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晏彪|心灵的家园 创作的牧场 ——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

 

作者简介

赵晏彪,满族。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文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



 作者简介 
  赵晏彪,满族。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文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化工报,文化周刊》主编、中国化工作协副主席,现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真水无香》、《真水亦香》、《雁过皇城根》、《与波光水流对话》、《译道与文化》等九部专著。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作品佳作奖等多个奖项;多篇散文、小说被各省市选入高、初中语文课本,并被译成英、蒙、藏、维、哈、朝等多种语言。


心灵的家园 创作的牧场

——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

赵晏彪

翻开张继炼《遥远的牧场》,内蒙古草原、万马、群羊、蒙古包、一条条溪流……种种气息扑面吹来,瞬间勾起了许多遥远的记忆。

我对内蒙古和蒙古民族的情感,一则缘于满族当年与蒙古族的伟大联姻,二则作为少数民族作家、作为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朝鲜文5个语种的编辑出版负责人,对内蒙古这片草原有种不可割舍的天然亲近感。

近年来,数度造访内蒙的草原山水,唯独没有去过名声遐迩的阿拉善。张继炼的小说集《遥远的牧场》,把我带到了那里,“……寂静的淖尔一下子热闹起来:蒙古包莲花状排列,十几条各色牧羊狗嬉戏着,各家的羊群吃饭喝足了哼着‘咩咩’小曲悠然自得睡卧湖畔;大人们放情地喝酒,喝奶茶,吃手扒肉,赛骆驼,赛马,比各家的羊儿的膘情,孩子们摔跤,在芦苇荡在胡杨林里红柳丛中玩捉迷藏,玩娶媳妇”,如此蒙古族风情图,牵着你的双眸一读到底。

张继炼的小说有自己的特色。语言平实,用笔简练,廖廖数笔便将社会百态人生、大小人物心态刻画得深刻而细微,同时又在生活的基础上对做出了高度浓缩和提炼,从生活中来,又巧妙地回到生活中去,自然而叫绝。

比如《遥远的牧场》,其中有这样的段落描写:“……爷爷喝奶茶是很讲究茶道的,添多少水,下多少奶子,加多少茶叶都有说道。爷爷说,水多了淡,如同喝淖尔里的水,淡而无味;奶子多了腥,不利口还肚子响;茶叶多了发涩发浑,压了奶色和奶味,色泽不耐看又显得小气。爷爷的奶茶不放糖能喝出沁入心脾的香甜,爷爷的奶茶用煤火烧也能喝出扎干柴灶火味。有人说,喝爷爷的奶茶打出的饱嗝一闻就知道是爷爷熬的奶茶。”

爷爷奶茶的味道是那么独特,韵味悠长,这样的细节非一般作家所能炮制,它一定是于生活中仔细观察后才能够摄取到的。

《羊肉》一文中写道:“老疙瘩用右手在羊脖子上摸到来摸到去,好像在寻找生命的核心。等找到了就用左手固定着,腾出右手举起磨得锃光瓦亮的宰羊,嘴里不知道嘟囔了些啥。右手一用力,锋利的刀子就钻进羊脖子里去了”,“羊的肠子是动物中比例最长的,是羊身上的五十倍之多,所谓‘羊肠小道’的成语据说是根据这个成语由来的”。多么惊心动魄的宰羊的过程,却娓娓而谈,不急不躁。作者通过羊肉这根线将老丫头、老疙瘩、憨娃串起来,浓浓的地域特色,剽悍的民族风情,逼真的人物形象,在羊肉文化的不断丰富,地方风俗的沿袭和不断更新的时代面前,人们精神世界的悄然改变,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眼前。这篇小说体现了短篇小说的本质:少说话,多动作,作者把老疙瘩宰羊的过程描写得多么的准确而细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小说的细节一定是真实的,如果违反了这一铁律,便不是好小说了。

“太阳一缰绳高了,爷爷还坐在那块沾满羊粪、骆驼般大小的怪石上喝茶。太阳像烧红的牢粪(羊粪砖),烤得爷爷出汗”《遥远的牧场》,“冬天里的日头像驴脸,既无表情,又无温暖,干燥的空气里充满了土腥气,东北风一刮七窍进沙”《冬日闲话》,小说的语言区别于其它文体,此比喻非草原人是不能写出的,非少灵气的作家所能描绘出来的。

“跪了很长时间,爷爷终于迎风站立起来,拿起刚才喝过的茶碗,双手举过头顶后用力摔向怪石。那只不知跟随爷爷多少年,今天为爷爷盛了一上午清茶的花瓷茶碗四散分离结束了它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淖尔。摔完茶碗的爷爷突然猛狮般转过身,奔向四轮车。两行纵泪似四轮车驶过淖尔时印下的车辙留在了爷爷两颊”,《遥远的牧场》,以动情,煽情,用情的诸多细节,将一位老爷爷的形象矗立在了草原上。牧场,在遥远的地方,而遥远的地方真的有我们的牧场吗?小说的结尾写道“新的牧场在哪里?”这是自问,反问,撞击人心。张继炼的小说,并没有拉开架式去写草场的退化,而是用孙子的目光和感受,描写了爷爷对昔日牧场的眷恋,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忧虑,对新牧场、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老疙瘩晾干羊肉不抺油不撒盐水,煮干羊肉也是放调料,可味道特别,不躁,不硬,不韧,不膻,无异味,闻起来是清纯的,看起来是黑亮而活的,拿到手里是轻柔绵软的,放在嘴里是有生命的。撕起来如抽丝,嚼起来如干果,咽起来如醇酿。可谓醇香绵口,风味独特,回味无穷。打起嗝儿来,也是风味万种。《羊肉》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小说,他既捧出那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将民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有机地揉进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张继炼的小小说内涵丰富,《救人》反应出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有一位小伙子帮了我,那晚天黑事急我没有看清楚”,这一句“没有看清楚”竟然招来了形形色色的“小伙子”,最可笑的是还来了一位女士冒充,这一切皆缘于被救者是市长的儿子。

《寿衣》通过孩子都是小皇帝这一“正常”现象,为我们提出了相当严肃而急迫的一个社会问题:谁是老子,谁是儿子?谁该孝顺谁?孩子要什么买什么,居然要穿寿衣,如此一代希望何在?小说的功能往往是直指社会风气和生活中腐败现象,非常巧合的是,张继炼也是学医的,鲁迅、郭沫若等人原本希望以医术治病,求中国,但他们发现人最应该医治的不是身体是心,而后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

办公室文化是小说经常出现在写作范围里的,《郑,傅主任外传》亦是。郑主任、傅主任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但要写出新意是高手。这篇小小说巧妙的道出了办公室战争的一角,令人反思。

《蒙古包》空无一人,但蒙古包里有奶茶,有肉,有吃的,蒙古族主人的诚挚憨厚、热情好客,就从一座空空的蒙古包传达了一种优良的美德。

读罢张继炼的小说,我知道,阿拉善是块富矿,而这富矿培养出了一位本土作家。作家要有广泛的人生阅历和厚实的生活底蕴,还要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方成为作家构建文学大厦的块块基石。
(在线责编 尚书)


【张继炼简介】张继炼,男,1957年冬出生。国家一级作家、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文化学者。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兼神舟文学艺术院院长、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家》杂志副主编;阿拉善文化文学艺术研究会会长、阿拉善盟保健协会主席。

有200余万字作品发表。出版散文集《秘境阿拉善》、《西部的风》;小说选《把你的丈夫嫁给我》、《遥远的牧场》,长篇小说《拒酒记》等。编辑、主编文学类图书30余种;作品100余篇收入全国40余种版本作品选集。

长篇小说《拒酒记》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中篇小说《酒罪》获《小说选刊》全国二等奖;短篇小说《遥远的牧场》获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当代小说奖”;散文作品《阿拉善的这个春天》获“中国当代散文奖”。

曾任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木仁高勒苏木(乡)卫生院院长、阿拉善盟健康教育所所长、盟卫生防疫站站长、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阿拉善盟文联主席。



推荐阅读

贾平凹|看人

余秋雨|笔墨祭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洪波|鸡血石记

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

张继炼|未曾相识的风景(散文诗)

张 镭| 逮捕一本书

李云迪|好人詹尼森

林清玄|生命的意义

裴海霞|旷野天路

天 涯| 带一个春天回家

姚 哲|寒 夜(组诗)

王 菲|生活不让我走更远的路(组诗)

吴世莲| 吴世莲抒情诗选

曹学林|桥 的 故 事

嫣 然|我在九千米高空

庞壮国|大巴女司机(报告文学)警 喻|子孙大事(小小说·外一篇)




    关注 作家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