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带在电影时光中,可能需要读一读这本似乎有些吃力的影评集

 

文艺青年的敏感和散发出的文字,遇上电影里的影像声色,经过他的一番品评和解构,笔下所酝酿出的一篇篇文字,自然篇篇精彩耐读。...

在介绍《倒带在电影中的时光》之前,写在书中前面的代序,就已经足够说明这本书的成色和价值。首先这是影评人仁直的纪念文集,因病早逝,颇有天妒英才之感,当然,出版纪念性质的文集,在盖棺远去之后,至少就已经说明的文章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作者吴李冰在回顾和仁直一起办杂志的的电影时光,还有那些一起谈论电影的美好日子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仁直热爱电影的赤子之心,由此观之,饱蘸着爱和真诚的文字,自然是细致的、耐读的文字,加之作者本身酷爱文艺,这些敏感的特质都给这本文集增色不少。

 

和日常我们所读到的影评文字相比,仁直的电影文字大概有些不同。对一部电影的评介而言,最常见的大概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形式和内容。平时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文字,如我们在杂志中常见的影评人韩松落、柏小莲、王书亚等,由于杂志的受众原因,基本是从影评的内容出发,影片的故事、情节,传达的价值观等等,偶尔提及构图、视觉冲击等等,甚少谈到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名词。另外一些影评可能涉及更多的是专业领域内的品评,他们的受众可能是领域内的专家,因此电影的剖析,从形式和内容都会做细致的解构和解读,读起来并不顺畅,颇费一些思量。

而仁直的文章大概是这两种写作的完美结合吧,如果你本身对电影诸如拍摄、剪辑、色调、构图等的专业术语并不了解的话,读起来可能会有一些羁绊感,譬如,文章中随处可见诸如:蒙太奇、虚焦、有源音效、景深、溶镜等等(因此有必要对电影的一些基本知识做一些功课),这些结构和分析,是对观影体验和创作者创作意图的一种技术角度的解读,而紧接着,作者便会回到影片本身所传达的内容角度来解读,毫无疑问,仁直的笔调真诚、直接,甚至带着几分杀气腾腾,由于作者对影片和导演乃至世界知名影评人都熟稔于心,自然,他的评论往往一针见血,文字饱含深情,又尽力公正、客观、克制,笔调之中更时常借电影,一抒胸中块垒。如,他在评论李玉的《观音山》的末尾这样说:……他们的时光,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疼痛,就好像那盘卡壳的,正播放着《蓝莲花》的磁带——正穿过幽暗的岁月,正感到彷徨……,这些夹杂着作者文艺强调的文字,往往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情难自已的表现。

当然读他的影评文字,虽然篇幅都不长,有个明显的特点,大概是作者喜欢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确且经典的引用,为自己的观点佐证。在读到他的影评的时候,常常会定格在影片的某一个画面、某一个时间,然后一段精确的描述和解析,因此在读他的影评之前,最好先看一看这些电影,让他们停留在你的记忆里,这样,当你读到某一个场景的时候,才会被作者见微知著、细致入微的能力所打动。还有就是贯穿整本书的引用,对导演的引用、对经典电影理论的引用、对影评人的引用等等随处可见,字字珠玑却都是真知灼见,这些往往令文章读起来更有质感,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会令我们普通读者更加汗颜。

读仁直的文字,大概也能看得出来,仁直酷爱文艺,当真如是。从影片选择、字里行间,大概都能领略到一二。仁直喜欢文艺类电影,挚爱王家卫、小津安二郎……文字中也不时发出文艺青年才有的敏感和孤独的气质,如,读他的影评时常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感慨,“相看仍是客。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青丝成灰,人渺茫,何处忆思量。清泪尽,道珍重,人间不似佛龛像。”又如,他曾这样评价王家卫的电影——“那些弥漫在梦里的甜蜜、时光里的往事、镜子里的伊人、不断的错失错失成那一段段在期待中度过一生聚散的情缘。”

 

《倒带在电影中的时光》,仁直著
文艺青年的敏感和散发出的文字,遇上电影里的影像声色,经过他的一番品评和解构,笔下所酝酿出的一篇篇文字,自然篇篇精彩耐读。

然而,读完这些文字,也同样会生出不少遗憾,一方面,书中收录的文字大多是2013年以前的电影,近几年来电影风起云涌的变化,可惜再也看不到他的精彩的解读和剖析。另一方面,由于他评论的电影涉及广泛,不少篇目短小,总令人感觉过于匆匆一瞥,意犹未尽,想来,以他的对电影的见地,这样的评介和电影数量,自然令读者感到遗憾。更加可惜的是,他离开的太早,反而让这一种缺憾更加沉重。

如果你想对电影或是影评有更深入的了解,或是尝试着写影评,我想对照着读一读仁直的影评,大概会是比较不错的范本吧,这种兼具学院理论气息和感性品评的文章,往往更加中肯,也更加理性。因为那是一个挚爱电影的人倒带在电影时光中,写下的文字。


    关注 何人斯夜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