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_请问《奇迹课程》将来可能出版适合孩童读的简易版本吗?

 

虽然有许多的灵修课程发展出简易版本,但是本课程并不在此列。《课程》特地以这样抽象的方式来书写,本就是为了让成人阅读。其实,教导孩童《课程》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人能够以身作则,活出奇迹精神,并以此精神来教养孩童,根本无需提到《课程》的理论。...



问:

您认为将来《奇迹课程》可能会有“初级版本”问世吗?我翘首期盼孩童们也能够读到这部课程,因为他们年纪尚幼,需要释放的负担较少,且孩童容易吸收观念,能比较清楚而单纯地了解事物。既然这是一部终身学习的课程,何不让孩童可以早点开始学习真理呢?

答:

如果我们认为“别人”可能或应该也需要《奇迹课程》,无论这个人是配偶、朋友、政治家、孩童等,这样想便是掉入了常见的小我陷阱。为何说是陷阱,因为我若这样想的话,就不再专注于“单纯地将宽恕原则应用在自身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上头。如果我能够在救恩计划中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就是释放自己的判断,那么所有其他的事物也会随之以最有帮助的方式呈现。但是救恩计划不是出自我手,即便我是出于最大善意,想要帮助别人来疗愈他们自己,这种念头其实是小我很隐微的伎俩(有时也很明显),小我想要握有救恩计划的控制权,让自己来主导一切,以为自己对一切所需无所不知。

您对孩童的观点,并不符合《课程》所教导的形上理念。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成人或孩童,都同样活在小我的思想体系中。儿童的心灵状态不见得比成人来得单纯,所背负的罪与咎也不亚于成人。两者的差别只在于表达罪咎的“形式”不同,但“内涵”则是如出一辙。因此,《课程》认为不论是婴儿、儿童、青少年或成人都同样具有小我的所有性质,只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小我的内涵。通常当我们越是“成熟”,越学会控制小我的冲动来适应社会生活,因而变得更会伪装自己,但是潜藏于形式背后的罪咎一生都不会改变,直到有一天我们觉悟到这个世界及其所给我们的一切,并非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时候,转机才会出现。通常唯有当我们随着年纪增长而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幻灭,感受到这个世界辜负我们的期望,且一再觉得自己受到无法控制的外力所逼害,因而想要在世间寻找另一条出路时,我们才会有这样的觉悟。不过,也不见得所有人都要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才能够觉醒。

我们学习《课程》的过程,正是观照自己心灵中的批判和仇恨(我们将这些批判和仇恨投射到外在世界,好让自己保持失心状态);同时,在观照的过程中,我们愿意将批判和仇恨释放到宽恕的光明中,用不同的眼光来诠释所有外在的处境。于是,我们会觉察到批判和仇恨本出自于分裂的心灵,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来自于我们在世间的经验,虽然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个人的经验会让我们的想法恰恰相反(还以为是这个世界造成我们的批判和仇恨)。只要我们尽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让位给圣灵,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灵宽恕的媒介,宽恕那些“混淆真相”的弟兄,他们本以为自己的人生过程像是经历着不同的心灵发展阶段,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您提到《奇迹课程》“初级版本”时,我猜想您指的是这个版本尽量减少《课程》中比较抽象的形上理论。但教导《奇迹课程》若不以其形上理论为基础,就无法明确而完整地传达讯息,如此一来《课程》就失真了。虽然坊间有许多的灵修课程有可能发展出像你所说的简易版本,但是本课程并不在此列。《课程》特地以这样抽象的方式来书写,本就是为了让成人阅读。其实,教导孩童《课程》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人能够以身作则,活出奇迹精神,并以此精神来教养孩童,根本无需提到《课程》的理论。

选自/ 奇迹课程基金会问答服务
翻译:爱娜塔
校译:Clare丶Robert
润稿:Clare丶阮靖茹

延伸阅读

KW_未善尽亲职的愧疚感(《亲子关系》书摘)

KW_赋予孩子过与不及的责任(《亲子关系》书摘)

KW_渴望母亲无条件的爱(《亲子关系》书摘

KW_请问如何应用奇迹课程于教养儿童上

【肯影音】规范弟兄的行为 /胜利的痛苦代价

KW_如何引导子女走上觉醒之路

(本文出自奇迹课程中文部官方网站http://www.qjkc.org/,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奇迹课程中文网公众平台:qjkc1314,并将此微信二维码放于文章底部)


    关注 奇迹课程中文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