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透视是一种表示空间关系的常规系统...



透视是一种表示空间关系的常规系统;它的定义源自拉丁语“perspicere”,意味“看透”,即“视觉科学”。早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他们的透视系统。几何透视,在中世纪时期就已经被使用到,它以一套特有的原理为基础,这个原理并不是根据人们的视点(也就是所处的观察点)决定的。人们认为实际运用中不存在唯一的透视法,而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透视法,即表现空间的不同方法,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

在西方绘画中所采用的透视形式是线性透视,它有一个特点,即在二维层上表现三维事物,利用这种方法使所有被看到的事物在画面上实现一致性。这种对视觉效果的理解新方式最早由菲利波所实践,时间约在1401年与1410年之间。当时他用的是一块小木板,可是现在已经失传,上面描绘的是佛罗伦萨的洗礼堂。木板上有一个小孔,符合透视中的消失点,通过这个点,观察者可以在一面镜子里看到洗礼堂的图像。第二块木板描绘的是上帝的广场和宫殿,这些景色是画家直接观察后所绘的真实场景,并不在镜子里,菲利波通过感受所绘事物的距离建立了两个观察点。

这个实践后,到了1420年,画家们提出了一套数学理论,通过这套理论可以利用透视描绘真实场景,同时在一些画作中开始出现一些特别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人们可以看到画家对部分空间的描绘。1435年,这些方法由莱昂整理成一套绘画理论,并被很多画家采用。

另外一种形式的透视,在视觉空间和衍生空间的表现方面更具有延展性,这种融合了中世纪风格的更加直接的方式被定义为“自然透视”。这一方式被洛伦佐和保罗所运用,他们两个是十分倾向于自然实验的画家。而后几乎在同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家和弗莱芒画家匠心独运的画作中,都运用到了相似的方法,仅凭借经验和对现实直接的观察——而非遵循数学理论——进行创作。然而,在过去几个世纪一直被使用的透视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却被慢慢摒弃,最终被当代艺术拉近了一场危机之中。



扬·凡·艾克,《洛林大臣的圣母像》,
约1435年,巴黎,卢浮宫


山的景色即使在远处也能用小但细致精巧的画面展示出来。

透视的消失点在背景上。然而它并没有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表现最真实正确的结构,尤其是在风景光线的部分,因此观赏者们需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找到消失点的位置。

远处那一排瓷砖如同分界线一般将远景与屋内的景色分离开来,远处的景色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美丽的景色是美好世界的象征,远处低平的地势可以很好地展现出低地处的景色。

近景的空间是两个倾斜的人物,画家通过镜面对称的方式来表现我们。人物之间的空间很大程度地体现了透视的效果,通过网络图案的地板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弗朗切斯科·乔治·马丁尼,《理想城市图》,
约1490-1500年,
柏林,德国古典美术馆
中心的消失点决定了水上露天广场的深度;广场的两侧矗立着一排整齐的建筑,它们遵循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和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理论,严格按照几何学的形状排列。

作品的构图是完全按照中心位置的透视方法构建的;空间的构建实现了完美的对称,同时可以看到按照透视法被明显缩短的美丽景色。

雅各布·德·巴尔巴里,
《卢卡·帕乔里与年轻人的数学理论》,
1500-1525年,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
图中所画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论述透视法的一个象征性人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他是《神圣比例》的作者,在画中,他的右手指着欧几里得的理论,左手指着希腊数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一身圣方济各会修士的打扮,体现出了他是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学说的追随者。

左上角的玻璃质的二十面体与书桌上的其他物品都是合理按照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提出的几何理论绘出的。运用同样的方法,出现在另一边的二十面体也是完全按照几何模型绘制的。有学者认为站在帕乔利旁边的年轻人是古达保罗·达·蒙特菲尔特罗,也就是他在罗马的学生。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