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机:怎样看待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我自己衷心认为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别人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文化成果,一交流你马上就拿来用上了,这是一个畅通无阻的拿来主义。而这些可能是对方经过成年累月地努力积累出的成果,文化交流绝对是一个好事情。...



文化交流,我自己衷心认为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别人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文化成果,一交流你马上就拿来用上了,这是一个畅通无阻的拿来主义。而这些可能是对方经过成年累月地努力积累出的成果,文化交流绝对是一个好事情。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以后,因为中国从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在很多方面就落后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沦落到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样一个地位了。所以,在18、19世纪,欧洲认为他们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全世界的文明都是从欧洲传播出去的。当然他还比较客气的把埃及、中东拉到一块。在18、19世纪,有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已经荒唐到没法仔细想了。比如有一个埃及法老的名字,翻译出来是“油”,就是我们炒菜的油,他说这位法老就是中国的皇帝,因为油是黄颜色的,所以那位法老就是中国的皇帝。就像这种简直让你没法想下去的说法,在那个时候竟然都能风行一时。

到了20世纪以后,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西来说”开始加以分析、加以反驳,后来“中国西来说”就不像以前那么风行了。但是还有一些个别的提法,甚至一直保留到现在。比如当年闻一多先生都提到过,西方有图腾,中国也有图腾制度。其实这图腾制度是美洲的、是印第安人的,个别澳洲附近岛上的原住民也有这样的制度。图腾是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氏族有一个氏族的图腾,不同的氏族,他们认为一个动物,极个别不是动物,比如鳄鱼就是他们这个氏族的祖先。甚至于有的地方还要定期吃他这个图腾始祖的肉,让他们始祖的精魂进入到氏族的身体里。而且还有图腾舞蹈、图腾禁忌等一大套东西。图腾是内部不通婚的,是外婚制。一直到八九十年代还有人说我们中国也有图腾,因为没有外婚制,就不能让种族很优秀、不能够很好地繁衍生息。殊不知中国古代是同姓不婚,这同样是外婚制,而且我们能说原始社会文化,比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是图腾吗?都说不上来,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图腾形象。而且前不久看到报上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就更不得了了。如果中华民族,而不是一个氏族,共同有一个图腾,那中华民族内部就不能通婚,那还怎么繁衍?所以有些上个世纪的说法还流传下来。

但是近些年,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倡向全世界学习先进的东西,有的中国人、外国人把中国的先进事物说成是外来的。殊不知,到了1600年,明朝末年,1644年就是清朝了,那个时候全世界的GDP,中国就占了百分之二十点几,将近百分之三十,同时期的英国,才占了百分之一点九,不到百分之二。当然,之后中国落后了。在清朝以前,中国的汉唐盛世,对全世界的贡献、中国的国力比1600年还要强得多。所以现在有一些说法,几乎有一点先进的东西好像都是外来的,都要找一个西方的“原型”,我觉得这个说法多少是有些问题的。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在新疆楼兰,相当于公元20世纪初,我们发现了雕花的木头椅子的残架,也就是说,雕花的木头椅子在汉代已经到了楼兰。中国古代的“人”这个字是这样写的,我们现在的人的一撇一捺,是简化了,人不仅仅是生物人,而且还是文化人。怎么能知道他是文化人呢?因为他会跪坐。古代的大河流域原始文明,包括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等等,这些地区的人都没有裤子,裤子是所谓草原民族、骑马民族发明的。没有裤子,他就在底下围一个裈,就是日本相扑围的那块东西,它围起来不是像裤子那么严谨,如果在席子上坐着,古代人是上衣下裳,如果是箕踞,两条腿往前面一伸,内裤也不完善,那就不雅观了,所以文明人就得跪坐。

我讲中国古代的礼制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中国古代是大公有私,他们的土地是分给农民的,他得到政府的好处了,互相的权利义务对等,他就要给政府纳税啊、供劳役啊等等。但是中国是土地国有,西方讲个人,不讲均田的,所谓西方民主、投票等等都是他们整个社会制度来的,既然中国要有这样一套金字塔式的分配方法,而且中国古代的常备军相当少,到了汉代常备军也没多少人,很多都是打仗的时候,征兵制,汉代的一个男人一辈子得服两年的兵役,这是义务制,是天经地义的事,它要让整个社会稳定,礼制是很重要的,要用这样一个无形的制度把整个社会稳定住。

我们不说这个问题,就说由于一个礼制的背景,他在屋子里有很多的礼貌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屋子里面跪坐的基础上进行的,你不让他跪坐,让他坐楼兰的雕花木头椅子,他这些活动怎么进行。由于你没有接受他那个东西的社会基础,所以有的东西纵然先进,他来不了,社会接受不了。
比方说我们到现在是民以食为天,吃饭要种地,这是在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一个产业。要种地,首先要耕地。你要耕地,得使犁。犁前面这个破土的部件叫犁铧,中国的犁到公元前,就已经在犁铧后面加犁壁,有的叫犁镜(如图),这上面就是犁壁,跟犁铧连接在一起,耕地的时候犁铧的尖儿把土块挑起来,顺着这个犁壁就往上翻过来。所以中国的犁到了汉代的时候,已经跟清朝差不多了,它不仅能破土,而且能把土翻转过来。翻过来不仅让田里的生土翻上来,而且能压绿肥,把地面的草压在土块底下,这个东西非常好。可是西方没有。当时罗马的犁是在底下安一个所谓龙骨,这个龙骨就是在你犁地的时候,这个犁不是完全的水平方向,它可以侧一点、歪一点,加上农民再拿手帮着抖一抖,土也可以松一下,这个就比犁壁差太远了。而且我们现在说一亩,一亩就是土地面积,一大块,亩的原始意思就是垄,亩就是垄。中国田块的亩是长方形,当然各个时代的亩的面积不一样。西方的亩是正方形,因为田地不是不能翻吗,它就纵着耕一遍,竖着耕一遍,交叉耕两遍,成为一个方的。所以它不接受中国的这种犁,到了八九十世纪,中西来往很多了,西方人到中国来看到农民在地里耕地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他接受不了。到了13世纪在后面安一个犁土翻板,甚至到后来跟罗斯福竞争美国总统的华莱士,还说提出要改造他们的犁。

所以有些东西形成了一个传统习惯,不能接受对方跟其不一样的习惯。中国不仅有能够翻过来的犁,而且还有耧车。中国的耧车上面有一个木头小箱子,里面放着种子,上面有耧黄,顺着这个渠道,把种子种下去,而且在汉朝就有三个耧头的,一次过去能种三行。西方不一样,到了快文艺复兴的时候,播种者还是用手撒,这是人家传统,撒了籽以后必须要使地成行,不成行就会对春耕、收获产生很多麻烦。中国这个很好,可是跟别人习惯不一样,别人就不接受。

所以第一个是得接触,第二是得有接受它的条件,然后还得时代领先。你说我学你,你得比我早,不可能说爷爷学孙子,那没法学吧。现在竟然有响当当的名牌大学教授说这个已经晚了好几千年。

【来源:凤凰网;作者:孙机,考古学家、文物学家】

(责任编辑:马奎)


    关注 国际儒学联合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