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体育产业国与民的二人转

 

如果国家只一味发文呐喊而不直接投资,体育产业的热度恐难持久。...



洞察体育力量,把握产业脉搏!体育大生意第939期,欢迎关注最好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本文作者:付政浩

体育大生意记者

诸位读者,2016年最后一页日历即将翻过。当此一年终了之际,相信各种精彩异常的年度回顾盘点策划创意早已填满您的手机屏幕。同样的,对于以“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体育产业信息及社交平台”为己任的体育大生意而言,我们原本也能列入一千个本年度的体育产业成就、上百亿的投融资总额、数十个前景美妙的体育政策红利来宽慰激励各位体育产业从业者,以期让大家忘记这一年来奋斗的疲惫、迅速重新打满鸡血继续匍匐前进,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秉笔直书,试图引发大家些许冷思考,以期看清现状,冷静规划来年发展。

回顾2016年上半年,几乎每个人都在年初时笃定2016年将在2015年体育产业全面起步基础之上实现飞跃性发展。毕竟,这是体育竞技大年,四年一度的欧洲杯和奥运会接踵而至;这是体育营销大年,几乎所有顶级品牌都把年度预算重点放在了体育方面,孙杨、宁泽涛等巨星经常高居各种商业价值榜单前列;这是体育投融资大年,乐视体育年初完成惊人的80亿元B轮融资,万达连续从FIFA、FIBA、BWF等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手中买买买,以2.7亿美金成为国米大股东的苏宁更是不断向体育产业注资……但请注意,这些振奋人心的大事件大多都出现在上半年。

里约奥运会上,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仅”取得27金,一战回到上世纪,号称商业价值高达300亿美金的宁泽涛更是因为场外原因而变得成绩惨淡。如果没有郎平的中国女排在比赛最后一日勇夺金牌来成功遮羞,恐怕本届奥运会后民众的质疑和赞助商的抱怨声音将更加猛烈。里约奥运成绩的不如人意本已间接给中国体育产业泼了半盆冷水,而更致命的打击则是在奥运会后,原本比拼着烧钱的体育产业似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就遭遇了资本寒冬。

此前极其高调的中欧体育收购AC米兰一事因款项迟迟不到位而沦为一拖再拖的闹剧,上半年刚融到80亿元的乐视体育则因资金链紧张而被质疑随时可能立毙。此外,一批体育小微企业更是因为融资困难而被迫裁员甚至黯然关门。当此万众迷茫之际,幸好,一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火速相继问世,两位自带改革派光环的部级领导空降体育总局,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似乎成为资本寒冬中体育产业人籍以取暖的唯一依仗。

没错,国家政策与民间资本上演有些割裂的二人转,这就是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的真相:上半年,仗着2015年的资本余热和体育竞技大年的舆论热度,体育民间资本投融资力度颇大,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意气勃发。而追根问底,其实2015年的体育资本狂热完全源于2014年10月发布的那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俗称“46号文”)。君不见,整个2015年各种论坛、讲座、路演、谈判,上至首富马健林下至95后创业者,PPT前三页内必见“国务院46号文”这几个字,体育产业人已经被难得一见的政策红利而高兴的找不到北。

虽然46号文只提及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GDP能达到5万亿,丝毫没有描述达到目标的细节办法措施,但这已足以让所有人乐观并让资本市场疯狂布局。不过,事实证明,单纯靠政策的刺激,画饼充饥的效果最终也超过一年半。所以,2016年下半年,当资本热度消散,体育产业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不少体育公司随即就遭遇生存危机。

无奈之下,国家只能继2014年10月发布“46号文”后再度祭出政策刺激法宝。从10月28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俗称“77号文”)到11月28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俗称“85号文”),从11月2日体育总局印发《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到11月4日的《体育总局等23部门印发的通知》,从11月2日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到11月25日的《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三连击……除去这些和体育直接相关的政策外,在特色小镇建设、养老、旅游等方面的政策也都触及到体育层面。再加之,苟仲文、赵勇这两位自带改革光环的实干家空降体育总局,这让那些即使正在资本寒冬中挨饿忍寒的体育产业人都不禁精神为之一振。

最让人惊喜甚至有些疑惑的是,国家体育总局年底公布的《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显示,中国2015年体育产业规模就已经达到1.7万亿。考虑到距离2025年还有足足9年时间,原本让人咂舌的5万亿指标看来很轻松就能完成。为了保证公信力,国家体育总局这次统计还拉上了国家统计局,这是两个部门第一次通力合作。可问题是,这1.7亿真的都属于实打实的体育产业吗?还是为了激励市场振奋人心抑或单纯只是为了拼凑指标?

其实,纵观国家以往政策红利刺激,往往配有相关的直接资金注入计划,所谓的“四万亿计划”更是曾在全球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养活甚至滋润了多少央企。但从目前态势来看,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尚无明确的直接注资计划,毕竟在很多政策制定人士看来,体育与民生密切相关,只要政策松绑,民间资本就会迅速进入,但事实显然不与预想来的美好。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在体育产业培植周期明显超过大多数行业的情况下,如果国家只一味发文呐喊而不考虑采用实打实的资本推动的话,体育产业的热度恐难持久。如果说上一次46号文发布后的刺激效果能够维持一年半,那么2016年下半年的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效果恐怕顶多只能维持半年。距离2022年冬奥会尚且还有5年时间,显然有关方面必须拿出更多的刺激体育产业发展的诚意,而不是每年都来玩一次“国民二人转”。

退一步而言,国家相关政策固然对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不错的政策松绑机会,取消体育系统的行政审批更是大快人心。但经过两年实践来看,单纯取消体育行政系统的审批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给很多中小企业制造了麻烦。毕竟,过往一旦拿到体育行政系统的批文,安保、消防、场馆等方面均会按章办事,而现在没有了体育行政单位的批文,单独靠企业直接去逐一协调其它行政力量,这显然是在给企业增加困难。所以,目前的体育政策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关配套政策同样需要跟上。

当然,政策的效果毕竟是短期的,真正能产生长期刺激效果的应该是立法。1995年颁布的《中国体育法》目前已经全面过时,大规模修订早已迫在眉睫,但何时修订仍是个谜。至于配套增加其它法律法规,更是短期内看不到任何迹象。而反观近邻日本,单单在上世纪后期,他们就相继制定了《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对策》、《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体育振兴基本计划》等多项刺激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

诸位,2016年即将结束。虽然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如我们年初预期的那么高速,但至少也没有那么糟糕,这或许会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常态。只是不希望,国民二人转这种模式也成为今后的常态。政策无限好,只是不能空呐喊。
距离2016体育大生意年度峰会暨颁奖盛典开幕还剩5天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抢票页面


    关注 体育大生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