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别人家的办公室,立马想去上班了

 

10年前,我们或许还不能想象,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全新的共享型办公方式。联合办公已不算什么新的话题。但如何在光...



10年前,我们或许还不能想象,

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全新的共享型办公方式。



联合办公已不算什么新的话题。但如何在光速前行的时代大潮中找对节奏,从心理到生理都不被拉下,永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真正打开自己,去分享、也去接纳。

米域创始人冯印陶理想中的米域联合办公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他表示:“我们希望来米域办公的人工作都不仅仅是为了一份薪水,他们或许为了可以在办公室健身、或许为了可以和更多人沟通,总之,他们有些除了赚钱外,其他的追求。这就和我们想要带给他们的相吻合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米域,有些设计并不实用——就像米域•有光中间的那个大洞,或者米域•方寸那些黑盒子下面的睡眠仓——赤裸裸的向人们昭示着,它还有些类似精神层面的追求。例如,成为帮助拓展企业资源的办公场所;让工作更人性化的生活社区;鼓励人们沟通交流的公共空间;或者,梦想的孵化器……

米域•方寸
办公室的几何美学


米域的所有项目在成立之初都有一个代号。“方寸”在最终完成之前的名字一直是“Phoenix”,代表了涅磐。

“这是我们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之后,重整旗鼓的第一个项目。”冯印陶说,“所以在创意的时候,我便希望,它也可以给在其中工作的人带来重生。”



米域•方寸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空间位于上海虹桥的一个科技园区内,地铁2号线松虹路下,骑单车5分钟可到。整个大楼的1、2层被改建成米域•方寸,3-5层在建一个长租公寓项目。完成之后,整个楼自身便可形成迷你生态社区,承载特定人群的大部分生活所需。



米域•方寸俯瞰

走进米域•方寸,首先看到的是大型公共区域。整个空间的焦点是一条木质的台阶,它从入口大堂一直延伸至二楼,上设不同高差的踏步组合。

除了作为主要垂直交通路径外,这条台阶亦是各类人群休闲聚会的非正式舞台。暖黄的木结构让其在的大厅中黑白色系中尤为柔和醒目,无意之中“诱惑”着使用这个联合办公空间的人加强社交。

需要之时它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路演大厅,可谓装饰与实用性兼具。


主视觉楼梯

因为空间的层高将近8米,设计团队在挑空的区域局部插入黑盒子的概念,刻意封闭的盒子成为空间里的点睛之笔,也最终成为“方寸”名字的由来之一。



黑色的盒子结构办公室

这些几何结构的黑色的盒子多数采用结构吊挂的方式存在于办公空间内。每一个都可作为独立的办公室使用。

有一个盒子则跌落至地面,形成入口的接待前台。



接待前台是落地黑盒子

以上,是米域•方寸的外公共区域。冯印陶在说起米域办公室的时候尤为注意他们设计中的“内、外”概念。“在有企业友人来拜访的时候,你需要有一个有趣、显示你企业品味和态度的外公共区域Hold住客人。但你的员工则需要另外一个地方思考、放松。所以为此我们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设内外公共区域。”冯印陶说。

所以,我们还可以在打开一道门后,看到健身区、睡眠仓、思考室、淋浴房等。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似乎已经可以想象,在这里面,你可以拥有怎样的工作时间。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767弄5号瑞华大楼1楼


米域•有光
上帝说,要有光


米域•有光的前身是一个铆钉工厂,4层楼的厂房,采光非常不好。主创觉得要有光。于是,4层的天花板一一被打穿,天光直接照到1层。有了光。

从底层看,打穿的天花板犹如眼睛的形状,它们被仿佛隐藏在米域DNA里的阶梯设计连接起来,弧形楼梯上旋的路径被Led灯管和白色金属点缀得犹如《圣经》里雅各布的天阶,将人们引向自由与光。



米域•有光的“天眼”结构

是的,除了“光”外,“自由”也是米域•有光在阐述的重要主题。和方寸一样,有光也有一个代号,它是——曼德拉。“Long Walk To Freedom.”是有光最初的核心思想。

讲到这里,整个米域•有光联合办公区给人的印象已经被勾勒了出来——它代表了对于初现端倪的希望的喜悦、坚持不懈对自由的追求和你付出的努力终将被看见。



设计上保留了原始的墙壁

除了视觉上的突破外,米域在功能上看起来也有较多考量。

在米域•有光你同样可以看到各种大小的办公区,人们通过特定的APP实现对办公区域的操控,并获得政务、法务、商务等个方面的共享信息。



办公区域

水吧台,打印机以及单人座位被合并为一个功能模块,安置在大楼梯的东西两侧。基于时间及效率在联合办公中的重要性,这样的设计试图为使用者创造一种接水、打印、电话为一条线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一个功能模块中有效率的解决这三件事情。

同时,醒目的位置以及目的地式的可达性也将人们聚集在中心楼梯的东西两侧,产生一种在中心空间社交的自主式心理逻辑。



各种功能模块有机分布在整个空间

除了帮助在其中办公的人们养成更有效率的工作习惯外,米域在提高工作趣味性方面也有不少努力。

米域•有光有一块带着斜角屋顶的挑高空间。整体建筑平面排完之后,设计师忽然觉得这里似乎少了一个轻松小憩的空间。因此,一个“乐园”形式的空间安排在这里。内里设计悠闲轻松之外,弧形滑梯的出口大概也会受到不少充满童心的租客欢喜。


地址:制造局路833弄23号


米域•世隐
藏在老洋房里的新空间


冯印陶是个理想型的人,他对米域的定义是“创造”。他希望破开人们对空间的原始定义,硬生生地凭着主创的创造力,做出适合这个时代人类的办公场所。所以,他做了很多尝试。老厂房之外,还有老洋房。

米域•世隐就藏在南京西路上海的新式里弄里。由于老洋房结构的特殊性,设计团队没有像前两个空间一样做大破大立的改动,而是依照品牌其他洋房项目的惯例,在原有基础上,加了些适合现代人生活和办公的设计。



米域•世隐

一层是米域•世隐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庭院和一楼房间被最大的利用了起来,塑造出轻松却精致的空间质感。



办公空间简约却有仪式感

二层与三层的房间是主办公室。因为新式里弄的特殊性,主创避免了以亮度很高的灯光作为照明。除了基本的点光源外,每个办公桌上都配有台灯,保证加班时也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四层原来是空置的封闭阁楼。重新改造后,这里成为一个可以忙里偷得一分闲地方。



灯光都是用比较暗的光源

说实话,在空间的设计上,米域•世隐并没有带给人太多惊喜。但贯穿米域所有项目的办公概念却仍旧亮眼。“除了地理位置、空间设计之外,社区经理的活跃度和对入驻企业的筛选也是米域一直会坚持的东西。”冯印陶说。

众所周知,除了办公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外,如何调动入驻品牌间人脉、知识等软方面的共享积极性,是一个好的联合办公场所更该发力的方向。在这一点上,米域试图通过社区活动、社区经理和社区成员的筛选来完成。

“我们的社区经理并不是来管诸如保洁、修理之类的事情,这些都有专人管理。”冯印陶这样描述,“他们更多的起到帮助入驻企业之间沟通和黏合的作用。他们天生活跃,并且由衷的深入了解每一个租户,知道其动态、需求,并始终将他们导向适合的方向……”

听上去很美好,但一切都刚刚开始,要努力的路,可能还有很长。



地址:南京西路612弄35号
12月10日
一场探索都市新空间挑战赛即将开始
米域「冬日热骑」

骑士招募进行中

详情可关注米域公众号
文 | NiNi 图 | 部分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外滩旗下新媒体「大城小店」(微信号:bund-shop)
- THE END -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画报(the-bund)"

你可以试试点击下面这张图片↓↓↓


    关注 外滩画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