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美 江户切子

 

江户切子,喝酒时能看到的钻石,一笔一划,一雕一刻,全凭匠心,一气呵成。...



纪录片《和之美》,介绍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江户切子,和菓子,豆腐等,陆续会挑几个代表性的逐一了解。看过之后会对日本的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切子”(Edo Kiriko)顾名思义应与切有关,是硝子(玻璃,旧称琉璃,日本称作“硝子”)冷加工工艺中通过金属砂盘或磨石切割打磨成型的工艺,今日的玻璃雕花工艺便来源于此,其中切子又分江户切子与萨摩切子。江户切子就是在江户末期的江户(今东京)逐渐形成的加工工艺。

江户切子与萨摩切子的区别:
区别就是萨摩切子上色较厚,有一种独特的朦胧、渐变效果。而江户切子一是一二是二,颜色分明。还有人说,江户切子花纹曲线为多,萨摩直线为多

江户切子诞生于民间,使用对象主要是平民,而用于进献和对外贸易的萨摩切子,使用对象主要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因此两者在纹样的表现上亦有不同。

江户切子中,鱼子纹、笼纹、麻叶纹、菊纹,以及单纯简约的格纹居多。萨摩切子纹样多显奢华,有流炎纹、段差付八剑菊、蜘蛛巢纹、鋲钉纹、竹围鱼子纹、龟甲纹、霰纹、八角笼十六菊纹、菱联小花纹、花边莲瓣纹、六角笼麻叶纹、晕染纹等。



(区别来源:知乎-味觉研究所)

切子最精华绝妙之处在于,由工匠用高速旋转的割刀和磨石在釉彩玻璃上全程手工刻出各式花纹,所制图形没有草稿,一笔一划,一雕一刻,全凭匠心,一气呵成。每一件制品都传递着工匠专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因为强调精美的图案设计,掌心指尖的手感,唇齿间的触感,而被誉为“喝酒时能看到的钻石”。



硝子从长崎经由大阪流传至江户,横穿日本本州,在平民中迅速普及,最初主要以吹制为中心生产硝子,直到19世纪初才出现适用于切割的厚壁硝子。

江户时代后期,经营硝子制品的“加贺屋久兵卫”,开始用金刚砂在玻璃制品表面进行精巧的切割雕刻。据传,最初,工匠们是在透明的玻璃上加上沙子,然后用锉刀研磨来雕刻玻璃。明治15年,品川硝子制品店邀请英国人 Emmanuel Hauptmann 进行技术指导,自此,江户切子在继承了西式切割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今细腻成熟的加工方法。原本属于舶来品的琉璃制品,随着近代日本手艺人的传承,以及新生代设计师的再设计,让江户切子在这个时代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日本著名的 Nendo 工作室,就借用这种传统工艺技法,为 Lasvit 设计了以下系列。


除了五彩斑斓的江户切子,近期还诞生了黑色切子。黑色的通透性差,切割起来非常难,所以价格也比彩色的贵,但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可别错过了哦。
Wisley杂记



如果你想成为专栏作者,可以给我留言哦。期待着……


    关注 Wisley杂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