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靠谱家长么?我也经常不靠谱

 

故事+漫画,你们喜欢吗?...







上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时候,老师曾经问:“你们怕不怕虫子?”

有同学说怕的,也有说不怕的。

“那你们的孩子是否害怕虫子呢?”

哦~~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对待虫子的态度是来源于自己。

看到虫子的时候,如果:

1、妈妈:“啊!虫子!”

孩子:(吓一跳,这肯定是可怕的东西)

2、妈妈:“虫子!宝贝,这个不能碰,妈妈把它赶跑。”

孩子:(可怕的东西,有妈妈帮我赶走)

3、妈妈:“宝贝,你看,这有个小东西。”

孩子:”是什么?我看看,哇,这东西好多腿。”

危言耸听造成恐惧,为孩子挡住一切未知会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鼓励孩子探索和犯错,能让孩子成长。



番茄妹妹学游泳4个月了,可还是不敢潜水,坚持头露在外面,原本我每次耐心劝导,但这次我不淡定了。

同一个班的其他孩子都能自己游了,番茄妹妹还几乎停留在第一次上课的水平,不靠谱的教练也不过来带她,我心里的火蹭蹭往上冒......

终于我骂了番茄妹妹,带着哭哭啼啼的她提前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责备番茄妹妹,她默不作声。

冬瓜哥哥劝我:“妈妈,你看,她现在又快哭了,你再说她,她更难受。而且你现在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她对你都没什么好处。不如等会儿大家都没那么难过了再说她。”

醍醐灌顶,这孩子简直就是心理学家,没白费我跟他交流了那么多理论,于是我采纳了他的意见,没再说什么。

到家的时候,番茄妹妹说:“妈妈,哥哥的话让我没那么难过了,谢谢你听了他的话,我下次会勇敢一些好好游泳。”

我有两个多么好的孩子,暴脾气真的该改一改了。

情绪来自低级脑,是第一反应,对孩子生气往往是最没效率的,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让她自己思考解决方案,更为有效。

下次生气的时候,在心理默数6秒,给大脑一个启动时间,也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机会。



冬瓜哥哥这学期在上某奥数培训班,学期末该续报了,培训机构开了个家长会,忽悠大家继续报。老师还举了个例子,某女孩原本并不聪明,上了培训班以后,她妈妈特别重视,每节课都跟着记笔记,课后在家辅导,女孩最终考上名校。

南瓜爸爸听了以后不以为然:“学习是孩子的事儿,难道妈妈要跟一辈子?”

诚然这是个非常负责的母亲,但是学习应该大部分还是孩子的事,在方法上指点即可,事事帮她,即使短期有效果,但难免让她产生依赖。



茄子妈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但她还是坚持学习,不光每周坚持阅读一本书,还经常参加进修课程,有一次她去接茄子妹妹,茄子妹妹问:“妈妈,你今天有作业吗?我的已经做完了!”

茄子妈妈:“嗯,你好棒,我还有作业没写完。”

茄子妹妹的同学羡慕地对茄子妹妹说:“哇!你妈妈居然还在读书有作业,真好!”

坚持学习,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么做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对孩子也是一种促进:“爸爸妈妈都在努力学习,我也不能落后。”



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到长辈对孩子说:“你是我的孩子,就要听我的!”

然而时代变了,平等的思想不仅适用于男女之间,也适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这样说,已经说不通了。

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得以身作则(如今当家长真是好累)。



小A家的娃在上钢琴课,正好碰到瓶颈期(母女斗争期),某日去小B家做客,小B的女儿比小A的女儿大3岁,钢琴弹得有模有样。

小A想这正好是个榜样,不过为了做个靠谱的家长,还得斟词酌句,想了好一会儿,小A对女儿说:“你看姐姐弹得好不好?”

女儿有点不情愿地点点头,以为妈妈要说自己。

小A说:“嗯,你也能弹得这么好,姐姐比你多学了3年呢。”

女儿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哦,有3年这么久啊。”

“是啊!”小A继续抓住机会:“姐姐当时也遇到困难,不过她克服了,后来就进步了很多。你画画也坚持了3年啊,现在也比以前画得好多了,对吧!”

女儿若有所思,后来还跟小姐姐交流了一下,回来后就没那么抗拒练琴了。

小A的劝导显然是比较成功的,孩子最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比自己好,但如果他们比自己好的同时,其实也是他们付出了努力的结果,而自己也有优点,这样就好接受很多。



同事小田刚添了儿子,却经常躲在公司加班,我知道他其实没有那么多活,问他,他不好意思的说:“家里丈母娘管得好多,不想跟她吵架,孩子也很吵,就躲在这里了。”

朋友小卫自从有了娃,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女儿,每天朋友圈刷屏晒娃,所有话题都是女儿,最后连工作都辞了,专心带娃。

这是两个极端,孩子需要陪伴,同时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国外有一个18岁的孩子状告母亲,在自己小的时候,把他的裸照晒在网上,是侵犯自己的肖像权。听起来无厘头,但是难道不合理吗?

想想每天朋友圈有多少晒娃的,要小心以后孩子追诉肖像权。

我大概算是个偶尔靠谱的普通家长,正准备变成靠谱家长,你呢?

↓↓↓ 如果您有难解的问题,欢迎发到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解决 
如果你喜欢
分享到朋友圈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号:cheermood365
我们关注0~12岁孩子的身心健康
-八卦心理研究所-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我们


    关注 一起优雅的八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