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田书艺】笔法亘古不变,结体因时制宜

 

率南宋书坛衰陋之气,即使赵孟頫有日书一万字,并被元仁宗称为“一门善书”的殊荣,他也还是难以复唐宋之盛。这是时...







率南宋书坛衰陋之气,即使赵孟頫有日书一万字,并被元仁宗称为“一门善书”的殊荣,他也还是难以复唐宋之盛。这是时代所限,不是哪个个人力所能及的。不过,赵孟頫并没有甘心于这样的限制。他力倡上求二王真谛,把被唐人肢解为法又被宋人曲解为意的晋人书法真啼还其原貌,即以他个人的实践而言,似乎是稍有成就的。即使我们说,上追晋韵,在他而言并未大成,而要到名不见经传的李士弘才臻完美境界;但若论倡导之力,却是非他莫属的。


在实践上高倡复古大旗的赵孟頫以他那出众的悟性,在书法理论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用他在著名的《兰亭十三跋》中的现成语,叫做“结字因时相沿,用笔千古不易”。这一观点,在后世引起了众多的争论,但争论本身正证明了他的观点的价值所在。

从表面上看,“千古不易”之说是明显的谬论。连世界都在不断运动变化着,书法史即使缩小到技法史,伴随着书写姿势、书写工具的不断改变,用笔岂能’‘千古不易”?以赵孟頫如此大家却不谙这个常识,说他是浅显得叮以,想来是不为过的。


不过,这种批评虽很痛快,却未必有说服力,不但前人多有为赵翻颐打抱不平者,也还有如周星莲公开为赵孟頫作理论上的辩护,而站在一个不枯着的立场上看,赵孟頫倒是说出了一个并不那么容易发现的真理:

①在结构与用笔之间,他注重用笔规律的总体把握,是摆脱了实用的文字立场而走向对线条的重视,这是一个书法大家应有的态度。

②在千变万化的用笔现象中提取出“千古不易”的规律来,是基于毛笔本身的工具性能而发的。在它的背后,包含着对线条立体感、力量感和节奏感等诸美感的深刻认识与把握。



缺陷只是在于,赵蒯胜更的观点逻辑力量不强。因为按他对用笔千古不易命题的内涵把握,结体在内在构成规律上也应该是“不易”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总体评价,毫无疑问,他仍然是一位对书法美有独到认识的“先知”。


赵孟頫的理论应该与他对晋韵的追慕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他不是一个专门的理论家,因此他不会从抽象思辨的立场上对书法进行观照,而只能从积累雄厚的创作经验中提取出一些精粹并加以整理与阐发,这造成正反两个方面的结果:在对具体的技巧形式等问题上,往往能一语中的、洞察至深;而在对书法进行宏观审视时,却易于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赵孟頫如此,他前后的其他同类型的研究家也如此。


    关注 北京砚田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