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来了/ 上周答案(先锋文学)点评+下周题目(乡土小说)

 

大家作答水平参差不齐,真的需要练习...



这一周发送给学姐答案的同学比上周更多一些,因此学姐决定,想要参与真题计划的同学们可以直接在本篇文章底部留言,以证明自己写过,给自己一个交代&记录&打卡

当然,也可以老办法

把你们的答案发到邮箱2992669298@qq.com。或者发送给qq:2992669298。学姐会挑出几个优秀的样例。(不知道怎么写的同学,不敢下笔的,你大胆下笔吧。正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你的勇敢才能推进你往前走。这在考研中是很重要的一步!)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的同学很多,所以学姐不能一一批改。请大家关注每周三的真题分析。由于很多同学犯的是同样的毛病,所以大家一定可以在学姐挑出来的样例和总结出的答题技巧中得到收获。

毕竟自己有下笔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想一想,练个三次,也许大题就成型了。考场组织语言信手拈来。想想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

begin
这一期的选取了三份答案。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实际上,就目前大家发给我的答案来看,大家作答水平参差不齐,真的需要练习。今天选取的三份,绝大多数考生应该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来吧,开始吧。
上周题目:
真题计划02
2014届北京师范大学 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简答题
简述八十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同学1答案点评:
1987年以后,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等大批先锋作家在语言、故事叙述和文本结构等小说形式层面上进行了空前的革命。进一步强化了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本的本体性(学姐点评:该句用了比较学术化的词汇。如果详细阐释,可以在各份答案中脱颖而出。一笔带过很难出彩,而且有装模作样的嫌疑)。

一、从主题上看,它们以“沉沦”的基色描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景观,抽象性和寓言性成为其文本的首要特色。例如格非的《迷舟》和《人面桃花》。

二、从文体形态上看,进一步发展了小说艺术。一方面成功使用已经包容了第三人称的异己和多功能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另一方面是对装饰性语言的刻意追求和语言方式的陌生化。如苏童的《妻妾成群》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三、从结构上看,作家不再强调完整的结构,以及它的严谨和逻辑性。也不再以故事的逻辑和情节的发展作为结构的关键,而是从叙述和语言本身来完成小说结构。一种是意象式结构,如《在细雨中呼喊》,还有一种是复调式结构,如《呼吸》和《东八时区》。

学姐分析:从三个层面上分析了先锋小说的意义。然而这三个层面的分析都比较个人化(比较文学史化的请看第三个答案),应该不会有考生跟你的观点冲突。学姐猜测你读过一些,请私信我告诉我学姐猜的对不对。如果你确信你的感觉是对的,你可以大胆一些,再多加分析一下。目前来看,有些拘谨。如果能稍微结合文学史的“标准特征分析”,可能会给你增加一些保底分数。否则如果遇见跟你观点不同的老师,会觉得你剑走偏锋。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如果你再写的细致一些。

over。

同学2答案点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作家开始以前卫的姿态探索人的存在和文学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创作出一系列带有先锋性的作品。它打破传统小说的拟真性,公开暴露小说的虚构本质,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幻觉幻想与现实融合。代表作家有马原,莫言,苏童等。例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叙述方式独特,明确承受小说的虚构性,没有具体明确的情节人物及故事内核。

先锋小说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式和语言经验,以反叛的姿态登上文学史舞台,对传统的文体理论是一次挑战。不仅表明中国作家在探索文学可能性上做的努力,也显示了文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截然不同以往的文学形式。

学姐分析:作为简答题来说,字数稍微少了一些。因此答的不是很圆满。看看下面这一位同学的分析,这位同学你就知道少在哪里了。

over。
同学3答案点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作家以前卫的姿态探索文学艺术形式和人的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先锋姿态的作品。代表作家及作品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山上的小屋》、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等。它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① 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先锋小说打破传统小说的拟真性,公开暴露小说的虚构本质,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幻觉和现实杂糅在一起真假难辨。如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是元小说的典型代表,明确地点出:“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其所叙述的几个故事没有什么关联:猎手穷布被请去猎熊,结果发现的是喜玛雅拉山雪人;探险者陆高认识一位叫央金的姑娘,可她却意外死于车祸等,突如其来又忽然而去。再如格非《褐色鸟群》,“我”与女人“棋”三次如梦如幻的相遇,似乎有几个不同的“棋”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中,但每一个“棋”又对前一个“棋”进行解构。

② 小说语言实验。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中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着力于语言诗性的探索,彻底斩断了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联系,以一种怪异的方式搭配在一起。如“第一块岩石的。回忆。送给它音乐。其余的岩石。”抽空了语言的意义只剩下纯净的言辞。

③ 小说表现现实生存状态。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怀疑,对人生苦难的思索并不直接来自于经验世界,而是高悬于世象之上的本质真实。残雪《山上的小屋》以一种荒诞、变异的方式写出了人性丑恶的仇视与倾轧,传达出生命体的痛苦、人生的深刻绝望。余华《现实一种》展现了兄弟相杀的血淋淋的场面,直接让读者看到人性甚至是兽性的残忍一面。而其《活着》等作品,虽然在描写下层民众的苦难时仍是冷静的笔触,但更多加入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们可以把先锋文学看作是80年代文学向90年代文学转化的契机,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经由这条途径,文学进入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学姐分析:非常标准的框架式答题。时间+总述特点+代表作+特征分析+最后分析整个文学史的影响。用词、造句还有分析都比较倾向于文学史教材的分析。很扎实。这样作答,考试很难出错。

over。
下周题目:
真题计划03
2015西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809考研真题
简答题
论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艺术成就
乡土小说的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出现在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汉硕考题里、北师大723中国文学史的考题里、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考题里……不止文学类考研专业重要,在汉硕里面,这个词语也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
那么,这周我们写这个。
别忘了可以直接在底部留言哦
重点提示:回答时候可先参阅手边资料,但写下来时尽量保证没有参考,再发给学姐。否则达不到回答题目的意义。
附上说明:什么是真题计划?
我们决定在离考研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发起“真题计划”。每周挑一道题目,请大家进行回答。
这些题目都出自各个学校的真题,
中规中矩,不选取太过于超纲的。帮助大家巩固基本知识点&答大题组织思路的过程。
对各个学校都适用。
让大题组织语言水平提升到中上等


学姐会在下一期公布范例以及答题技巧。虽然每个学校考题不同。但考试总归是需要有一些答题规则的,不能漫天胡话。如果说小题考背诵,那么你如何组织大题的语言,就极其重要了
“学姐,后期会限时练习么?”
“必须的。”
—END—
>>历次[真题来了]

真题来了/  简析宋代四六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14.简答)

真题来了/  上周答案(四六文)点评+下周题目(北师大2014.简答)
考哪找谁
长按下图,上车


帮文学专业的小伙伴寻找各高校靠谱好资料。好学长。靠谱资源。考研培训圈的内幕消息。分析报录比。优秀学长学姐的讲座微课。有备考伙伴的qq群。读书计划。各校真题。


    关注 考哪找谁文学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