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从天安门排队到王府井,我们九死一生做了展场实录

 

是什么造就了人类自身?...



画事君说


国博展览“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开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展览信息是刷爆了朋友圈,但我发现,看展的体会却并不多。难得大家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大英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这是咋回事呢?

因为据目击者说,看展览的队伍已经从天安门排队到了王府井!

我还不信,在一个下午,和一朋友约好去看,她先到,排队很久进去了,我后到,看到蜿蜒数百米的队伍和几乎不动的安检速度,心生胆怯,于是骑车去了王府井找家星巴克里喝咖啡。

后来我那朋友花了五个小时才出来,早上洗香香出门的一个好姑娘,挤的一身孜然味儿的出现在我面前,然后说,天啊我看见展馆里面很多人累的躺在地上睡觉!

过了几天,我和编辑们开选题会,小编辑说,老板,大英博物馆的展览我们要不要做啊?

我想了一下,说,恩我就不去了,你去看看吧,回头写个展场实录。

编辑就这样被我坑了,怀着悲愤的心情记录了此次看展的心路历程。

想看到这个展览,要过四重门。

第一重——天安门安检。想要进国博,首先你得能进天安门。每天都有无数游客想进天安门地区游览,所以想去国博看展,最好一大早就来,到晚了,你会发现队伍已经排出去辣么长。划重点,下图是工!作!日!上午十点的安检队伍,我后面还有更长的一段,周末来的盆友们请做好排队刷完一部美剧的思想准备。



因为看展时赶上两会,安检分外严格,我看到旁边队伍的安检员不止查身份证,还逐个询问每个人“你来北京多长时间了?”“为什么来北京?”“来天安门干嘛?”“为什么这么多人一起来?”这种类似于查户口的问题,因此队伍进程非常缓慢。春寒料峭,最近天气反复无常,建议大家早晨来参观一定要多穿一点,不然就有可能像我一样,在外面站了接近一个小时,生生被冻得飚泪,是真的眼泪掉下来。皇家重地,果然自古至今都不好进。

第二重——国博大门。进入天安门,最难过的一关就算过去了。工作日国博参观者不多,如果周末来看展,那么你会发现国博大门外还是要接着排队。大家最好提前预约国博免费门票,这样可以走预约通道,缩短进馆时间。手机短信就能预约,很方便,具体操作请上国博官网查询。



第三重——国博安检。当你终于用身份证换票进入国博大门,还是需要进行安检。安检的严格程度跟机场差不多。正反面搜身,解外套,任何危险品都不得带进去。

第四重——展览大门。好了,你终于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国博,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要不就冻僵了,要不就是想上厕所,先缓口气,因为楼上的展览还需要排队买票。当我最终拿到这张小小的门票时,怎么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



终于通关了!我们马上来看展览吧。

展厅里面依旧人山人海。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件重磅展品——一樽埃及木乃伊棺椁。
佘盆梅海特内棺 约公元前600年 埃及


棺椁的主人叫做佘盆梅海特,是一位古埃及贵族女子。他们和中国古代贵族一样,相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因此墓葬文化也强调视死如生。古埃及人不仅要在死后让人将自己的尸体制作成为木乃伊,连棺椁都做得这么精致。



棺木上的五彩花纹并不是乱涂的,都有其特殊含义。

绿色的面庞,混合了女死者和古埃及神话人物奥西里斯的面部特点。奥西里斯是埃及的阴间之神,俗称阎王。

下面有一排小人儿,表现的是阴司审判现场,佘盆梅海特的心脏正在被称量,以确定她这一生是否善良正直。
棺木内部描绘的是天空女神努特。她是苍穹的化身,是众星辰和太阳神的母亲。看上去很像我们的女娲娘娘对不对?她们都是世间万物的主宰神明。几千年以前,两个不同地域的国家,对于神明,却有着异常相似的信仰。

制作这样一个棺椁,用上了黎巴嫩的木材,努比亚的黄金,阿富汗的青金石,两河流域的沥青,早在公元前600年,人类已经开始走出自己的家园,和外部世界相互交流合作。在我们眼睛所见到的色彩斑斓之下,它向我们传达的东西,其实比美丽更多。

因此这件棺椁,也被作为展览的序章。它代表了此次展览的理念——通过文物,讲述历史。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块连棱角都不太分明的石头徽章,又或许是千年以前被当成垃圾丢掉的陶瓷碎片。

但当我们深入挖掘,就能够了解它们背后,其实是祖先们曾经经历过的一桩桩故事。他们如何从学会直立行走,到学会使用工具,创造工业文明;他们如何从不知道什么叫审美,到发现美,甚至创造美。

人类祖先从远古走来,一步一步,将自己的生活慢慢变得更好,而生命消逝后,他们依靠智慧创造的物品却留存了上百万年。那些他们不能开口讲述的历史,今天,这些文物来替他们讲述。
展览现场


这个展览的优点是,一件件展品看过去,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活逐渐从简单原始粗糙,走向复杂先进精致,还能横向地看到每一段历史时期中,世界各国逐渐从封闭走向融合的进程。

当然,由于展览视角是“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人类的全部历史”。因此咱们国家的文物,没有平时以中国为核心的展览地位那么高。

不过我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站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在世界史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会使用工具,大脑就更灵光
约200万年前,非洲的坦桑尼亚北部出现了技术工种。居住在奥杜威河谷的人类智商很高,发明了石制砍凿器,因此他们又被称为“能人”。

奥杜威石制砍凿器
“能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将石头弄成不规则的形状,利用锋利的边刃和石头本身的重量,可以砍凿开动物的骨骼,取出里面骨髓作为食物。

这一行为使他们的大脑获得了更高的营养,这样就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考。人类因为学会了使用石器,而变得更加聪明。

漫长的时间推进中,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都逐渐学会使用各种工具。
澳洲土著居民的篮子


这个篮子已经2万岁高龄了,创造它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民。当时,他们过着流动生活,因此要随身带好个人财产。纤维编织的篮子轻便耐用,可以挂在脖子上或顶在头上,这样双手就能解放出来,还可以拎别的东西,搬家时就非常方便了。

篮子里面会放各种私人物品,有时候也包括婴儿的脐带,据说是用来表示庆祝的,大概是庆幸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冰河时代野牛岩画


十万多年前就有人类进行绘画和雕刻了。这个野牛岩画,来自12000-16000年前,是冰河时代一位画家的作品。

图不是很清楚,但展览现场可以看到,石头上的简单线条,刻画了野牛强壮的身体轮廓,说明画家曾经仔细观察过野牛,并将它记在大脑中,又通过画笔忠实地记录下来。

人类社会能够向前发展,离不开这种创造力,其他动物没有这样的能力。
绳纹陶器


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300年,日本人民处于石器时代后期。

他们用黏土制成陶器之后,为了美观,把编好的绳子压在陶器上,形成了不同样式的绳纹,因此,这个时代也叫做“绳纹时代”。那时候人类已经开始对美有了需求。

拥有花纹的陶器可以用来盛放各种食物,曾经发现过的就有贝类、鱼肉、坚果、蔬菜的残留物,看来日本人民的食物相当丰富,而且营养搭配也好。

但是因为他们靠海,鱼肉什么的很充足,也不用靠农耕生存,所以他们的农业开始得也比较晚。
鸟形石杵


这件鸟形石杵非常具有设计感,它是用来捣碎食物的。

一万年前,人类从游牧狩猎变成农业定居。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原始人,用手握住鸟形手柄,下面的石杵可以把生芋头磨碎,之后再加工食用,避免食用生芋头食物中毒。

拥有厨艺,使人类比动物更有生存竞争力。

石杵底部磨损得比较厉害,应该是经常被使用的。

那时的人类希望自己的生活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他们生活得很认真,很有仪式感。
埃及化妆品调色板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古埃及墓葬中就发现了这个化妆品调色板。调色板的形状,灵感大都来自于尼罗河谷的动物。

公元前8000年的人们用卵石在这个调色板上研磨化妆品颜料,让自己变得更美。
玉琮


不仅古埃及事死如生,古代中国人也一样,他们将玉琮放在墓葬中,认为玉石的神奇灵力可以保护尸体不腐烂。

这个玉琮外方内圆,可能和古代中国的“天圆地方说”有关,上面的浮雕花纹非常精美,说明当时的玉雕技术已经很成熟。

尽管如此,玉雕还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因此只有有权有势的贵族统治者才能够拥有。
城市兴起,文明初现
一首《爱在西元前》让我们记住了拗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它位于中东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人们发现这里土地肥沃,便不再逐水草而居,住下来开始农耕生活。

人口变多了之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苏美尔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第一批居民,建立了最初的文明。

很难想象,下面这把优雅精致的竖琴来自5000年前。
王后竖琴


黄扬木雕的琴身上,用来自阿富汗的天青石,伊朗或埃及的金箔,波斯湾的贝壳,还有美丽的红宝石,镶嵌组成了牛头、狮子、猎豹,表现了苏美尔神话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什降服野牛和动物奏乐的故事。

其中牛头非常形象,牛角、牛耳、眼神、胡须刻画得一丝不苟(牛角是现代修复品)。

这一切的美好都属于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的王后,这把竖琴是她的随葬品,考古学家表示,一共有两把竖琴,这是其中一把,另外还有十具女性遗骸,身份应该是王后侍女。这把竖琴旁边有一位,她的手骨所放位置正是琴弦的部分。
早期文字板


这件黏土板上密密麻麻的就是象形文字了。记录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公元前3000多年的时候,每个工人该分到多少啤酒。

象形文字的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上面刻的瓶子代表“啤酒”,瓶子左下角有一个正在吃东西的工人,表示单词“配给”,很生动形象。

深浅不一的笔锋,是当时的人们用芦苇笔将文字压印在黏土板上形成的,文字板晒干之后可以保存数千年,比竹子、纸张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大洪水”记录板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过关于洪水的故事,我们有大禹治水,圣经故事中有诺亚方舟。

而下面这块“大洪水”记录板,讲述了一个男人得知大洪水即将发生,受神的旨意建造了一艘船,把他的家人和其他“一切生灵”带到船上,拯救了他们。

听上去是不是像“诺亚方舟”的翻版,但是它比圣经早了400年。
康侯簋


终于见到一件中国的青铜器,这个康侯簋,又叫沬司徒迭簋,是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出土后被倒卖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器底有铭文,证明周文王之子康叔封,是武王克殷后大分封时先封在康城,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又徙封卫国的,康氏是以封国得姓的,这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半月形项圈
这件黄金半月形项圈,今天看完全不过时,甚至最近也流行这种复古的设计,但它来自4000多年前的英国。果然时尚是个圈,4000年一个轮回。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上图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活了91岁,有100多个儿女。

他军事能力强大,在位时期远征,战无不胜。他也是个建筑师,一生修建了很多神殿庙宇。他还时刻不忘把自己的形象雕刻在石头上,希望灵魂能够借助雕像永垂不朽。

这尊雕像完全体现了古埃及的艺术风格,几何形状线条硬朗刻板,显示着王权的至高无上。
金币与信仰,同样重要
公园前700年-公元100年,城市越来越强大,王权争夺也变得很激烈,统治者的经济、军事实力很重要,更需要借助宗教和信仰的力量来确保国家稳定。
 
克罗伊斯金币
西方有句谚语叫做“像克罗伊斯一样富有”,可见这位公元前550年的土豪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今天黄金成为硬通货,都是源于克罗伊斯。

克罗伊斯是里底亚最后一代国王,随着贸易逐渐发展,他发现以物易物不再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因为不够信任,所以他铸造了世界上第一枚金币。

狮子和公牛代表了足够的重量和信用,也是他权利的象征,从此金币开始流通。
亚述浮雕板


这块亚述浮雕板上面刻画了士兵的形象,他们拿着弓箭盾牌,威武强壮,这表明两河流域亚述文明的历史发展,离不开战争和掠夺。
奥古斯都头像


这位帅哥便是屋大维·奥古斯都了,他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当时罗马帝国横跨欧洲、西亚、北非,富有而强大,奥古斯都认为应该向臣民显示君主的权威,于是命人将他的官方雕像传遍四面八方,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就像今天的宣传画。

雕像上的他五官深刻而立体,神情冷峻,让老百姓时刻记得他是君主,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

直到今天,这类官方雕像还保留下来250多座,全部都以年轻、英俊、权威的相似面貌出现。
阿马拉瓦蒂大佛塔雕刻


古印度阿育王统治着孔雀王朝,希望百姓臣服于他,便大力宣扬佛教,让臣民相信他是合法的君主。

阿玛拉瓦蒂大佛塔就是由他开始建造的,后面很多统治者都曾继续修建,是古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这件浮雕石板,描绘了保护佛塔的五头蛇以及守护佛塔的狮子。

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礼乐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镈是一套音乐编镈的组件,很像编钟,流行于中国东周时期。
=====================
展览内容非常丰富,一篇写完的话太长了,反正我打赌你也看不完,明天咱们接着说。

话说这些远古的人类祖先,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没有人建房子给他们居住,没有商场可以买衣服,没有自行车汽车可以代步,也没有手机可以叫外卖,不打猎就要饿肚子。

但人牛逼就牛逼在会思考,没有房子,我自己造;没有衣服,我自己织;没有车,我可以骑马;打猎太辛苦,我可以驯养动物。假如祖先们不是勤于思考,一辈又一辈地改善生活条件,我们今天就不可能躺在床上刷手机看微信。

所以说,人要思考,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现在不需要你研究钻木取火,很多有智慧的人写了书,告诉你怎么能生活得更好,要是你再不看,是不是就说不过去了?
画事荐书
《李燕聊齐白石》&《李燕聊李苦禅》,一套谈话录,让你了解齐白石和李苦禅两位民国大师的故事,有趣,有料,又好读。

签名版限量199套,含作者签名+画事君签名+民国画事标识。购书即包邮,七天内发货(请勿催客服哦~)
长按或扫描下图中二维码
即可进入微店购买




下面这本是《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320页,170多幅壁画,内容非常丰富,粉丝福利,6.2折包邮出售。
长按或扫描下图中二维码
即可进入微店购买
友情提示


拍下直接支付,就不会产生找不到链接,重复拍下的情况了

如想追踪订单信息,关注“微店”公众号,点击底部我的订单即可查看,或下载微店买家版app
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画事微店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齐白石贴条警告印泥贼,李苦禅揣七节鞭拉洋车丨画事

一本册页卖了两亿,齐白石吓醒后发了个朋友圈 

四张画儿,窥探艺术史里宋元明清这一千年丨画事

有个国宝帮收藏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说棒子不能

变大变小,是因为他不会咒语丨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


    关注 民国画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