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Excel分享中收获的10点感悟

 

就是要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01
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在第一次分享结束之后,我便开始筹划着为这次的分享好好做准备,计划学习的内容,制作课件。

可元旦三天由于去佛山和深圳,学习被耽搁,实际上真正为这次分享做准备的时间只有2天半。

为了充分的备课,4日下午请了半天假,5日早晨4点到公司做最后的内容梳理。那两天的业余时间除了晚上写文章,其他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准备这次分享上(时间不够,事情多只是借口,本质上是时间安排、执行力、效率和专注存在问题,这点暂不讨论)。

虽然时间很短,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用心做了准备,没有应付和糊弄。

在重要事情上,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这是我想要表达的。
02
有自知之明


我目前所掌握的水平,直接给绝大多数同事做三五次分享没有问题。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目前所掌握的办公软件知识大约只占30%,知道它的博大精深。

从刚开始准备第一次分享之前,我陆续在网上买了两套办公软件的课程,我的理想计划是把教程通读(看)一遍,采众家之所长,将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实用技能汇总至课件中,在课堂中与大家分享。虽然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根本不现实,但我是这么想的,有这种渴望。

有自知之明,怀谦卑之心,是我第二点想分享的。
03
把课真的讲好不容易


这里的讲好是真的讲好,不是简简单单地别人评价好。

任何一堂课,课堂的优化永无止境,永远可以做得更好,把知识点讲的更清晰、更系统、更易懂,更幽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理解的这十年功不是真的指十年,而是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准备,对细节进行细致的打磨,对知识整体框架和逻辑进行反复的琢磨。

备考过经济学研究生的学生应该都知道《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这本书,作者是平新乔,提起他时,他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

我们每个周的讲义大约两万字,都是平爷爷原创的,思路清晰地介绍各个经济学派的观点;后来我们知道,所有的讲义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然后再由助教敲成电子版。

还记得他每章节都要亲自写上万字的讲义发给我们,还记得每节课都有密密麻麻的板书。我现在还珍藏着那摞厚厚的讲义,那其中饱含着他对学生的负责的态度和浓浓的爱。

以下是他本人对讲义的看法:

我希望我的讲义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是我自己写出来的,每一段都是自己的,每一页都是精彩的,有我自己的文字和思考。我现在还有些部分没有写完,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一章的问题做非常深刻的思考。

如果你说随便准备准备也可以讲好啊,也可以讲得听众满意啊。那么我们的讨论已经可以结束了,我们理解的“好”的含义不同。
04
分清主次


在备课之初,总是想要先丰富知识,掌握够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之后才开始准备课件。

这样往往到最后搞得时间很紧张,有时甚至不仅时间紧张,情绪也跟着紧张起来。

总是要准备地非常好了才开始行动,这是一种病态的完美主义。

做事情之前,静静地思考,为了做好这件事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分清主次,把主要的部分完成了,细节再做完善和优化,这比先准备好各个细节,最终导致时间紧张,完不成整个项目好多了。

宁愿开始做的不完美,也要开始去做。

其实就算不完美,相比不做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做出来不完美的初稿之后,后面若有时间和精力,便可以悠闲地对不完美的地方进行完善。
05
少就是多


准备课件的时候,我总在想如何在两个小时的分享中讲出更多实用的技能,于是会不自觉地加东西。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讲的知识点多,必然压缩动手练习的时间,能吸收的知识点并不一定多。

讲课的内容,并不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的信息越多越好。有选择性地精选一部分,效果可能会更好。

扩展到其他方面:

演讲,并不一定说的信息越多越好;

文章,并不一定写的观点越全越好;

……

06
教是最好的学


通过分享这种形式,要求自己必须把已有知识梳理清楚,思考怎么样讲才通俗易懂。甚至为了讲出更高质量的内容,主动去找相关资料学习。

备课的过程是深入学习的过程,教是最好的学。

这其实也是“输出倒逼输入”的典型例子。教别人是输出,自己学是输入,通过教别人倒逼着自己学得更系统、更深入。

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是教出来,但并不是每个人有机会都做老师,怎么办呢?

可以自己创造机会,比如分享给身边的人听,或者通过写作用文字的方式把知识点讲出来。

07
跳出舒适区
在第一次分享结束后,我其实告诉自己,把这几次挖的坑填完之后就不要讲了,因为太耗费精力了,今年要把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上,阅读和写作是长期重要的事情,不能被影响。

单纯的阅读和写作是很享受的,没有任何压力,下了班就读、写就好了,没有人说你必须要把读的内容写出来,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写读书笔记。

第二次分享结束后,我决定主动寻找更多机会,接下来的日子尽可能的做系列的分享。为什么呢?

一个人要成长,就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跳出舒适区。

如果以后继续做分享,则要求我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要提升演讲能力、个人形象、清晰表达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我接受这样的自我挑战。
08
反馈,是成长的加速器


每次分享结束后,HR都会给我一份收集上来的问卷反馈的数据,我很重视它。

一共10道选择题,每题打分1-5分。从10项选择题的分值,准确的分析出目前的薄弱环节。从两道开放式问答,我可以获取更多相关的细节。

第二次分享的问卷结果拿到之后,我清楚了接下来要在练习时间安排和讲话方式两个方面重点提升。为提升演讲能力,在2月份,会读至少2本关于如何讲话的书籍。

反馈,是成长的加速器。

有时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无法获得精准的外部反馈,那我们向内看,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获得自我反馈,然后去修正行动。
09
一切都靠积累


之所以在两天半时间内为这次分享做好准备,是由于我过去在这方面的积累大一大二连续参加两期办公软件培训,大学里经常帮助辅导员处理疑难杂症,毕业后的几年在平时工作中偶尔也会学习和总结(注意,我意思并不是说我做的够好了)。

一切都靠积累。

这句话其实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的核心。

李笑来老师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便是“一切都靠积累”最有力的论据。
10
马上行动


在我开始有了做分享的想法之后,马上就与负责培训的同事做了沟通,基本当天就确定下来分享的时间和次数。

在不影响主要事情的前提下,有想法就要马上去行动。

不要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美其名曰做好准备再行动。

比如这篇文章,结束分享之后就想要写,后来拖了,没有在第二天就马上行动。前几天又动笔写的时候竟突然觉得没有什么要写的,不写罢!然后又经过思想斗争,才有了现在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如果在有想法之后就马上行动,就不必拖到一周后了。

马上行动,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我通过第二次分享收获的10点感悟,欢迎留言交流!


    关注 践行之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