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小语“翻转”答“草非有情”老师问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如何翻转?...





“微课程教学法全国三群”里,“草非有情”老师问:

金陵老师,想请教一下,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如何翻转?识字教学这方面如何体现在翻转课堂上?翻转之后我们的教参是不是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呢?

本已在群里与“草非有情”讨论了上述问题,考虑到“草非有情”问的三个问题,也许,其他老师那儿也有,所以,就把愚见公之于众,我们一起来讨论“草非有情”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一、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如何翻转?

这个问题不适合用“课堂翻了没有、如何翻”来解释。要化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什么是翻转课堂。

我们在“微课程教学法全国三群”里请老师们研究,翻转课堂先行者的合著中,为什么把“用视频为落课的学生补课”纳入“教育背景”的主题下?为什么把“让学生回家看视频学习、到课堂来完成作业”等纳入“翻转课堂的诞生”的主题下?其实,就是希望老师们发现,什么是翻转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呢?简而言之就是,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看作课前学习知识,堂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修炼核心素养的完整过程。在微课程教学法3.0的研究成果中,称之为: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或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生态),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回到”草非有情“老师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到,无论小学、初中、高中,抑或大学,所谓翻转课堂都是如上所述;无论高、低年级,无论什么学科,所谓翻转课堂都是如上所述。

可能有老师认为,上述解释似乎什么都没有回答。其实已经回答了,只不过在具体方法中,创造不同解决方案。

比如在微课程教学法中,课前采用了任务单开路,微视频等配套学习资源支持,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达成认知目标,收获学习成就感,发现自己原来还不差。课堂上,采取“检测、进阶、微项目”,即“检测、进阶、协作探究、展示活动”四步法。完成的使命就是课前学习知识,课堂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二、识字教学这方面如何体现在翻转课堂上?

我不是小学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粗略地认为,识字是在学会了拼音的基础上学生字。那么,翻转课堂的识字教学,是否可以这样考虑:

1.在任务单上,让学生给生字加拼音,然后读若干遍(即给出量的规定性来保证目标的达成)。

2.会读之后写字,要求若干遍(同样,给出量的规定性来保证目标的达成)。

3.写过之后,给出问题以强化认字效果。譬如,让学生自己检验一下:有没有字写错了?如果有写错的字,那么,有没有办法不写错?



这样的问题,其语言诱导功能是很巧妙的。群里刘晓曼老师实验之后,第二天的默写情况超常好,简直不可思议。刘老师称之为:这个翻转课堂怎么这么神奇啊。其实不是翻转课堂有多神奇,神奇的是教师创造的学习方法。

4.会写之后,按课文情况给出生字,给出配套问题:下列生字是什么意思?请通过查阅字典作出解释。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千万不要给填充,填充是除了考试、测验之外最没有实际用处的蹩脚方法。



识字教学是否可以这样,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三、翻转之后我们的教参是不是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呢?

教参教参,其价值在于参考,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不会没有用处,也不会成为必须仿效的样板。

比如,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达成目标的提炼,首先应该自己提炼,提炼之后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参考教参上的教学目标,看看自己提炼的达成目标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结果无非这样四种:

一是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水平,漏了某一个或某几个目标;二是和教参上差不多,免不了沾沾自喜或窃喜;自己提炼的达成目标超过了教参水平,即自己发现了教参编写者都没有发现的教学目标,说明自己对教材的发掘超越了教参,有比教参编写者高明的地方;四是自己提炼的达成目标既有不如教参上教学目标的,又有超越教参的新发现,那好办,按照新课改理念,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大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让孩子达成高水平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达成教参上那些不很理想的目标。可见,教参有帮助我们“合格”的功能,但是,不具备让我们“优秀”的功能。它既是有用的,又不代表绝对真理,作用就是“参考”。

关于学习任务、教学视频开发、课堂教学(学习)环节设计,那么,教参就是教参,不是模板。即使是微课程教学法的模板,也是可以灵动地变化的。模板提供一种帮助翻转课堂“合格”的模式,相当于把老师们领进门,至于修行到什么水准,取决于教师们在研修中的发现与创新。况且,模板里的内容,本身需要教师的智慧去创造。可以说,模板是一个展示教师智慧的领域,是最让教师闪光的平台,而不是一个最闪光的平台。

在我的记忆中,教参上往往还提供教案案例。但是,几乎没有哪一位教师会原封不动照抄教参的案例。教参,教参,功能就是教学参考。

不知是否能解决有些老师的疑虑?

作者:金陵(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wxzo.html

 

微信:weikekt



微博:微课与翻转课堂



关注教育部研究课题公众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申报课题


    关注 微课与翻转课堂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