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不是毛病,急着纠正才是病

 

暖暖从小就不是那种活泼外向、能跟别人自来熟的孩子。在家人面前能撒着欢儿变着花样地放肆,一到外面,就立马成了乖乖小淑女。...



我是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科学育儿、教育心得、亲子旅行、科学喂养、剁手推荐。希望我的原创分享,成为你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Q1‍‍
孩子怕生是毛病吗?


暖暖从小就不是那种活泼外向、能跟别人自来熟的孩子。在家人面前能撒着欢儿变着花样地放肆,一到外面,就立马成了乖乖小淑女。

别人逗她玩儿,想抱她,她就紧紧搂着我的脖子,把脸埋进我的肩膀。

在小区广场上,她也总是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候大一点的孩子想去跟她一起玩玩具,还会把她吓哭。
有一段时间,她又有点害怕看到家人以外的男性,甚至看到邻居家孩子的爸爸都会突然吓哭,搞得对方又尴尬又好笑。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怕生的情况已经慢慢好转。暖暖有了比较固定的玩伴和朋友,几个孩子经常在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上幼儿园第一天就能很轻松地跟我再见,跑到教室跟新同学玩;在旅途中遇到小伙伴,也能很快打成一片。

我一直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历程,所以从来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直到在后台接到越来越多关于“孩子怕生、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不跟别的小朋友玩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我才发现,原来很多家长都把这个现象当成毛病在担忧焦虑,急于寻求方法来纠正和解决。

我能理解家长们的苦心。

也许正如前两天公号推的《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你做好这几点准备了吗?》一文中写的那样:大凡情商高的人,个性友好快乐、学习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好、事业进步快,人生像开了挂一样顺利通畅。
所以家长们梦寐以求孩子拥有外向活泼、擅长交际、口才出众、彬彬有礼这些高情商的表现,也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人生过得更顺利、更幸福。

但是且慢,我们是否知道:其实几乎每个孩子,包括那些外向活泼、擅长交际、口才出众、彬彬有礼的孩子,小的时候都一样会怕生?孩子怕生不仅不是毛病,还是孩子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呢。
‍‍‍‍Q2‍‍‍‍‍‍
孩子在什么年龄会怕生?


德国的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说过:“宝宝的认生期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

这个“一夜之间”的范围,大概在宝宝6~12个月之间,如果你惊奇地发现,以前见谁都爱笑的宝宝突然看到陌生人会躲避、害怕了,而且变得特别依恋妈妈,这就是孩子的认生期到了。
老话说:“宝宝会认人,头发掉一层。”其实这句话不是说孩子认人的时候妈妈就要劳累过度付出脱发的代价,而是妈妈产后雌性激素减退导致脱发的时间正好跟宝宝学会认人的时间差不多。
‍Q3‍
孩子为什么会怕生?


“怕生”是宝宝的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的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和增强,情绪也越来越丰富,对熟悉的家人(尤其是妈妈)表现出依恋和喜爱,对陌生的人和环境表现出排斥、害怕等。这都是很正常的情绪表现,跟宝宝的胆子大小没关系。
当宝宝1岁后,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他们迫不及待地要丢开父母的手,去探索神奇的外面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因为见到很多从未见过的事物而表现出胆怯、退缩,转而向家长的怀抱寻求安慰。这可以说是独立性和依恋性并存的时期。

即便是2、3岁的大宝宝,仍然有可能会对陌生的人或场景感到恐惧,这也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就连我们成人见了新朋友、到了新环境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吧。当然,除了发育的共性这一原因,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也决定着大宝宝“怕生”这一现象的明显程度和持续时间。
Q4
孩子怕生怎么办?


宝宝“怕生”虽然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但也不能放任不管置之不理,以免将来影响宝宝的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如果家长急于纠正、用力过猛,还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内向。

 最好的方法,是耐心陪伴、积极示范、创造环境、适度引导。
  耐心陪伴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跟别人打招呼而批评孩子没礼貌,或随口评价说我这孩子就是胆子太小,或威胁孩子不如何如何就不喜欢他了……为了所谓的面子,伤害最爱的孩子,真是可笑。其实有谁会计较一个小孩子没有打招呼呢?

我们希望孩子落落大方、开朗随和、人见人爱、完美无缺,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那点虚荣心?我们急着纠正孩子的“毛病”,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患了一种叫做“靠孩子争面子”的病?

孩子的个性和气质千差万别,而最了解他(她)的人是你。耐心一点,淡定一点,跟着孩子的节奏慢慢走吧。只有在充分的爱和安全感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更快度过怕生阶段。

‍‍‍
积极示范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遇到问题先想到是孩子的毛病?先检讨一下自己,想让孩子学会彬彬有礼地打招呼,自己有没有在孩子面前热情得体地与人交流?如果你自己做得很好,那不用着急,模仿力超强的孩子早晚会学会这一技巧的。
 创造环境

多带孩子到早教班、游乐场、等地方,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多出去旅游,见多识广的孩子自然对陌生的人和环境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有些孩子从小被老人带大,天天关在家里看电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突然一下子到了全新的环境,根本没有缓冲和过渡,孩子自然会又哭又闹。这能说是孩子的问题吗?
适度引导

适度引导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方式要循序渐进,二是程度要控制得当。

我们带着孩子到一个陌生环境,不能一下子把他(她)丢到人堆里,让他(她)自己去磨练,可以带上孩子最爱的安抚玩具,并陪着孩子一起熟悉一遍环境、了解认识下新伙伴,然后再慢慢退到一边,让孩子们自己玩。

我们对孩子不怕生的要求不能是无限度的,有必要告诉孩子陌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和陌生人交往需要注意的尺度。对外界危险保持一定的警惕,适当地怕生,也是有必要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把孩子的很多表现看做是很大的“问题”。
与其花时间在担忧焦虑上,不如静下心来系统地看几本经典育儿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微了解一下生命的成长规律,就不难懂得孩子种种表现背后的含义。

有了知识做底气,家长们才不会从表情到语言都透着焦虑,才能在育儿的过程中做到从容淡定游刃有余,给予孩子正确的陪伴和爱。


暖暖妈爱分享

北大硕士毕业

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专注于科学育儿、剁手推荐、亲子旅行、科学喂养、辣妈心语

用我的原创心得和分享

成为您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加白名单



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