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

 

文章是错的,但我是对的,因为我会思想思想。...

关于知识是什么,西方哲学史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个时期,直到近代哲学第三阶段康德的先验论出现,知识的概念才有了较有说服力的定义。当然这个定义仅仅是正确,或者说是阶段性有效。

近代哲学时期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洛克提出了白板论——洛克认为我们的精神就是一个白板,一切知识就是在这个白板上所作出的由经验导来的描摹。这个观念有个重大问题:如果我们精神真的是一个白板,那客观世界中白色的客体就无法在这个白板上呈现,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属性本身就会扭曲这个世界,这种观点虽然说了知识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关系——我们的知识是经验对外部世界的描摹,但是由于它没有讲到我们的经验是什么,我们的经验(感知)的属性是什么,最终这个描述并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的经验也就是我们的感知是什么呢?感知的属性又是什么呢?

以下的观点受王东岳老师《物演通论》的启发,这些观点只是个人主观逻辑模型的呈现,在自我认知的现阶段暂时性逻辑通洽。

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分化出基本粒子,分化出92种天然物质,92种天然物质分化出近千万种分子物质,近千万种分子物质再分化出上百亿种生命物质,分化的过程就是残化的过程,万物有回归唯一的内在冲动,于是分化体的边缘必须能够发出信息,并且能够感应自身其它残体的信息,这叫感应属性,感应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各分化残体的依存。在残体演化的过程中,感知属性的代偿量增加,到人类的目前阶段共经过感应、感性、知性、理性四个阶段。

感性、知性、理性是建立在感应的基础之上,感性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在5亿7千万年前,寒武纪时代已经出现的扁形动物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感官,感性已经发生,到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判断已经发生,我们把判断叫作知性。残体演化是感应属性增益的过程,感应属性的增益也意味着物体的分化程度增加,对外界的依赖程度越大,存在度就越低。



原始的感性是不需要判断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度高,依存要素单一,只能感应到与自己生存相关的东西,例如蟾蜍只能感应到水平面上横向运动的虫子。随着存在度降低,依存要素的增加,生物体需要寻找出某个时刻需要依存的要素,因此就要在众多要素中进行判断选择。当存在度继续降低,依存要素越来越多,简单的判断无法满足依存,需要将众多对象虚化成一个个单独的概念,然后进行虚拟推演做出判断,这就是理性。由此可知感知是感应属性增益的产物,目的是为了达成残体依存。

由人类对外界的感知是随着万物演化的过程一脉演化而来的,基于感应的基础,为了达成残体依存,人类拥有了理性推演能力,这个理性推演能力就是狭义的逻辑,也就是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的定义:必然的导出(逻辑的具体概念有待考证)。但是理性逻辑并不是在理性阶段突然出现的,它是在感应、感性、知性这些感应属性的逻辑通道中衍生出的。也就是说感应、感性、知性自身是有逻辑支撑的,这里所说的逻辑指的是广义逻辑,例如:光是能量,声音是波,我们的感觉、听觉能够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有声有色的世界,这个背后是有逻辑支撑的,只不过这个逻辑是我们显意识无法调动的逻辑。知性判断如何判断出当下的依存要素,理性逻辑推理的底层逻辑框架都是有先天规定性的。广义逻辑就是感知的属性。

所谓的知识一定是逻辑通洽的,其一,狭义逻辑通洽,理性推理过程是自洽的;其二,广义逻辑通洽从感应逻辑到理性逻辑自下而上的逻辑通洽。因此知识不是经验的直接产物,我们的知识是需要经过逻辑重构的,因此所有的知识都是逻辑的产物,这个逻辑是广义逻辑。另外,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有奠基性、决定性、稳定性,例如:我们的感觉系统看到的颜色数亿年不变,我们人类对于依存条件的判断数万年不变,我们用理性建立的认知,3000年间变化了6次重大变化。而我们的知识是在自下而上的逻辑格律中整顿出来的理性模型表象体系,理性表象体系是经过最高端的理性逻辑推理而出,最不稳定,因此需要经过底层逻辑进行检验。即使如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依然不成立。(此观点后期会继续阐述)

以文照己


    关注 问渠清如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