,仍在活跃的人就越觉得压力山大。

一个群就此渐渐沉寂,也未可知。有点像是僵尸片,沉默把还在说话的人感染为沉默者,一个一个,直到沉默吞噬了整个群。

如果按照团体咨询的处理方式,就会把“潜水”这个行为拿出来讨论,作为团体中的一个现象,了解不同的参与者各自都投射了什么。

也许可以这样开始:“有多少人觉得现在发言的人比以前少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家七嘴八舌,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人可能会说出心里隐约的担心:“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太小众了?”这当然是他的投射,但说明至少在他看来,群里的讨论走向是有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潜水提供了一个契机,帮助团体表达它的不安。

把长期潜水的人踢出群去,也是一种干脆利落的处理。但是,也可能让群里的人感到岌岌可危,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也有同样的风险和责任。

一旦公示了这条规则,就会有人开始讨论:“多长时间不说话算长期?”“群主有权利把人踢出群吗?”“要不要提前确认一下?”“万一手机不在身边,收不到确认信息呢?要不要再等几天?”

这时候,潜水者在用自己的沉默帮助群里确认团体的边界:每个人由此知道自己也可能被驱逐,才会试图重建安全感。

这些过程,潜水者可能并不知道,但不能说他们没有参与。

综上所述,在群里不发言,也是与群里的其他人进行沟通,虽然被距离稀释,溶解,以至于充满了猜测和误读,但前面的定律仍然成立,零沟通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加入了一段关系,哪怕只是被拉到一个群里,你就和这个群里的每一个人发生了极其微弱的关联。

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已经逃不掉这段关系了。

在这里发生的每件事,都有你的一份参与——无论多么微不足道。


◆  ◆
你在群里是个潜水者吗?出于什么原因呢?


文中配图来自behance
● 想观看相关视频 请戳
来都来了第8集:我怎么变成一个这样的自己


前阵子来都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句式“我希望..我为此..同时我正在..”,让小伙伴们尝试完成这个句式来梳理自己的愿望和行动,

点击这里:我希望___我为此___同时我正在___,可以了解这个神秘句式的由来喔!

这个句式同时也是《来都来了》第二季对谈招募中的一个环节,回复关键字[报名]就可以收到报名链接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回复关键词[看见][改变]

可以看两位主创人关于「镜相」实验的两篇文章




    关注 镜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