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VR创业者怎样才能获得青睐?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中,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中,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这句话贴切地形容了互联网创业红利期的特点。“创业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找到能够让猪飞起来的台风口,在台风口,稍微长一个小的翅膀,就能飞得更高。”

从2012年红极一时的团购网站,到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再到2015年的在线教育,资本市场的金钱流动与数以千计创业公司的兴起,已无数次证明了风口的重要性。

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在岁末回顾2016年,这股席卷了无数创业公司与资本力量扶摇直上的飓风,无疑当属在年初霸占所有社交网络与移动广告投放平台的VR行业。

VR,即Virtual Reality,中文译作虚拟现实。它通过先进的传感设备(VR头盔),使用户沉浸于虚拟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与虚拟环境发生交互。

2016年初,VR市场开始呈井喷式扩张。2015年国内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而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惊人的550亿元。

然而现实并没有许多机构鼓吹的那样美好,极度火爆的背后,浮躁的暗流正在涌动。

工信部今年发布的《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中,一针见血指出了国内VR行业辉煌外表下的致命顽疾:

硬件技术不过关、软件可用性较差、应用领域有限、效果不够理想。

短短四句话,直指国产VR的尴尬处境。分辨率低下、眩晕感明显、高端内容缺乏,这种急功近利抢占市场,捞投资人和消费者一笔钱就走的暴发户心态,会为产业起步带来巨大伤害。

2016中旬,行业巨头开始进驻VR领域。Oculus,HTC Vive,PSVR等重量级VR产品陆续问世。激烈的竞争,意味着VR行业这个曾被无数资本青睐的蓝海,一夜之间成为一片红海。资本热度迅速降温,2016年下半年,有关VR的投资数量同比锐减70%。

酷暑已消,资本寒冬凛然而至。

媒体常将2016年称作VR元年,但实际上,将其称为VR的洗牌年,或VR寒冬,显然更加贴切。

资本寒冬,使大量在生死线上徘徊的VR公司,不得不选择裁员、缩减业务等手段阻止资金链断裂。部分企业年底裁员率高达50%,近乎腰斩;几个月前刚获得A轮投资的VR公司,如今也频繁曝出拖欠工资等负面消息。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是马云对资本寒冬十分贴切的归纳。生存很艰难,但严酷的挑战过后,总会有一些实力强劲的企业存活下来,看到后天初升的朝阳。

“资本寒冬”四个字,通常伴随着困境、挣扎、求生等消极词语。但从另一个积极角度思考,它同样代表了新生、冷静、以及理性等力量的回归。
VR行业泡沫的破裂,使创业者如履薄冰,他们不得不归于理性,重新思考与布局,不再盲目跟风,不再以暴发户的心态分羹走人。

资本同样回归理性。经过近半年的狂热,VR资本市场很难再次出现2012年团购网站“千团大战”式的泡沫,资本开始更加关注创业角度、公司技术实力、以及创业团队的执行力。

大浪淘沙过后,真金白银逐渐显现。撇去资本散发铜臭味的浮华,剩余有潜力的创业者,会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1切入角度独特



2技术实力过硬



3优秀的团队架构



业界对于VR市场的前景,是持肯定态度的,但需要两到三年的滞后期,才会在大浪淘沙下,诞生真正的VR标杆企业。在此之前,VR创业者们必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垂直领域。

盲目投资的阶段已经过去,VR市场开始趋向理性,恶意烧钱圈地式的竞争被有效克制。这使得诸如“小花秀”等根骨尚佳的潜力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资本寒冬的呼啸中,VR企业短期内将面临大批裁员或倒闭,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的必然选择。

泡沫破裂,一池清水之下,方显真金。

(来源:VR网)


    关注 众视V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