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浮躁,戳进来尝尝孤独的味道

 

“心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去年夏天刚参加工作,下班后一个人在天府三街的一个餐厅吃海鲜自助。

上了个洗手间回来,发现连餐盘带锅,全tm被服务员收走了……

胃受了委屈,心来帮忙消化。

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对“孤独”的认真思考。

知乎大神任树正的一篇神级文章《人的孤独,其本质源于哪儿》,让我想把他写每一个字都背下来。

如果孤独是人存在的本质,那么孤独就没有级数,只有种类。

01
第一种认识孤独的观点是:“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目力所及,刘亮程是我见过全中国最懂孤独的农民。

他还把它编写成书,告诉我们:

在日子里,荒芜和充实是可以并存的。
《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他蹲在麦田里,从清晨到傍晚,从左往右数田里的麦垛,观察一颗草、一粒虫和一片云,思考草履虫前端的纤毛。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他写村庄,写雪夜,写他那再也温暖不了的坏腿,写村头发情的母驴和那条老得咬不动人的恶狗。

寥寥数笔就把你拖拽进黑夜与寒冬里,温和地提醒,每一个人的一天都是由见缝插针的孤独排列组合而来。

在慌乱浮躁的时代中,在兵荒马乱的心田里,给我们这群病人开一味名叫“孤独”的药。

刘亮程在独行侠式的生活里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出口,因为大自然有一种魔力,能把孤独放大,人在孤独里能把自己看清楚。
02
 


第二种观点是:“自我的孤独来自于和他人的关系。”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分析说,我们每个人都力图按照某个形象创造自我,而在此过程中,他人的种种要求或期待限制了我们的能力、规制了我们的行为。个体生命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孤独的源泉。

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合群,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热气腾腾地在聚会里聊梦想、爱情、婚姻、生老病死。

婚礼中,别人笑了就配合笑。

葬礼中,别人哭了就配合哭。

当周围人在搜寻有意义的生存仪式时,你却提前看到了那个无趣的结局,这是身在人群中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奇葩大会》里马剑越和臧洪飞的辩题是:“要不要为了融入集体而伪装自己”。

先把要或不要放在一边,试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

在求职简历中,你是一个“勤恳负责”、“认真专业”、“熟悉excel、word等各类电脑软件”的人;而同事给你的标签可能是“脸厚又智障的飙车党”。

我们的思维语境早就预设了他人的存在,所以每一个面相之下都存在着一个不随背景而改变的真实自我,每个面相都是真实自我的延伸。
03
 


第三种孤独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孤独体验,“我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脑,看很久也想不起来:哎?我tm刚刚要干嘛?

现代社会工业和科技加剧了肉体和精神的疏离。

翻开书的第一件事情可能是先发个朋友圈,发几句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古人若是对现实生活有所不满,尚可寄情于山水或者埋头读读《庄子·逍遥游》。

而如今,我们通过QQ、人人、MSN space亲身发明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

昨天,新世相的读者们归纳出从1999年开始到2010年兴盛结束的网恋时代。

当人们借助聊天软件以为可以摆脱社交困境、对抗孤独时,恰恰与内在的自我失去了深层次的联系。

而自我是个人安全感的基础。

当自我越来越薄弱时,男男女女们自然会猝不及防地蹦出那句呻吟:“人家没有安全感了啦。”

从“不约”到“只约”,我们仅仅走了10年。有的东西变了,有的却始终没变。

聊天工具进化成陌陌和探探,而没变的还是那份烫人的孤独。

豆瓣网友拳王写了篇有趣的文章,他用费曼的反物质理论解释了孤独的必然性:

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它在时间里逆行,无休止地循环下去,出现在时间轴上,构成了世间万物。

假如这个理念是真的,那么你的亲人、恋人、你养的狗以及狗拉的屎都是那同一个电子正行逆行无数次的分身而已。

那粒忙碌的电子,孤零零地从天地混沌走到宇宙毁灭,再倒回去重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你看,

不是我们选择了孤独,而是早就被孤独选中。

维特根斯坦拒绝承认语言可以描述所有东西,这个观念靠近禅宗——指向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本身。

古往今来,那么多人给孤独下定义、解释原因。而其中真正滋味,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匮乏的语言恐怕也未能描述其中一二。


    关注 WorKING创享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